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2)十六、(2012兰州)阅读清平乐 村居完成第3132题.(3分)清平乐 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注】亡:此处读作“w”31“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的意思是顽皮,可爱 (1分)3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十七、(2012泰州)阅读塞下曲(其一),完成31题。(6
2、分)塞下曲(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3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单调、清冷 的特点(1分)3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答: “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答: 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化用典故,虚实结
3、合,衬托,举一反三 十八、(2012凉山)阅读采莲曲 ,完成第34题。(6分)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34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答: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35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答: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二十、(2012泸州)阅读行香子树绕村庄,完成第36题。(8分)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
4、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注】陂(bi)塘:池塘飏(yng):飞扬,飘扬36. 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 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 色彩明丽 、 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 的特点(3分)37 .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5分)答: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2分)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1分),有色有声(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1分)(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二十一、(2012宿迁)阅读晚春,完成第38题。(6分)晚春韩愈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5、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杨花,诗中指柳絮38.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答: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拟人1分,写出效果2分)39.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答: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二十二、(2012菏泽 )阅读雨后池上,完成第40题。(4分)雨后池上(宋)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薝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释:薝楹:薝廊更:又40.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
6、“雨后”二字?(2分) 答:池塘水面上涨;池水更清澈;杨树上缀满雨珠。评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1.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答:照应前句的“平”字,表现雨后池塘波平如镜的静美。用比喻的手法,表现雨后池水的清澈明亮。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第二点只答出修辞手法不得分。二十三(2012义乌 )阅读少年行完成第4243题。(4分)少年行【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释】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42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2分)
7、答:在猎猎的秋风中,少年披弓执剑,迎着霞光,策马扬鞭,奔赴战场。43诗的后两句中“未收”与“不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答:既交待了行军出发收复失地的目的,又表现了少年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二十四、(2012杭州)阅读送人之松江和别董大,完成第4445题。 (5分)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44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秋季 ,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冬季 。 45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答: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
8、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勉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二十五、(2012潍坊)阅读秋夜曲,完成第4647题。(5分)秋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46.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答: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深秋时节, 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3分,每点1分)47.“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答: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2分,“
9、思念”“关心”各1分)二十六、(2012东营)阅读咏 路,完成第48题。(4分)咏 路宋邹浩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注释: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赤路:炎荒之路伊:句首语气助词48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2分) 答案: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 (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评分:特点1分,含义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49本诗最后的问 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
10、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评分:共2分,答出其中一种即可意思对即可。二十七、(2012辽宁)阅读谢公亭,完成第50题。( 3分)谢公亭李白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仿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释】谢公亭:谢 曾在此处送别友人 50.请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景象,并说说这两句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二十八、(2012肇庆)阅读雨后池上,完成第5152题。(5分)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注】刘攽(bn), 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51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
11、处?(2分)答: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答山1点给1分)52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节的图画?(3分)答: 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二十九、(2012岳阳)阅读咸 阳值雨,完成第5354题。(4分) 咸 阳 值 雨 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53. 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答: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点。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5
12、4.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答: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三十、(2012枣庄)阅读秋风引,完成第5556题。(4分)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55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是(B)(2分)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56“朝来入庭树,孤
13、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是(A) (2分)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三十一、(2012桂林、防城港 )阅读渔家傲,完成第57题(3分)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人坐在船上在风浪颠簸中赶路,仰望着天亮前云雾弥漫、繁星摇动的天空,迷糊之中梦见自己来到天帝的住地,听到天帝情意恳切的问候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新的更大的人生追求,那就是传说中三座仙山上的幸福生活C尽管人生之路留下痛苦的叹息,但词人并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还要像大鹏那样展翅高飞,她还要风把她所乘坐的小船送到美好的仙境D这首词借助奇妙的景象,通过与天帝的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沧桑流离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