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0|10|15——关于深圳、深港双城双年展、城市建筑和身份认识的一点观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380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0|15——关于深圳、深港双城双年展、城市建筑和身份认识的一点观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0|10|15——关于深圳、深港双城双年展、城市建筑和身份认识的一点观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0|10|15——关于深圳、深港双城双年展、城市建筑和身份认识的一点观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摘要:深圳是一个历史短暂而又非常辉煌的城市。深圳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人设,以及如何树立,都与国内其它城市不同。从 2005 年至今,深港双城双年展就是深圳怎么树立自己的城市品格,或者说身份认同的独特路径。通过双年展,“深圳”让人认知一个它是什么样的深圳,让人们对它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关键词:深圳;双年展;城市建筑;身份认识Abstract:Shenzhen is a city with a short and very glorious history.What kind of urban layout and how to establish it in Shenzhen are dif

2、ferent from other cities in China.Since 2005,the Shenzhen Hong Kong Twin Cities Biennale has been a unique path for Shenzhen to establish its own urban character or identity.Through the biennial exhibition,Shenzhen allows people to understand what kind of Shenzhen it is and give people a relatively

3、complete impression of it.Keywords:Shenzhen;Biennale;Urban architecture;Identity recognition“深港双城双年展(ShenZhen-HongKong UrbanismArchitecture Bi-City Biennale UABB)是全球唯一以城市 建筑为固定主题,以关注城市和城市化为使命的双年展。由深圳与香港这两个边界相连、互动密切的城市协作举办,立足其所在的珠三角地区急剧城市化的地域特点,关注全球普遍存在的城市问题,用当代视觉文化的呈现方式,与社会公众广泛交流互动,具备国际性、先锋性、公益性。”深港

4、双城双年展组委会城市研究者追溯深圳的发展历程,认为深圳有一道列斐伏尔式的战略性空间生产轨迹:“对空间价值的深刻认知、精心策划和高效利用把发展目标、发展资源和发展模式充分结合起来,加以系统性地整合并使之发挥奇效”2 1,让深圳生产出自己的空间特色、空间思维与空间范式。不考虑卫所、墟市和盐场的话,深圳是一个历史短暂的城市,也是一座将现代、艺术、科技、文化和经济高度融为一体的都市。深圳要树立一个怎样的城市人设,如何树立这个人设,都与国内其它城市绝然不同。从2005 年至今,深港双城双年展(下简称深双)就是深圳确立自己的城市品格,或者说身份认同的一个独特路径。通过深双,深圳让人认知一个它是什么样的“深

5、圳”,让本地人、外乡人、外国人对深圳都建立起一个更完整的印象,而不是一个临时性的、开发区式的、“捞世界”的简单场所。深双的场址和建筑,除了作为承载展品的空间外,还至少承担了另外两重作用。一个是刺激土地,为下一步的城市开发或者城市更新储备、提升一些片区、地段,另一个是如何向外界展示深圳的城市形象。NO.213 世界建筑导报 3332 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在内的 20 多位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参展,艺术家们同时也邀请了一些当地村民参与现场创作。作品的形式包括大型墙面壁画、建筑和艺术装置、绘画、多媒体影像等。“时光漂流”是一次发生

6、在城市日常生活现场的展览,艺术家的作品都直接放置于河流、古树、老屋、人行道、建筑屋顶和墙面之上,人们在行走和游憩的过程中,就可以很方便地观看甚至触碰艺术品。为期两个月的展览,让沙井古墟的城中村村民第一次零距离接触艺术展览,许多村民,包括儿童和老人都乐此不彼地参与其中。展览为城中村创造了独特的节庆氛围,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换一种眼观来观看自己的生存环境(图 40-42)。2.2.3 自在溪涌“自在溪涌:2019 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大鹏溪涌分展场”位于深圳溪涌工人度假村内,是一场以“自然”为主题的城市现场展。展览邀请了 30 多位青年建筑师和艺术家参展,

7、展览现场是一处深圳东部海滨的工人度假村,有着非常美丽的沙滩和自然植被。作品的形式包括临时建筑、建筑和艺术装置、墙面涂鸦、多媒体影像等(图 43-45)。“自在溪涌”展览探讨了自然与人类共存的新的可能性。人类如何才能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学会用最少的资源占用去获得最大的心灵自由?这也许需要一种人类共同智慧。为期三个月的展览恰逢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虽然很多人不能到展览现场参观,但是通过互联网仍然在线体验了展览的感人魅力。2.2.4 重新发电“重新发电:沙井蚝乡新生”是在沙井村民大厅中举办的第一个展览,该展览是 2020 年沙井金蚝节的一部分。策展人邀请 20 多位深圳本地艺术家来到沙井蚝

8、乡湖公园,进行在地创作,作品的类型包括装置、影像、文献等,希望通过对沙井千年蚝乡的重新阅读,建构起适合于当代年轻人审美习惯的新叙事结构。重新发电,寓意了曾经的旧电厂废墟被注入新能量,一个面向未来的公共空间将从这片古老土地里重新生长出来(图 46)。2.2.5 坪山造物“坪山造物:艺术新能源”展览是 2021 深圳文博会的分会场之一。展览邀请了 30 多位深圳本地艺术家参展,作品的形式包括艺术装置、多媒体影像、艺术市集等。展览现场是一处旧的工业园,区政府希望将之转变为一个有活力的 LOFT 艺术区。坪山区是深圳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策展人从包括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诸多本地工厂中,收集了一些废弃工业

9、品(比如汽车生产流水线、塑料生产机器等),将这些报废设备和机器交由艺术家进行现场创作,变成独特的艺术品。坪山造物,象征着工业生产与艺术创造的相互嫁接,也象征了物质和精神的相互融合(图 47-48)。2.2.6 时间剖面2020 年 12 月 2 日,首届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三师”称号授予仪式暨“时间剖面:深圳建筑的可能性”展览在深圳华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孟建民院士发起,笔者张宇星博士为策展人,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万科集团和华侨城创新研究院 4 家机构联合主办,华阳国际设计集团等 12 家深圳本地知名企业和机构联合承办。展览邀请了来自深圳的近百位不同设计背景,不同年龄阶

10、段的建筑师(团队)参展,共 86 个参展建筑项目。这是第一次以集群展的方式,全面展示深圳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和整体风貌,对 40 年建筑设计成果的总结、回顾反思与展望,同时也深度呈现出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深圳建筑的多种可能性(图 49)2.2.7 春景梧桐“春景梧桐-城村拼图”是第九届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南山区南头古城分展场的展览主题。本次展览分为“72 家房客”“二手城市”“改装建筑”“艺术日常”四大展览板块,汇集了 47 组艺术家共 97 件作品,以及 9 个快闪空间(图 50-52)。春景街、梧桐街和中山南街一坊贯穿南头古城,是南头古城最具城中村生活气息的内街里巷,UABB

11、 南头古城分展将春景街、梧桐街作为展区,更加直观展现城市和城中村的冲突和矛盾。艺术家们尝试保持南头古城自身原有的状态,在微改造后的村民握手楼、小绿洲、街道拐角处、城中村围墙等多个街巷细节处进行创作与展示,重新建构城中村的表现力,让街区中的每一处建筑和生活在其中的村民,都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人们从主街深入内街里巷,与城中村的建筑、人群、文化产生碰撞交流,让那些被忽视的生活瞬间通过艺术再次上演,以此改变和延续城中村的生长空间。3.结语趣城的深圳实践已经持续了十几年时间,并且还将持续下去。趣城,也许体现了我们对城市的某种理想:有趣的就是好的,有趣的城市才是好城市。特别在经过 40 年快速增长的今天,

12、充满了“速生性”的中国城市也许更加需要变得有温度、有质感、有细节,因为人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物品,城市也终非机器!虽然,勒.柯布西耶在 100 年前发出的“住宅就是居住的机器”的震耳发聩声音仍然响彻于当代大都市的上空,但是一些微小变化和转折正在发生。城市微更新+城市策展,本质上是恢复现代主义城市中被各种僵化体系割裂已久的日常生活,因为日常生活是最美的,日常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个家园,但是日常生活如果我们没有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把它转化为一种新的场景,它也可以说是无价值的,因为每个人司空见惯,觉得毫无意义。所以需要通过城市微更新和城市策展,把一个地方的内在价值要挖掘出来,但是挖掘的过程中,首先要尊

13、重它,所有这些日常生活中固有的这些东西,也是最宝贵的。趣城,作为中国城市微更新运动的发端之一,已经以其超前视野和接地气的实践影响了诸多中国城市。我们希望在进入存量时代的当下,趣城,有可能为中国下一代城市发展的模型提供另一种可能性。图 49.时间剖面:深圳建筑的可能性展览海报(张烁)图 51.春景梧桐-城村拼图(艺术家:马延东)(白羽)图 52.春景梧桐-城村拼图(艺术家:吴林寿)(白羽)图43.自在溪涌:2019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大鹏溪涌分展场(白羽)图 46.重新发电:沙井蚝乡新生(张宇星)图 47-48.坪山造物:艺术新能源(白羽)图 44.自在溪涌(艺术家:沈少民)(白羽)图 45.

14、自在溪涌(艺术家:冰逸)(白羽)图 50.春景梧桐-城村拼图(艺术家:华晓宁)(白羽)0|10|15,An observation of Shenzhen,UABB,Urba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Identity0|10|15 关于深圳、深港双城双年展、城市建筑和身份认识的一点观察1作者:徐好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刘 晖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粤海置地创新研究院Text/images by XU Haohao School of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U Hui School o

15、f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dong Yuehai Land Holdings 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本文研究由广东粤海置地集团有限公司资助(课题编号 ZZKT-2022-01)从 2007 年开始,深圳邀请香港加入双年展,之后的深双都是深港双城联办模式。本文以深圳主展场为例,尝试理解深圳城市,对香港及香港展场的讨论不在本文中展开。(图 1)0 新鲜的城市挑战2005 年,首届深双在深圳华侨城东区 OCT 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深圳新闻对深双有一段关于“城市生活”的有趣描述:当

16、(深圳的)市民从电视中看到威尼斯双年展开幕的消息时,多半都会觉得这是发生在遥远国度里一群艺术家的小范围活动,跟自己的生活无关。但深双真的来了,它述说的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以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在当年 12 月 10 日的开幕仪式上,深圳市政府官员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深双和城市”:文化和建筑是城市灵魂的外框。它(深圳)是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是一个 25 年前的边陆小镇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它对所有的人、所有的文化、所有的艺术、所有图 1.深双历届展场及空间类型2图 40.时光漂流:沙井古墟新生 展览海报(张烁)图 41.时光漂流:沙井古墟新生(白羽)图 42.时光漂流:沙井古墟新生(白羽)的建筑风格

17、都敞开了城市大门在这个因开放政策而诞生的开放城市中举办以城市为主题的双年展,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深双)关注现实生活,融入建筑及城市的发展趋势,建立微观化的娱乐意志,探索城市前沿与最新面貌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带来新鲜、纯真和无限的希望。策展人张永和的策展叙述,更清晰指向了城市“整体”“地标”“尺度”等专业思考4:(首届深双)提供了认识城市与建筑的人文和社会等多种角度,强调建筑与城市的整体和谐与适用性,批判建筑过度泛滥的视觉地标和个性,注重城市脉络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延伸,主张城市传统人性化尺度空间,如街道、院落的再塑和运用,并对深圳突出的城中村现象进行专题观察和研究。这段展陈大纲显示了一组概念:比如整

18、体和地方、视觉地标和人性化尺度、深圳和城中村。这些有张力的并置,描述了一个时代向一个更早(或者在未来还会出现的)时代的运动,描述了一种从后往前再往后,从下向上再向下(和从上向下再向上)的运动。深双的角色,不仅是城市内“各个位置”的水平接续问题,它还包括了如何以竖向顺序将城市和时间上的重要事物联系起来,也就是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城市脉络”或者“城市传承”的品质联系起来。在随后出版的城市,开门!2005 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中,张永和将策展思考整理成现象与关系5一文,通过城市现象,讨论如何重组深双的构想,并提议将城市现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作为深双延续思考的议题。3 城市开门一书中还有更多专业研究者

19、的视角,例如王军关注的“转型期城市发展”与“政府政策”,史建在展评中提到的“超速”“状意”“混乱”“呈现”等关键词,还有杜鹃、舒赫的影像“城市纪事”,海外研究者拉斯(Lars Lerup)对“深圳和纽约的”“一般意义的”“公众生活”的比较。在这些讨论中,“开门”的城市也是某种意义上开放的思想,其中既有城市日益消费化的娱乐现实,也有理性思维的城市谱系,有典型的珠三角超速城市现象“城内城”,有“城外城”空间的再发掘和再阐释,还有近 20 年前建立起的一种全新的城市批判和空间现实维度在充溢于日常生活经验的虚拟空间中产生的认识审视和批判记忆。笔者觉得最有趣的,是一场内部讨论,和一个来自于建筑和城市之外

20、的艺术展品。朱剑飞主持了首届深双的第一个论坛,并用“怪异”概述了论坛内容,因为建筑理论家马克卡森斯(Mark Cousins)在讨论中提出来三个“奇怪”的城市问题,一个是因为深圳与政治决策、行政管理和经济条件的高度联系,对传统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的叙述方式提出了挑战,一个是从外部视角看深圳产生的“元素熟悉”但是“观感奇特”的印象,还有一个是深圳的高速建设和超人尺度,与城市使用的随机、非正式产生的极限的大小差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论坛嘉宾刘家琨用“重新产生差异的开始”回应了第二个提问,而策展人张永和的回答则指向了深圳潜在的现代理想和对科技、市场的信心。所以朱剑飞写道:刘家琨的“非西方景象”、张永和

21、的“极度西化巨构”,是用一种“宽松”解开了马克提出的“认知障碍”;而马克的“怪异经验”来自外部的警觉观察。换句话说,首届深双展示的深圳城市和建筑元素的错时、张力,是研读深圳城市特征的难点,也是可能的突破口。与之对照的是孟京辉在深双提交的展品“城市变形记”。2005 年,正是国内实验戏剧探讨是否可以兼得美学表达和娱乐功能的高峰时段,似乎这也是深圳构建城市发展先锋理念和实质推动城市变化的真实写照。10 变化的城市印象2013 到 2015 年,受深双组织委员会统筹委托,深圳有方通过对历届深双亲历人的访谈,回顾、纵观了深双五届十年(2005-2016)的全貌,并形成一本档案研究集 看(不)见的城市:

22、“深双”十年研究。4 作为深双早期的策划和执行者,黄伟文6认为,深双源于年轻深圳的反思和创新,始于城市规划管理者“对城市与建筑设计管理业务及行业评优交流状态”的更高期望,也有赖于深圳决策层的远见、执着、理解、支持,以及本地地产从业者的资助。“当时的筹划者们虽然不一定都深入了解过双年展,但直觉判断只有放宽到城市层面、超越城市规划学科和专业语言,才可能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更好地与观众互动,才能更有生命力。”5 从当代观察者的角度看,策展不仅针对城市案例、文献和研究,也会直接针对城市具体项目和需求,这是城市策展的延伸应用。深双十年对城市问题的探讨和呈现,也从单纯的城市研究展示,进化到解决具体城市问题

23、的展示。深双的另一位发起人和执行者张宇星7曾比较过深双和威尼斯双年展的异同:威尼斯不是一个增长中的城市,甚至已经不具有生长性,所以威尼斯双年展实际上是脱离真正的、鲜活的城市现场的固定场所。深双既关注全球城市问题,也在一个鲜活的城市肌体中,在现场研究问题,“如果经过 100 届,涵盖所有的城市问题,(深圳)本身就变成一个教科书般的双重角色”8。深双早年的展场选择,数次都在蛇口的工业遗产,例如前 4 届深双所在的华侨城创意产业园,2013 年的主展场蛇口浮法玻璃厂、蛇口客运码头,都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开发建设的第一批项目,当年引领风气之先,现在到了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阶段9。由于深圳已经树立起改革开放

24、先锋城市的定位,所以在此地举办深双还凝聚了特定的场所精神不同于一般的工业遗产地段,它们既是改革开放的物质史迹,又要延续深圳拓荒牛的精神。当然从操作的角度看,选择这些展场也都有刺激土地、激活地段的目的。笔者试以蛇口浮法玻璃厂不同年代的报道为例,再现媒体对场地和城市变化的认知。1985 年,浮法玻璃厂在新闻中受人关注的是“9000 万美元”的耗资,“中外各 50%的投资额”,引进的“美国 PPG 公司浮法先进工艺”,以及“500 吨/日”“年350万标准箱”的产能。新闻预计工厂1987年建成,“将为我国南方及港澳地区提供数量可观的优质浮法平板玻璃和进行深加工配套的玻璃制品”。6,7 2013 年

25、5 月的深圳商报作了“深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40%工业遗产保存形势严峻”的新闻,而当年 12 月的同刊新闻中,就用了蛇口“城市边缘”今成故事主角的题目,报道“2013 深双昨日下午在蛇口原广东浮法玻璃厂隆重开幕,比利时王国玛蒂尔德王后,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招商局集团总裁李建红,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本届双城双年展主题为城市边缘,展场展示了原广东浮法玻璃厂及蛇口客运码头旧仓库的升级改造成果。”2014 年,汪原和浮法玻璃厂改造建筑师刘珩进行了“边缘/价值”的对谈8,9。汪原赞赏深双带来的城市现场建造、建筑师的“建筑”与建筑师的“

26、图像及文字”能够同时出现并互文呈现对机会,也问起蛇口选址和主题“城市边缘”的关系时,刘珩说,“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蛇口以前的这一拨基本上完成了它的轮回,如何活化这一区域对未来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任务30年后,人们将目光聚集于蛇口,也标志着蛇口未来 30年的一个新起点。”2022 年深圳特区报又再次报道了浮法玻璃厂的中心新“大筒仓”作为深圳的公共艺术文化符号,历经 40 多年,从浮法玻璃厂到元宇宙艺术馆,带着深圳工业文明的印记通过建筑、新媒体作品,一起连接深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0 胡洪侠曾回顾了这段公共媒体对深圳特定场地的认识变化,“1985 年的动工、1987 年的点火与投产,报纸上都浓

27、墨重彩地报道了,2009 年的关停,当时的报纸未着一字。若不是 2013 年底在这一旧日厂区发生了一件大事,浮法玻璃厂这一专有名词,连带与左炮台相邻的这篇厂区,可能早就隐入喧嚣之中被人遗忘了。这件大事就是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11同时,在前五届的深双中,也越来越突出了城市和乡村的问题。黄伟文在看(不)见的城市:深双十年九面结尾,讨论了深双关心的深圳 9 个城市面像,包括展示性、开放性、自发性、日常性、基础性、时间性、农业乡村、建筑、教育。实际上在正文的描述中,作者对城市和乡村关系、城市的计划性和自发建造讨论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开篇的策展城市外,文中的 8 个篇章,有 6篇和乡村直接相关,包括城市

28、限制与开放(深港的边界问题)、自发城市或者谁的城市10、衣食住行的城市、城市的共同基础(土地、住宅、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的生老病死(城市历史的老区)、城市与乡村农业(农市主义 agri-urbanism 11),其余的 2 个篇章城市建筑和学习城市,也包括了城市空间的平衡、“超轻村”、岭南、城中村特工队、白石洲小朋友在价值工厂等城乡关联的讨论。这类讨论,为后续深双在南头古村、大鹏所城的选址做出了铺垫。15 ALL IN ONE,ONE IN ALL2019 年,张宇星在接受策展团队访谈时说,深双的独特在于伴随城市生长。“05 年到 19 年,恰恰是深圳成长和转型最快的 15 年,所以研究深圳

29、可能就需要研究深双,而研究深双也可以反过来对深圳有更深刻的了解”。深双是深圳发展的一个“以展览呈现的城市文献系列”。12 此外,深双因为深入到城市现场,要展现深圳的各种“先锋”层面,着眼点具体而细微,所以它并不是宏大的城市宣传,而是城市肌体和城市生长的一个要素。即便是同一个展场,每一年也都在变化,到了下一届可能就完全是别样的状态 12。13 选择这种类型的代表来展现深圳,比如南头古村、大鹏所城、规划展览馆和福田高铁站,前两者要证明深圳既拥有悠久的历史,还想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新可能性;后两者表明深圳拥有面向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生活 13。2019 年的深双主会场之一选在福田高铁站,可能是深双历

30、史上最特殊的一次。这个特殊从深港两地高铁交通的“公交化”“地铁化”开始14,14,深双抓住了高铁站这个抵达粤港澳湾区的“第一印象”,认为深圳要“寻找新的理论、新的实验和新的实践模式平台,注重发现而非预先设定的交流空间,通过不断生长,自发的自下而上的自我组织,和自上而下的统一策划的共生,形成对城市和深双自身机制的批判,体现对不同的认同”福田高铁站所代表的城市印象,“不是解决方案,不是一个大团圆结局的制作,而是一个起点、转折和探险”。15从这个角度而言,城市中的偶遇、惊讶,和带有目的性的参与,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这是深双宣言的开篇,也是策展团队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转变为城市艺术和思想发生器的愿望。展

31、览宣言提到:“观察物理空间中的人群并解读他们的移动,对设计师、规划师和探索城市运作方式的人一直非常关键。”从维护街道安全和城市自由的自然人的街道之眼,到需要重新审视的街道和城市之眼,城市中的人会发现自己正处在重新审视城市、秩序和关系的关键点上15。也就是说,福田高铁站鼓励体验,让观众形成个体的、差异的观点,理解新技术如何塑造深圳未来。出于安全和可控的考虑,深双并没有实现高铁站的完全开放和自由穿行在展区四周搭建起了护栏和安检通道,参观者需要进行网络预登记报名或者现场扫码报名 16。策展人在日志中记录了“不多的乘客和过路人,如展览所愿或自由穿越展场,或轻松观展”,各种身份的人群在展区相遇、驻足、又

32、分开,去体会和城市建筑之间的互动。17 从开放日的参观反馈来看,深双的策展概念和展览地点无疑是最受关注的部分这也和所有发起者对展场的预期一致18。它尝试向观众解释一种工作过程,展示一种与人、与机构、与城市的互动在高铁、地铁车站进行的城市需要,需要一种积极面对偶然性,而不是从结果出发的学术勇气这是深双正在慢慢转向,也需要在未来不断发生的事情。在展览后记中,笔者19写到,“历经了一年的缓慢策展,三个月的各种争吵,以及最后一个月紧张且拼命的施工,深双终于在 12 月中开幕。虽然城市之眼策展团队(the curatorial team of Eyes of City)尝试结合展览对福田高铁站广场的城市

33、改造未能实现,但最终开幕主会场还是选择搭建在高铁站内,紧邻着城市之眼展区。”从学术策展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新型思考方式。对NO.213 世界建筑导报 3534 WORLD ARCHITECTURE REVIEW 学术论坛 ACADEMIC FORUM 图 3.深双历届展场分布(2005-2022)17图 2.城市、高铁站、自然的共同“痕迹”全球每个城市双年展而言,策展人和艺术家可能都存在相似的争论:展览到底是一种表演,还是一种关于城市主题的广泛讨论。从 2019 年深双的主题看,深双的开放和行动性,更接近公共机构的公共责任,展览的地点也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展览展出和参观的方式,在展览者、参

34、观者和城市场地之间建立起一种有趣且有张力的关系。结尾,也是开头2019 年 12 月的深双展览通过网络报名和现场报名的方式向普通观众开放,并持续到次年春节前夕息展。2 月下旬,因为公共健康原因,深圳关闭了全市所有非医疗公共场所。3 月,全球大隔离开始,直至展览结束。在此过程中,所有深双的参与人一直期待能够部分保留福田高铁站内的展场,以便未来改造为可用的商店、展馆或者其他公共设施政府和深双学术委员会也对此表示了积极的回应。可惜最终这个目标并未实现,也让每一届双年展“要为城市留下一些痕迹”的愿望,从物质性遗产变成了思想性的遗产。(图 2)笔者完全无法预测深双以后还会不会遇到这种特殊状况。但是对现代

35、建筑、现代城市而言,这是一种极具批判性的挑战:现代建筑和城市的价值、含义,与物理公共空间密切相关,但它正在逐渐被数字媒体、在线社交取代,如果人们真的如全球流行病期间那样不再依赖公共的物理空间,那么城市的意义、现代性的遗产会以某种方式消失吗?16因此,2019 年这个已经结束了,又似乎一直都没有结束的深双,也许会值得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城市研究者进行复盘。它既是一个可以衡量各种具体影响的案例,也是一个展览人(提问者或者回答者)和观众(同样也是提问者或者回答者)对话后产生的新的学术创作议题。(图 3)这种互动的新方式,既是过去 20-30 年深圳大变革的反映,所有的概念、想法、生活方式,以及如何看待

36、城市和建筑的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它同样也提醒着现在每个人都在说的需要跨学科工作的问题。如果回到建筑和城市的核心,回到城市公共问题,深双,未来还能为深圳做些什么贡献?的建筑风格都敞开了城市大门在这个因开放政策而诞生的开放城市中举办以城市为主题的双年展,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深双)关注现实生活,融入建筑及城市的发展趋势,建立微观化的娱乐意志,探索城市前沿与最新面貌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带来新鲜、纯真和无限的希望。策展人张永和的策展叙述,更清晰指向了城市“整体”“地标”“尺度”等专业思考4:(首届深双)提供了认识城市与建筑的人文和社会等多种角度,强调建筑与城市的整体和谐与适用性,批判建筑过度泛滥的视觉地标和

37、个性,注重城市脉络和地方文化的传承延伸,主张城市传统人性化尺度空间,如街道、院落的再塑和运用,并对深圳突出的城中村现象进行专题观察和研究。这段展陈大纲显示了一组概念:比如整体和地方、视觉地标和人性化尺度、深圳和城中村。这些有张力的并置,描述了一个时代向一个更早(或者在未来还会出现的)时代的运动,描述了一种从后往前再往后,从下向上再向下(和从上向下再向上)的运动。深双的角色,不仅是城市内“各个位置”的水平接续问题,它还包括了如何以竖向顺序将城市和时间上的重要事物联系起来,也就是与人们通常所说的“城市脉络”或者“城市传承”的品质联系起来。在随后出版的城市,开门!2005 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中

38、,张永和将策展思考整理成现象与关系5一文,通过城市现象,讨论如何重组深双的构想,并提议将城市现象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作为深双延续思考的议题。3 城市开门一书中还有更多专业研究者的视角,例如王军关注的“转型期城市发展”与“政府政策”,史建在展评中提到的“超速”“状意”“混乱”“呈现”等关键词,还有杜鹃、舒赫的影像“城市纪事”,海外研究者拉斯(Lars Lerup)对“深圳和纽约的”“一般意义的”“公众生活”的比较。在这些讨论中,“开门”的城市也是某种意义上开放的思想,其中既有城市日益消费化的娱乐现实,也有理性思维的城市谱系,有典型的珠三角超速城市现象“城内城”,有“城外城”空间的再发掘和再阐释,还有

39、近 20 年前建立起的一种全新的城市批判和空间现实维度在充溢于日常生活经验的虚拟空间中产生的认识审视和批判记忆。笔者觉得最有趣的,是一场内部讨论,和一个来自于建筑和城市之外的艺术展品。朱剑飞主持了首届深双的第一个论坛,并用“怪异”概述了论坛内容,因为建筑理论家马克卡森斯(Mark Cousins)在讨论中提出来三个“奇怪”的城市问题,一个是因为深圳与政治决策、行政管理和经济条件的高度联系,对传统建筑和城市设计思想的叙述方式提出了挑战,一个是从外部视角看深圳产生的“元素熟悉”但是“观感奇特”的印象,还有一个是深圳的高速建设和超人尺度,与城市使用的随机、非正式产生的极限的大小差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40、,论坛嘉宾刘家琨用“重新产生差异的开始”回应了第二个提问,而策展人张永和的回答则指向了深圳潜在的现代理想和对科技、市场的信心。所以朱剑飞写道:刘家琨的“非西方景象”、张永和的“极度西化巨构”,是用一种“宽松”解开了马克提出的“认知障碍”;而马克的“怪异经验”来自外部的警觉观察。换句话说,首届深双展示的深圳城市和建筑元素的错时、张力,是研读深圳城市特征的难点,也是可能的突破口。与之对照的是孟京辉在深双提交的展品“城市变形记”。2005 年,正是国内实验戏剧探讨是否可以兼得美学表达和娱乐功能的高峰时段,似乎这也是深圳构建城市发展先锋理念和实质推动城市变化的真实写照。10 变化的城市印象2013 到

41、 2015 年,受深双组织委员会统筹委托,深圳有方通过对历届深双亲历人的访谈,回顾、纵观了深双五届十年(2005-2016)的全貌,并形成一本档案研究集 看(不)见的城市:“深双”十年研究。4 作为深双早期的策划和执行者,黄伟文6认为,深双源于年轻深圳的反思和创新,始于城市规划管理者“对城市与建筑设计管理业务及行业评优交流状态”的更高期望,也有赖于深圳决策层的远见、执着、理解、支持,以及本地地产从业者的资助。“当时的筹划者们虽然不一定都深入了解过双年展,但直觉判断只有放宽到城市层面、超越城市规划学科和专业语言,才可能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更好地与观众互动,才能更有生命力。”5 从当代观察者的角度

42、看,策展不仅针对城市案例、文献和研究,也会直接针对城市具体项目和需求,这是城市策展的延伸应用。深双十年对城市问题的探讨和呈现,也从单纯的城市研究展示,进化到解决具体城市问题的展示。深双的另一位发起人和执行者张宇星7曾比较过深双和威尼斯双年展的异同:威尼斯不是一个增长中的城市,甚至已经不具有生长性,所以威尼斯双年展实际上是脱离真正的、鲜活的城市现场的固定场所。深双既关注全球城市问题,也在一个鲜活的城市肌体中,在现场研究问题,“如果经过 100 届,涵盖所有的城市问题,(深圳)本身就变成一个教科书般的双重角色”8。深双早年的展场选择,数次都在蛇口的工业遗产,例如前 4 届深双所在的华侨城创意产业园

43、,2013 年的主展场蛇口浮法玻璃厂、蛇口客运码头,都是改革开放初期深圳开发建设的第一批项目,当年引领风气之先,现在到了需要进行城市更新的阶段9。由于深圳已经树立起改革开放先锋城市的定位,所以在此地举办深双还凝聚了特定的场所精神不同于一般的工业遗产地段,它们既是改革开放的物质史迹,又要延续深圳拓荒牛的精神。当然从操作的角度看,选择这些展场也都有刺激土地、激活地段的目的。笔者试以蛇口浮法玻璃厂不同年代的报道为例,再现媒体对场地和城市变化的认知。1985 年,浮法玻璃厂在新闻中受人关注的是“9000 万美元”的耗资,“中外各 50%的投资额”,引进的“美国 PPG 公司浮法先进工艺”,以及“500

44、 吨/日”“年350万标准箱”的产能。新闻预计工厂1987年建成,“将为我国南方及港澳地区提供数量可观的优质浮法平板玻璃和进行深加工配套的玻璃制品”。6,7 2013 年 5 月的深圳商报作了“深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 40%工业遗产保存形势严峻”的新闻,而当年 12 月的同刊新闻中,就用了蛇口“城市边缘”今成故事主角的题目,报道“2013 深双昨日下午在蛇口原广东浮法玻璃厂隆重开幕,比利时王国玛蒂尔德王后,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香港发展局局长陈茂波,招商局集团总裁李建红,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本届双城双年展主题为城市边缘,展场展示了原广东浮法玻璃厂及蛇

45、口客运码头旧仓库的升级改造成果。”2014 年,汪原和浮法玻璃厂改造建筑师刘珩进行了“边缘/价值”的对谈8,9。汪原赞赏深双带来的城市现场建造、建筑师的“建筑”与建筑师的“图像及文字”能够同时出现并互文呈现对机会,也问起蛇口选址和主题“城市边缘”的关系时,刘珩说,“经过 30 年的改革开放,蛇口以前的这一拨基本上完成了它的轮回,如何活化这一区域对未来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任务30年后,人们将目光聚集于蛇口,也标志着蛇口未来 30年的一个新起点。”2022 年深圳特区报又再次报道了浮法玻璃厂的中心新“大筒仓”作为深圳的公共艺术文化符号,历经 40 多年,从浮法玻璃厂到元宇宙艺术馆,带着深圳工业文明的印

46、记通过建筑、新媒体作品,一起连接深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0 胡洪侠曾回顾了这段公共媒体对深圳特定场地的认识变化,“1985 年的动工、1987 年的点火与投产,报纸上都浓墨重彩地报道了,2009 年的关停,当时的报纸未着一字。若不是 2013 年底在这一旧日厂区发生了一件大事,浮法玻璃厂这一专有名词,连带与左炮台相邻的这篇厂区,可能早就隐入喧嚣之中被人遗忘了。这件大事就是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11同时,在前五届的深双中,也越来越突出了城市和乡村的问题。黄伟文在看(不)见的城市:深双十年九面结尾,讨论了深双关心的深圳 9 个城市面像,包括展示性、开放性、自发性、日常性、基础性、时间性、农业乡村

47、、建筑、教育。实际上在正文的描述中,作者对城市和乡村关系、城市的计划性和自发建造讨论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开篇的策展城市外,文中的 8 个篇章,有 6篇和乡村直接相关,包括城市限制与开放(深港的边界问题)、自发城市或者谁的城市10、衣食住行的城市、城市的共同基础(土地、住宅、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的生老病死(城市历史的老区)、城市与乡村农业(农市主义 agri-urbanism 11),其余的 2 个篇章城市建筑和学习城市,也包括了城市空间的平衡、“超轻村”、岭南、城中村特工队、白石洲小朋友在价值工厂等城乡关联的讨论。这类讨论,为后续深双在南头古村、大鹏所城的选址做出了铺垫。15 ALL IN O

48、NE,ONE IN ALL2019 年,张宇星在接受策展团队访谈时说,深双的独特在于伴随城市生长。“05 年到 19 年,恰恰是深圳成长和转型最快的 15 年,所以研究深圳可能就需要研究深双,而研究深双也可以反过来对深圳有更深刻的了解”。深双是深圳发展的一个“以展览呈现的城市文献系列”。12 此外,深双因为深入到城市现场,要展现深圳的各种“先锋”层面,着眼点具体而细微,所以它并不是宏大的城市宣传,而是城市肌体和城市生长的一个要素。即便是同一个展场,每一年也都在变化,到了下一届可能就完全是别样的状态 12。13 选择这种类型的代表来展现深圳,比如南头古村、大鹏所城、规划展览馆和福田高铁站,前两者

49、要证明深圳既拥有悠久的历史,还想探索城中村改造的新可能性;后两者表明深圳拥有面向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生活 13。2019 年的深双主会场之一选在福田高铁站,可能是深双历史上最特殊的一次。这个特殊从深港两地高铁交通的“公交化”“地铁化”开始14,14,深双抓住了高铁站这个抵达粤港澳湾区的“第一印象”,认为深圳要“寻找新的理论、新的实验和新的实践模式平台,注重发现而非预先设定的交流空间,通过不断生长,自发的自下而上的自我组织,和自上而下的统一策划的共生,形成对城市和深双自身机制的批判,体现对不同的认同”福田高铁站所代表的城市印象,“不是解决方案,不是一个大团圆结局的制作,而是一个起点、转折和探

50、险”。15从这个角度而言,城市中的偶遇、惊讶,和带有目的性的参与,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这是深双宣言的开篇,也是策展团队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转变为城市艺术和思想发生器的愿望。展览宣言提到:“观察物理空间中的人群并解读他们的移动,对设计师、规划师和探索城市运作方式的人一直非常关键。”从维护街道安全和城市自由的自然人的街道之眼,到需要重新审视的街道和城市之眼,城市中的人会发现自己正处在重新审视城市、秩序和关系的关键点上15。也就是说,福田高铁站鼓励体验,让观众形成个体的、差异的观点,理解新技术如何塑造深圳未来。出于安全和可控的考虑,深双并没有实现高铁站的完全开放和自由穿行在展区四周搭建起了护栏和安检通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