收藏 分销(赏)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国画课程教学设计新视角.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9683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国画课程教学设计新视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国画课程教学设计新视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国画课程教学设计新视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综合XUEKE ZONGHE教师TEACHER 0572023 年 10 月Oct.2023新时代教育倡导的“五育”融合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如何有效融合,是当前教育实践未曾深入研究的领域。“五育”融合理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一个是极具创新的教育新模式,一个是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乍看各具特色、毫不相干,但细品之,二者却有着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共通点。笔者通过对小学美术中国画课程的研究,发现国画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模块国画欣赏与国画创作,该课堂教学设计大多单一、传统、割裂,教学后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知识,但如何运用国画知识全面发展自身素养却存在一定问题。本课题

2、的研究方向是在小学国画课程教学中进行“五育”融合,推翻传统教学模式,在已有的培养途径基础上寻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可实施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将详细阐述国画课程教学和“五育”融合相结合的必要性,探索其结合的策略,并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案例来进一步论证。一、国画课程教学与“五育”融合相结合的必要性(一)实施守正创新的必要措施1912 年,蔡元培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首次表达了作为教育方针的“五育”并举主张: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以此拉开了“五育”融合的序幕。迄今为止,“五育”的融合依然停留在不

3、同学科的教学中,普遍为“单科单育”,教学缺乏整合性和综合性,这种分科育人只能形式化地组合知识,很难真正联系“五育”融合的内在学习需求,学生们所获得的知识碎片化,限制了其思维发展。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审美情趣、心理气质等的重要体现,具有很高的弘扬价值。2014 年教育部发布的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方面也提到“要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人

4、类文化的多样性”。大部分小学国画课程教师,长期以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导致多数学生艺术修养水平较低、技能发展不足、对传统文化认知浅薄、忽略作品文化内涵等问题。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背景下,“五育”融合的课程构建应把多项育人目标设计在同一个或几个主题活动与项目中,充分践行“多育并存”的教学理念,以守正、创新的课程资源建设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通过构建宽松、优质的课程资源环境去推动教育模式的改革,实现小学国画课程教学模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更好地弘扬中“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国画课程教学设计新视角杨诗宇摘 要:在新时代“五育”融合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国画课程教学也面临改革与创新,将传统文化与时代

5、教育理念相融合,是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五育”融合的探索研究,围绕“问题、任务、评价”三个方面构建项目式国画课程,有效构建了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五育”融合国画课程教学体系,以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培育出“五育”齐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基金项目:本文系厦门市集美区“十四五”2022 规划课题“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国画程设计与实践研究”(20020)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杨诗宇(1992),女,吉林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3-09-0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3

6、)30-0057-03关键词:创意写意国画;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厦门市集美区园博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学科综合0582023 年 10 月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守正创新。(二)培育综合素养的必然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材中的国画课程主要可分为“欣赏”版块和“实践”版块,“欣赏”版块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对国画特征及中国美术史的了解,以培养学生的国画审美能力;“实践”版块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国画技法,以提升学生的国画表现能力。“五育”融合理论融合进传统的国画课程教学中,将全面育人的目标和国画课程的内在规律相融合,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近几年对小学国画课程教学的研究,发现项目式

7、国画课程,将传统的“欣赏”与“实践”版块,细化为“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以评价为支点”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国画教育还是“五育”融合,最终目的均是指向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多元素质,以期为教育发展和改革提供价值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在已有的培养途径基础上寻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可实施的有效途径。二、“五育”融合背景下小学国画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基于以上对国画课程教学与“五育”融合的相关理论的认识,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国画课程中的“写意动物熊猫”这一教学设计为例,围绕“问题、任务、评价”三个维度,论证在“五育”融合理

8、念下进行国画课程教学设计的具体成效。(一)以问题为导向,建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建构“五育”连通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通过设计与“五育”相关的三个主题,设计不同维度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在“五育”融合背景下,于发现问题中提高水平,在分析问题中提高认知,在解决问题中发展素养,具体问题设计如下:1.以问促教,深化认知对学校旁灵玲马戏城实地走访,填写“熊猫调研单”(培养实践力体、劳)围绕“熊猫调研单”中的特征、习性等观察维度,观察熊猫(进行探究实践智)采访熊猫饲养员,加深对熊猫的了解(深度了解智)对“熊猫为什么是国宝以及它受欢迎的原因”展开小组辩论(培养综合思维德、智)2.以问促

9、学,提质增效描述熊猫的外形,了解熊猫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美)对比欣赏写意画熊猫与真实熊猫的区别,引导学生了解写意的特点。只要抓住动物最主要的特征,有时寥寥几笔,就可以画出生动、传神的画来,加深学生对用笔用墨的理解(培养分析能力美、智)围绕“熊猫调研单”的熊猫形象,运用写意画的方法,尝试创作一只写意熊猫画(形成艺术表现力美、智、体、劳)3.以问增效,关爱生命观看保护珍稀动物视频,思考如何为保护熊猫贡献自己的力量,讨论保护熊猫的方法(形成保护动物的生命观念德)(二)以任务为载体,搭建“五育”融合的学习支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以任务、主题或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理

10、解知识、技能,提升综合能力。可见,“任务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也可为建构“五育”融合提供了方向与实践。笔者创设了三个“五育”融合的任务活动,分别是:走进“动物园”创设真情景、趣玩“水墨色”启发真感受、乐创“熊猫画”激发真情感,以期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五育”融合发展。1.走进动物园,创设真情景新课标提出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为调动学生的美术情感,使其获得审美直觉和美感体验,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学校附近的动物园,直观、真实地感受熊猫的特点、习性及价值。开放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

11、种感觉,也能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融合发展。2.趣玩水、彩、墨,启发真感受写意画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如果课堂开始就让学生直接来画写意熊猫,学生不但难以完成,而且会对写意画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如何利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爱上写意画呢?为此,笔者巧妙创设丰富的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同时将“五育”潜移默化地融合在教学实践中,在实践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实现“五育”融合。具体在新授环节创设以下三种游戏活动:(1)随心游戏,发现墨色的浓淡干湿学生随着心情,自主尝试在生宣纸上随意作画,其创造性得到激发。此类小练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12、能引导学生发现想要墨色浓,就请毛笔“多吃墨”;想要墨色淡,就请毛笔“多喝水”的秘诀,从中巧妙启发学生。(2)吸附游戏,感知墨色的融合交错吸附法在彩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准备一盆清水,将彩墨轻轻地滴散在水面上,用准备好的生宣纸覆盖水面,再轻轻揭起,一幅精美的彩墨肌理画就完成了。通过游戏学生能知道水和墨结合会产生丰富的墨色变化,从作品中感知“美”、实践中得“体”、过程中感受“劳”之快乐与收获。很多画家也利用水和彩墨结合的偶然性,创作出有趣的、美观的作品。(3)节奏游戏,体验运笔的轻重缓急运笔节奏在彩墨画中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听音乐画学科综合0592023 年 10 月画面,跟随音乐的力度、速度、

13、律动等尝试有轻重缓急地运笔。学生通过游戏感知运笔要有浓有淡,有时张扬,有时懂得收敛笔锋,就像为人善良,行事要正直,做事要坦荡,做人要低调,从而升华“五育”之“德”。3.乐创熊猫画,激发真情感在对写意技法有了一定了解后,笔者引导学生尝试以跨学科的视角发现与感受熊猫的“美”,从“艺术美”“价值美”“独特美”“韵味美”的角度辨别写意熊猫画中各种美的元素,感受写意画的特性、手法,引导学生发现与鉴赏写意画中的视觉美学和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学习富有变化的熊猫画法,并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传承写意画独有的美学特点。这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化综合素养,促进了“五育”的融合。(三)以评价为支点,丰富“五育”融合的综

14、合评估“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小学国画课程教学,强调知行合一,聚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时更要注重“五育”的相互整合与有机融通,实施综合“五育”的教学评价。本课程教学评价应基于“五育”融合教学理念与国画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建立教学质量评价观,主要结合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并以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组内评价、师生互评、家长评价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教学成效(见上表 1)。在本课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关注项目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运动能力、实践能力、知识理解与社会情感技能表现,依据项目组的阶段性过程和最终成果,开展总结性评价,并结合学生的组内互评和自评。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

15、根据具体行动过程和成果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以成果可视化的评价形式,评估学生将理解和知识内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三、结语如何在“五育”融合背景下进行小学国画课程教学已成为一个新议题。笔者经过探索与实践,围绕“问题、任务、评价”三个维度,提出新的课程教学设计路径,以期打破传统的国画课程教学中“欣赏”和“实践”的两个模式,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融合更好地落实到国画课程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参考文献:1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J.福建教育,2016(2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S.北京:北

16、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尹少淳.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评价项目评价要求得分过程性评价学习行为情感态度1.校内外活动态度认真,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2.了解传统国画的魅力,对写意画产生浓厚的兴趣3.深入认识国宝熊猫,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生存状态、位置分布,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责任感4.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通过观察、感悟生活中有人性、有故事、有温度、有美感的写意作品,尝试对写意画的继承与发扬5.善于养成道德意识、智力意识、健体意识、审美意识、劳动意识自评互评师评表现性评价走进“动物园”能够走进户外,参观学校旁的

17、动物园(体育、劳育),观察、记录熊猫特征、习性(智育),对熊猫为什么是国宝以及它受欢迎的原因展开深层次探究(智育、德育)自评互评师评趣玩“水墨色”能够通过体验用笔、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的技法(体育、劳育),感受彩墨不同画面效果的美(美育、智育),体会艺术家的精益求精、敢于开拓的工匠精神(德育)自评互评师评乐创“熊猫画”能够通过选择合适的写意技法(智育),乐创“熊猫画”主题的写意画作品(美育、体育、智育),弘扬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自评互评师评评价备注评价指标:自评 30%,互评 20%,师评 30%,家长评 20%总评评价等级:根据“五育”融合点进行评价,例:“四育”表 1“写意动物熊猫”课程教学评价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