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9630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管理观察224202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指出,强化立德树人,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衡量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就业优先政策,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学科作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主体单位,应以科学合理的就业质量评价为指挥棒,创新“双一流”学科毕业生就业服务,深入挖掘重点对口单位、校友合作资源,加大访企拓岗、就业实践组织力度,促进行业性、专业性招聘信息共享,

2、引导帮助毕业与择业的无缝衔接,推动毕业生主动就业。因此,构建“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既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破解之道。一、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就业评价体系的不足当前高校层面就业评价已形成了包括就业基准指标、高质量就业指标和负面清单指标等较为全面的体系。就业基准指标在限期时间内对毕业去向落实率及日常纪实工作方面设置了参评门槛。负面清单指标主要是在就业数据统计及上报存在失真失信的情况,或因工作失误导致产生严重影响的行为。高质量就业指标成为评价先进与否的关键,考察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就业情况。在评价形式上,高校职能

3、部门根据专业学科的就业工作纪实材料、就业成果指标评审产生先进集体。在激励举措上,对于教师群体,主要依托奖教金、公共服务工作量、教学岗位评聘等,对于毕业生群体,主要依托重点就业奖学金、优秀毕业生荣誉等发挥激励作用。当前高校评价体系呈现较为完整,但缺乏对于不同学科差异性,尤其是“双一流”建设学科特点的充分关注。(一)统计周期值得商榷部分学科因研究周期长,存在延期率较高导致“慢毕业”现象,继而衍生“慢就业”现象。一些毕业生焦虑于毕业论文的撰写及送审、学位论文的发表等,没有精力再去投简历、准备笔试和面试,无法同时兼顾毕业和就业两件事,甚至出现了焦虑情绪、导学矛盾等现实困难。因此,就业落实的时间就会被拉

4、长。但毕业生的此种状态是属于阶段性的,在这个阶段,学业和就业压力骤增,容易滋生“懒就业”心理假象,而一旦攻克了阶段性困难,毕业生做好了准备工作,就业往往就会水到渠成,现有考评体系尚未充分考虑或体现出这一点。与此同时,部分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后因各种原因,选择了短期周转型择业,实际就业岗位和个人期待并不匹配,工作状态往往也不理想;部分毕业生选择放弃去就业地报到;部分毕业生则选择在一段时间后离职,“高校每年的就业跟踪调查重点是统计发布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较少关注毕业生就业的长期跟踪和发布。而实际就业中,毕业生在离校后半年内变动率普遍较高。岗位轮转“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就业评价体系研究李黎(浙江大学,

5、浙江杭州310058)摘要: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是人才培养评价的关键因素,关系高校立德树人使命,是回应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衡量“双一流”建设成效的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形势任务,指出目前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评价周期、评价口径、评价特色、评价主体四个方面的不足,探索提出了具有学科特征的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革新办法,包括落实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多维评价方法、综合运用评价结果、改革就业工作体系等四个方面。强调了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专业学科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高校应对“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予以关注重视,尊重学科间的差异化现状,致力于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就业评价

6、体系,最终促进学科发展以及校友共同体的建设。关键词:双一流;高校;学科;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作者简介:李黎(1987),女,汉族,安徽六安人。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就业指导。基金项目:浙江大学就业研究专项重点课题的阶段性成果“疫情前后生物学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研究”(项目编号:JY202205)。管理观察225快、不确定性大,仅仅统计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和半年内毕业生就业状况并不能全面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1。因此,统计周期的设置将会影响到高校统计工作的准确性、毕业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专业学科的工作方向。(二)统计口径不一致一方面在于高校统计口径。高校统计就业类型时,对于科研单位

7、与学术型就业,升学与就业,基层就业与企事业单位等存在内涵重复交叉情况;高校统计岗位专业对口率时,更多依靠学生自主填写申报,界定相对较为模糊。实际上经过统计发现,博士学位以下毕业生从事科研学术就业几乎为零,即便博士学位毕业生前往双一流A类或重要科研机构就业的也是凤毛麟角,这些毕业生更多是前往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升学深造。高校在统计其他就业类型时,也存在毕业生不知道如何填写的情况,比如,高校或国有企业的行政岗位工作,就业单位的类型与实际岗位类型存在差异,考评体系应更多细化考量学科毕业生的岗位关联度和胜任度。另一方面在于国家有关部门在界定统计口径时也存在差异。“人力资源部门统计就业是按照劳动年龄内从

8、事有报酬的劳动和经营活动的人口判定,社保部门是按购买社会保险的人口统计就业。多方统计口径不同,给出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各有差异,统计结果难以准确反映毕业生就业与失业的真实情况”。因此,以上因素均为专业学科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带来困难。(三)统计指标未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一方面,例如近些年毕业生热门考取的选调生,存在专业学科区分度较小,人人皆可报考的情况,录取单位岗位与专业学科对口率低,后续容易导致岗位适配性、胜任度问题。据统计,西部就业毕业生的生源大多本身就来自西部12省市,可见此类毕业落实成效与专业学科引导关联度不明显,未能充分反映学科育人特色。另一方面,例如国企、央企等重点领域就业,因毕业生的专业所

9、对应的行业发展情况不尽相同,专业行业之间差异度较大,如果放到一起比较合理性欠佳。因此,当前就业考评体系较少关注到此类指标与学科的关联度,高校应更多鼓励专业学科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契合学科发展方向的重点就业维度。(四)评价主体缺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当前考评体系中更多是考察就业“三方”中的校方或院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维度参与较少,就会导致评价过程更多考虑就业供给侧成效,忽略就业需求侧的满意度。一方面表现为高校专业学科既是被评价的主责单位,也是参与评价的主体单位,就必然更加随意性地界定就业落实情况,缺乏有效的第三方监督,为就业落实情况的真实性、规范性埋下隐患。另一方面表现为就业质量评价不仅体现为毕

10、业落实率等表观数据,更应体现在学科育人过程中的就业指导、资源拓展、制度设计等以生为本的关怀举措。因此,就业评价体系中若缺乏“三方”中的毕业生一方和用人单位一方参与,那么评价结果就会出现偏差,也难以发挥评价对于专业学科的考评和激励效果。正如,各高校普遍缺少第三方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多由高校自评。由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主体单一化,缺失了第三方的参与评价和相应监督机制,所以不仅难以保证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与真实性,而且评价结果也难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2。二、优化“双一流”建设学科就业评价体系的建议根据 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 整体要求,一流高校

11、一流学科应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完善成效评价体系,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结果运用,建立健全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学科应主动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具有学科特征的高质量就业评价体系改革办法。(一)着眼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允许不同类型的高校采用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评价指标,使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从而构建一个动态、开放、多元、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应地,高校在评价不同学科时,可根据学科和行业特点、专业发展设置更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因此,如能把学生毕业后半年甚至一年作为就业统计的周期点,给予毕业生一段就业缓冲期,那么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受到违约、实际未入职等情况的影响较

12、小。同时就业落实情况因不同专业学科的差异化影响将会下降,学科必然投放更多的精力关注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学科特色,因此也就整体拉动了学科高质量的就业氛围,高校着力点可以逐步聚焦于就业质量和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一直以来,高校侧重统计就业单位的类型,却较少管理观察226关注统计具体岗位的情况,建议将就业岗位与专业对口率作为学科育人评价、就业质量评价的重要因子之一。尤其是在多年来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以及学科科研合作良好的基础上,构建学科对应的就业重点单位名录,充分体现重点区域、特色领域、重要岗位的特征,着眼于专业学科对于人才出口的战略规划,并以终为始地设置特色化学科培养方案,进一步落实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目

13、标。(二)着力于多维度评价模式“优秀毕业生”是学科底蕴和高校声誉的最佳名片,体现了毕业生的优秀程度、影响广度和贡献强度,范围应该从传统的学界、政界、商界拓展到公益慈善界、艺术体育界、文化传媒界、公共服务界等,如大学生创业之星、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最美医生、最美乡村教师、四有好老师等“杰出校友”3。因此,在进行就业质量评价时,学科如涌现出典型事迹人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学科社会声誉,高校应加大激励评价的正面导向,扩大示范效应。在学科评估、教学评估等重要教育教学评价中,均凸显出两个主观性评价指标:一是毕业生满意度回访,尤其是代表性优秀毕业生发展案例,来体现学科培养育人和学生职业发展质量,具体内容上

14、的要求,正如“代表性毕业生(限30人),涵盖的信息包括年龄、学位类别、学习方式、毕业年度、学位授予单位及学科/专业、工作单位(所在地和单位类型)及行政级别/专业技术职务、毕业生简介(限100字)。这是毕业生信息方面最重要的一项,因为它是最能凸显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4。二是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来体现校友发展成就综合评价。相应地,高校就业评价体系也应考虑将毕业生在学校就业指导环节、岗位适配性方面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在学校访企拓岗、校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纳入就业评价范畴,增设指标评价维度或提高相应考核的权重。(三)着力于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既是对过去成效和不足的总结,更重要的是为

15、下一步提供经验支撑。因此,高校在完成周期性就业评价考核之后,应注重评价结果的运用,用考核结果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在公布或反馈环节,应及时告知“优良、中、差”的结果或排序情况,评价优良和评价较差的情况均应予以告知,告知的方式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座谈恳谈会议形式。在结果适用环节,对于考核不佳甚至存在负面情况的学科院系,高校应予以提醒,整改应聚焦结果分析及改进举措;对于评价结果优秀的学科应拓展资源保障予以精神和物质嘉奖。在总结互鉴环节,对于评价不佳的学科,应注重群策群力,关键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评价优良的学科,更要总结有益经验,通过分享汇报会议、编纂经验手册等多种形式,打通跨学科间资

16、源联动和共享的渠道,真正发挥起优秀带动的作用。(四)着力于学科就业工作体系的评价高校育人目标、办学定位往往影响决定了毕业生出口质量,反推要想充分发挥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就业“出口”教育应贯穿于学生教育培养全过程,高校应注重发挥就业对招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的正向反馈作用,学科建设等应更多考虑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出发,把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和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从更大格局来看,学科就业质量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评价就业成效本身,也应考虑学科在就业指导、高质量引导方面的改革力度,鼓励学科形成就业工作战略规划,推进就业重点战略合作伙伴计划,鼓励更多学科从人才培养源头上向就

17、业出口配置倾斜资源。三、结语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专业学科赖以长期生存的生命线,一届届高质量的优秀毕业生将成为未来学科发展的显性指标,逐步成为高校学科的硬实力。因此,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关乎一个专业学科人才培养成效的评判,对于专业学科的设置、培养方案的建设、培养目标的实现,乃至专业师资的构成都具有强大的牵引功能。高校应充分考虑“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工作的特殊性和差异化,给予学科更多自主权,在毕业生就业落实情况、就业方向和就业类型等评价方面,着力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就业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将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以及学校和校友的共荣互促。参考文献:1王邦田,卢文婷.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5):7.2顾希垚,林秀娟.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7):109-110.3刘军.第五轮学科评估视域下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及改进路径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3(2):58.4冯用军.高校学科评估应加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 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 解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