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陋室铭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 我能节奏分明地朗读课文2. 我能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并疏通文意3、我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课文重点、难点2 、 .3、易考点解词 翻译句子 默写等导学内容教学环节一欣赏照片导入新课知识要点及导学问题设计1、学生在悠扬古雅的古筝音乐中观看修复后的安徽和州刘禹锡故居-陋室的照片。2、老师导语: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导学过程设计意
2、图及个案修改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邱县实验中学导学案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董 韡伦 教学环节知识要点及导学问题设计导学过程设计意图及个案修改二、预习检查了解文体三展示目标明确任务四、基础闯关初读课文四、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本文选自全唐文。本文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哲学家,字 。2、题目中的“铭”指: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1、你能读准下列加粗字的字音吗?德馨( ) 苔( )痕 案牍( ) 鸿儒( ) 西蜀( ) 何陋( )调素琴( )2、你能把握下列句子的节奏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3、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 斯是陋室( ) (2)惟吾德馨( ) (3)谈笑有鸿儒( )(4)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 ) (6)阅金经 ( )(7)无丝竹之乱耳( )(8)无案牍之劳形( )2、词类活用有仙则名。苔痕上阶绿。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之”的特殊作用: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疏通文意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何陋之有?初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把重点字词和不理解的词句做上不同的标记。2、同桌再讨论交流疑难词句,仍不能解决的,一会儿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老师巡视指导,解疑)3、让学生把小组内没有理解的字词句提出来全班共同解决。4、各组代表翻译课文,5、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五、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六当堂训练巩固提升 七 布置作业1、师:陋室陋吗?生:不陋。师:那么,本文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 有什么特点? 你能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你的居室或书房吗?1、抄写本文中的对偶句2、写一句对偶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领导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