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23059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楼 培*摘 要: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钟泰致门生语言学家蒋礼鸿未刊书札2 1通,由蒋氏后人提供披露。这些信札时间跨度从2 0世纪4 0年代至6 0年代,内容广泛,涉及学术交流、学界动态、学人逸事等,尤其是2 0世纪中期大变动时代中大学、教育、学术的转型与变迁,在信札中有不少具体而微的表征与体现,为研究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关键词:钟泰;蒋礼鸿;书札钟泰(1 8 8 81 9 7 9),字讱斋,号钟山,别号待庵,江苏南京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史家。早年师从太谷学派传人、名儒黄葆年,就读于江南格致书院。后东渡日本,负笈于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归

2、国后受李瑞清之邀,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辛亥革命后入皖督柏文蔚幕,并兼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师。1 9 2 3年起先后在杭州之江大学、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贵阳大夏大学、乐山复性书院、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 9 5 1年后转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并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1 9 6 2年应长春东北文史研究院礼聘前往讲学数年。1 9 7 3年起长居南京家中,1 9 7 9年9月1 3日逝世。钟氏毕生致力于先儒哲学,尤精周秦诸子,下及宋明理学,主宋学而不薄汉学,博采众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著有 荀注订补 国学概论 中国哲学史 庄子发微 等,后人汇为 钟泰著作集。蒋礼鸿(1 9 1 61 9 9 5),字云从,浙江

3、嘉兴人,现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敦煌学家、辞书学家。早年就读于杭州之江文理学院(后改名之江大学)国文系,亲炙于徐昂、钟泰、夏承焘诸先生,沉潜文史,兼擅诗词,尤长于文字训诂与古书校释。曾在之江大学、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中央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任教。著有 商君书锥指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义府续貂 怀任斋文集 等,后学汇为 蒋礼鸿集 蒋礼鸿全集。2 0 1 5年,上海朵云轩举行“名人书法暨信札专场”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其中有蒋礼鸿致钟泰书札5通,然则钟泰致蒋礼鸿的信件是否还存于天壤间呢?天可怜见,幸甚至哉,蒋*作者简介:楼培,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艺批评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世文学、尺牍

4、文献等。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 9 Y J C 7 5 1 0 2 4)阶段性成果。钟泰友朋信札,朵云轩2 0 1 5年印制,第4 0 94 1 5页。氏哲嗣蒋遂先生至今收藏着太老师致乃翁未刊书札2 1通,珍若拱璧,承其雅意允以过录发表。又近来出版的 钟泰著作集 中收有 钟泰日录 上下两册,始于1 9 4 3年7月,迄于1 9 7 9年9月,虽有年月欠缺,但也提供了不少可资考证的相关资料。爰略考作年,排比时序,整理如次,并对所涉人事稍作疏解,以飨同好,声名卓著、耳熟能详者则不再赘注。一、1 9 4 2年1 1月2 9日云从贤契:韩非子 本拟分期寄,以邮局新章到,遂试作一包寄,不意

5、竟照收也。迟一日复将 左传补注 送邮,而邮局又退还,谓奉总局令,新章只限于本省,外省仍不能收。如寄,必作小包,叩以小包价,则依新章须二百二、三十元,以是遂阁(搁)未寄,且看以后新章能否通至外省再说。前寄一信至柏溪,内附致陆步青函,并嘱将两稿寄陆,至今陆无信来,不知此信云从曾收到否?望即写数字见复。又 韩非子 收到后,亦希即复。子厚病已全愈,此最可喜事。国文系自老马主其事,问题日多。云从得离此,亦一幸也。手此,即问近好。泰手泐十一月廿九日 论语 诗四首,写博一粲卓尔如标百尺竿,只于进处转身难。善言德行颜夫子,绣出鸳鸯后世看。(卓尔)割鸡焉用牛刀工,塞耳弦歌一邑中。赢得圣师为莞尔,犹胜泙漫学屠龙。

6、(莞尔)兵农到手有安排,局促家臣久负才。忍俊不禁聊一吐,虽云率尔亦雄哉。(率尔)希音绝调鼓来新,铿尔一声天地春。风咏不同三子撰,眼中那复有馀人。(铿尔)此信无封,不见作年,钟泰日录 亦未著录,但仍可从书札内容考出。1 9 3 9年初,蒋礼鸿毕业于之江文理学院,获文学士学位,并留任国文系助教。后因钟泰函招,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任其助教。1 9 4 2年,由师院同事钱堃新(子厚,1 8 9 61 9 5 6)牵线,蒋礼鸿与盛静霞通信交往。其时盛氏在重庆工作,把蒋氏介绍给中央大学国文系主任伍叔傥。得到中大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助教聘任后,蒋礼鸿从湖南来到重庆,在中大柏溪分校任教,故钟泰有“前寄一信至柏溪

7、”之举。“子厚病已全愈”即指钱堃新。“国文系自老马主其事”,则是马宗霍(1 8 9 71 9 7 6)当时任师院国文系主任。“云从得离此,亦一幸也”,表明钟氏尚在蓝田,而1 9 4 3年秋,钟泰已至贵阳大夏大学任文学院院长,故此札作于1 9 4 2年明甚。从1 9 4 0年到1 9 4 1年,蒋礼鸿在蓝田师院的 国师季刊 第71 0期上有 读韩非子小记 论文连载。钟泰寄 韩非子 给蒋氏,或与其后续研究相关。47文 学 研 究札中四首 讱斋论语诗,如用 庄子列御寇 中朱泙漫学屠龙之技之典故等,可与钟氏 庄子发微 等著相参证,亦可见其对儒道思想所持观点之一斑。二、1 9 4 2年1 2月2 1日云

8、从贤契:连接十一月廿三、十二月一日两信,所改正 管子侈靡篇 两条,甚是甚是。如此书可以付印,异日由云从校对时即为改窜可也。韩非子 想已收到,原拟拆寄,后闻邮局新章到,照收书籍,故托人送去试看,亦竟照收。而迟两日复将 左传补注 及 十三经注疏 数本送邮,则又退还。言新章只行于本省,隔省则交通工具缺乏,照旧不收。若必寄,须作小包裹,寄费则视前又加,每包非二百馀不可,故各书只好暂不寄矣。告子之“不动心”,工夫全在两“勿求”上,此与悍然不顾自是有别,然终是克、伐、怨、欲不行一派,非根株尽绝可比。今且于告子之“勿求”与孟子之“勿忘”、“勿助”两语细细对勘,或可思过半耳。率复,即问近好。泰手泐廿一日此信书

9、写在印有(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公事用笺”上,共两页。参以上一札内容,又有“连接十一月廿三、十二月一日两信”之句,则本札似当作于1 9 4 2年1 2月2 1日。函中告子之“不动心”,出自 孟子公孙丑上:“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之“勿忘”、“勿助”两语出自同一章:“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虽分居两处,钟泰对爱徒在心性、学问上不忘时时加以点拨。钟泰 校定 于其身后才由外孙王继如整理刊发于1 9 9 8年的 学术集林 第十四卷。据王氏 整理附记 称,钟泰在辛亥革命后即有意校理 管子,有手批该书八册,丹黄烂然,校定 文稿则撰于抗战全面爆发前任教之江文理学

10、院时。1 9 8 9年6月,蒋礼鸿以该文校录本相授,其中附有蒋氏五条匡补议论。三、1 9 4 3年3月2 3日云从贤契:前书问褊狭何以治之,此甚易事,知褊狭之非可,斯不褊狭即是矣,岂更有治之之方乎?顾亦有知其非而终于蹈之者,是无他,熟处难忘且有忍痛难割之意为之障,抉去此障即易易耳。心叔有书来,言龙泉亦相约,已覆,令就龙泉事。盖今行路至不易,入57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钟泰:校定 并附王继如整理附记,见王元化主编 学术集林 卷十四,上海远东出版社1 9 9 8年版,第1 05 6页。浙或能之,至湘恐财力有不胜也。左传 一部,托佩言先生带交。此间事,如见佩公,当知其详,未可一一也。手此,即问近好。泰

11、手泐三月廿三日“心叔”即任铭善(心叔,1 9 1 31 9 6 7),江苏如皋双甸镇人。1 9 3 5年毕业于之江文理学院国文系,留校任助教。任高于蒋礼鸿两届,蒋以之为师,后亦师亦友,其室名“怀任斋”即取于此。1 9 3 7年末杭州沦陷,任铭善回乡屏居。翌年之江大学迁沪继续办学,任氏亦随往任教。直至1 9 4 2年之大所在租界被日军占领,学校教学暂告停顿,任氏再次赋闲返乡。1 9 4 3年应浙江大学龙泉分校之聘,前往任中文系副教授,同事有王季思、徐震堮、夏承焘等。钟泰其时曾招任氏同来蓝田师院任教,故札中有“至湘”云云之语。“佩言先生”或即沈书珽,沈氏字佩言,江苏崇明人,1 9 1 8年毕业于南

12、京高师体育科,1 9 4 1年6月至蓝田师院任庶务主任及体育系教员,后亦转任中央大学,与蒋礼鸿行止相近,故有札中带交 左传 之事。综上可推本札似作于1 9 4 3年。四、1 9 4 3年5月1 6日(此信残缺)也。基本国文 教本所收亦凌杂,泰意如 易文言、蒹葭 之诗、左传鞌之战,皆非甚难教,其难者仍在 西铭 之类。泰平生极佩朱子“微细揣摩,零碎刮剔”之语,一文字到手,但细心反覆看数遍至十馀遍,其中肯綮窽窍,未有不显然呈露者,再为之讽咏含咀,求于神味之间,便纵横贯串,言之有物矣。吾契一向用心入细,此不必虑,但恐著于小而遗其大,求之末而忽其全;又有时自信太过,不能虚心玩索,即不免于平易处,反生窒碍

13、。苟自知其病,一力留意矫之,以其所得,教一年级新生,宁有不足?幸勿自馁。惟下意以待人,耐烦以处事,谨志此两言,横行天下,人莫不任矣。心叔迄无书至,张荪簃有信来,言心叔家曾被盗,亦不知确否也。渠有老母在,不敢邀其出外,然此后生事亦极是可虑耳!两稿盼仍寄交陆步青,别有一函,并前函,亦一并寄去。若能面见一谈,似尤妥。如面见,则云从 韩非子校正 即可便与一说。此与干求不同,勿硁硁也。惟酌之。秋凉,千万加意摄卫!泰手泐十六日67文 学 研 究参 任铭善先生年表,收在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文心梅韵:任铭善先生纪念集,杭州出版社2 0 1 4年版,第2 4 12 4 4页。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1 9

14、4 2年2月1日条有云:“午心叔夫妇、(张)荪簃来,留午饭。心叔昨不及首途,予与荪簃留其勿行,在补习社任课。谓云从有信来,钟山有意招予与心叔往湖南师范学院。”见 夏承焘集(第六册),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 9 9 7年版,第3 6 63 6 7页。此信当作于1 9 4 3年5月1 6日。任铭善工作、稿件交陆步青、蒋礼鸿作 韩非子校正 诸事均可与前三札相参证。朱子“微细揣摩,零碎刮剔”之语,出自其 答项平父 书,可见钟泰对朱子读书法之服膺。又“张荪簃”即张筌(1 9 1 11 9 5 9),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北平,桐城派古文家姚梓芳外孙女,亦毕业于之江文理学院,师从夏承焘,专攻诗词,对

15、南宋文人刘克庄颇有研究。五、1 9 4 3年1 0月1 8日闻云从、静霞订婚,喜赋二绝,即寄云从以贺之捣尽云英不作难,何言蜀道上青天。一情会使人奔走,未待红丝两足缠。文字相知有夙因,相投事不比文君。订情何用辞人赋,但谱巫山一片云。讱叟中华民国卅二年十月十八日此信落款钤有朱文吉语印“钟泰长年”。比勘 钟泰日录,1 9 4 3年1 0月1 8日记载:“寄两绝句与蒋云从,贺其订婚。”“静霞”即盛静霞(1 9 1 72 0 0 6),字伴鹜、弢青,江苏扬州人。1 9 3 6年入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受教于汪辟疆、吴梅、汪东、唐圭璋、卢前等名教授,尤致力于诗词创作,汪东称其与沈祖棻前后齐名。盛氏曾任教于中

16、央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有诗词集 频伽室语业,与蒋礼鸿 怀任斋诗词 合刊。又曾与夏承焘合著 唐宋词选,与人合编 宋词精华。蒋礼鸿1 9 4 2年从湖南千里迢迢来到重庆。1 9 4 3年9月1 7日,蒋、盛订婚,故钟泰赠以贺诗二绝,且有“何言蜀道上青天”、“一情会使人奔走”等真实写照之句。六、1 9 4 4年1 2月1 8日云从贤契览:信及劬翁和章收到,诗云“相期及见中兴年”,中兴年正恐不易见耳。与命、与仁,泰向曾主是说,但亦疑于文为不顺,故在大夏及贵阳师范学院讲 论语 即仍用旧注。湛翁解经向矜慎,泰所不及也。冬饮翁捐馆,京中早有书来,曾有挽章哭之,别纸录寄。所以不告劬翁者,不欲其闻此噩

17、耗,至多伤感,不谓其已知之也。赤水行李犹未到,以此行期屡愆,焦灼之至。此问近好。不一。泰手言十八日夕77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 0 0 6年版,第2 4 8册,第6 1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2 1年版,第1 8页。哭冬饮翁药石交情重,兵戈别恨多。匪辰豺在邑,老病雉罹罗。空有青林梦,难为东海波。惊雷闻噩耗,争禁泪滂沱。屈指师门彦,堂堂今子张。工夫就平实,文字有光芒。君子原无死,传经实可伤。盆兰与椀茗,从此不能芳。八载口挂壁,一朝棺附身。庞婆留后死,左女托何人。乞米犹存帖,藏书欲化尘。及门多达士

18、,应有报师恩。此信写于“协隆商行用笺”上,共两页。据 钟泰日录,1 9 4 4年1 2月1 8日收到蒋礼鸿一信,当日撰写复函,2 0日发快信寄出。“劬翁”即柳诒徵(翼谋,1 8 8 01 9 5 6),蒋礼鸿、盛静霞结婚时担任主婚人。“湛翁”即马一浮(蠲叟,1 8 8 31 9 6 7),钟氏虚己服善,自以为解经不及马氏矜慎。“冬饮”即王瀣(1 8 7 11 9 4 4),字伯沆,一字伯谦,晚号冬饮,中央大学名教授。因患中风,1 9 3 7年未能随校西迁,留在南京持节自守,不畏日寇强权,坚拒汪伪笼络,常常感念国运,与人谈论南明时事,声泪俱下,1 9 4 4年秋染疴不治而逝。王氏与柳诒徵并称“南

19、雍双柱”,交情极深,故札中称“不欲其闻此噩耗”。又王伯沆中年折节拜太谷学派黄葆年(锡朋,1 8 4 51 9 2 4)为师,据卢前(冀野,1 9 0 51 9 5 0)记述,“黄门有二大弟子焉:吾师王瀣、钟泰也”,而王氏之入黄门,“以钟师故,谒黄于吴门,一见低首下心,五体投地”。钟、王实有同门之谊,故挽诗有“屈指师门彦,堂堂今子张”之句,比之为孔门子张。“工夫就平实,文字有光芒”,乃赞其修身、治学之功。“盆兰与椀茗,从此不能芳”,则指王氏生前嗜茶喜兰之癖。“庞婆”、“左女”分喻王氏夫人周育卿(黄葆年女弟子,婚姻亦由黄促成)、幼女王绵(后与周育卿内侄周法高结缡)。“及门多达士,应有报师恩”,王门

20、弟子有卢前、王驾吾、胡士莹、郦承铨、周法高、张汝舟及前述钱堃新等,如钱堃新即撰有 冬饮先生行述,又曾间月寄钱接济师母、师妹生活,王驾吾后亦作有 本师冬饮先生行述 祭王师母周太夫人文。87文 学 研 究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7 4页。卢冀野:太谷学派之沿革及其思想 清学旁搜记,东方杂志 第2 4卷1 4号,1 9 2 7年7月,第7 17 5页。相关论述可参王明发:王伯沆先生与太谷学派传人,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4年第1期;程章灿:君子原无死 传经实可伤 从 批点看王伯沆之经学,古典文献研究 第1 6辑,凤凰出版社2 0 1 3年版,第5 0 45 2

21、 0页。见 南京文献 第2 1号,1 9 4 8年9月。又该期为纪念王瀣专号,钟泰挽诗四首亦刊其中,惟诗名改为“挽冬饮翁”,“达士”改为“美士”,其余皆同。参钱堃新致盛静霞书札,蒋遂先生家藏,笔者已释文待刊。王焕镳:因巢轩诗文录存,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5年版,第1 8 01 8 1、2 3 4页。又其信札短笺中涉及王瀣者颇多,如 对冬饮师 之评价 回忆冬饮师为所藏宋比玉遗札题诗 记 二书缘起 王、柳两老师与杨杏佛家交往 关于编选南雍风雅及改削冬饮师传 等,均收在 因巢轩诗文录存,第2 6 52 6 7页。七、1 9 4 5年7月2 7日云从贤契览:今早吴林伯由重庆来,言师范学院各系俱并入

22、文学院,惟留教育、体育数系,裁撤各员至数十百人,吾契事不致有问题否?此间消息隔阻,又不知先修班存废如何?吾契婚事已否举行?刻在何处?前寄一函,索在蓝田所作 元日 诗,久久无覆,极以为念。泰因湛翁见留,暂在书院任协纂,襄助刻书。昆明之行,俟秋冬间再说。吾契近与子厚通书否?如不得已,贵州大学或可暂为栖止。好在东归不远,艰困亦只短期耳。暑中诸维珍重。泰手言七月廿七日劬翁及许君请代为问候。结合 钟泰日录,可知此札作于1 9 4 5年7月2 7日,翌日寄出。信中所涉吴林伯(1 9 1 61 9 9 8),湖北宜都人,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毕业后,赴四川乐山复性书院,从马一浮、熊十力研习文学、玄学、佛学,先

23、后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学院、宜昌师专、武汉大学等高等院校中文系,著有 字义疏证 论语发微 老子新解 庄子新解 等。当时蒋礼鸿、盛静霞分别在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师范学院国文学系和白沙先修班任教,钟泰担忧其工作变动,故而有所询问,并预为绸缪,“如不得已,贵州大学或可暂为栖止”。函中自陈当时因马一浮之邀而留在复性书院“任协纂,襄助刻书”。1 9 4 5年5月,钟泰到访四川乐山复性书院,马氏知其倦于学校教授工作,乃向书院董事会推荐,由董事会聘为协纂。“许君”指许绍光(明两,1 9 0 61 9 9 8),江苏宜兴新庄乡人,1 9 3 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文学院,缪凤林弟子,在重庆中央大学时与蒋礼

24、鸿有同事之谊,关系密切,后任教于扬州师范学院。八、1 9 4 5年8月1 1日云从贤契足下:得覆书,知大礼告成,甚慰甚慰。兹由中央银行汇上二千元薄礼,幸勿却。道远时稽,亦幸勿怪也。两君馆事得蝉联,闻之心释。近来各大学倾轧排挤、把持勾结已成风尚,更不可挽97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1 2 0页。参丁敬涵 马一浮先生年谱简编,马一浮全集 第6册(上)附录,浙江古籍出版社2 0 1 3年版,第6 36 4页。回。如此即战而获胜,又岂可一日安耶?仆幸得脱身其间,腐鼠之吓,可以不及,窃自庆矣。暑中时令不正,维贤夫妇饮食加意,千万千万。泰手言十一日劬堂先生及明两兄

25、希代为候之。据 钟泰日录1 9 4 5年8月9日:“得蒋礼鸿一信。”1 0日:“寄礼鸿一信,又二千元为其新婚贺礼。”但本札落款为“十一日”,清晰可辨。一日之差,或是笔误,此处暂系于8月1 1日。蒋礼鸿与盛静霞于1 9 4 5年7月2 4日(农历六月十六)在重庆沙坪坝、白沙各请两桌,举办简朴的婚礼。新郎必驰书向恩师报喜,故上一札有问“婚事已否举行”,本函则已“知大礼告成”。钟氏得知二人工作无虞,“闻之心释”,又说“近来各大学倾轧排挤、把持勾结已成风尚”,既是有感而发,更似一语成谶。1 9 4 6年9月,蒋礼鸿、盛静霞随中央大学从重庆复员回南京,但不久蒋礼鸿就被莫名解聘,即便他的 商君书锥指 曾于

26、1 9 4 5年获得教育部“著作发明及美术品”三等奖。九、1 9 4 8年1月3日云从贤契览:书来,知获一掌珠,贺贺!书箱等已由内子运至舍间,并开一目录来,然字多错误,孰为我有,孰为云从者,无从辨认。最好云从能赴京一查,不然,则吾春中回京扫墓,当为分剔出也。太夫人葬期闻已定,此事能速了,庶于人子之心少安耳。心叔寄 心灯录 已收到,见时幸转达,并告以此书真切爽朗,亦可一读也。草草作覆,即问双好。山翁手言三日夕 钟泰日录1 9 4 8年1月4日:“蒋礼鸿昨有信,今日覆之。”可推定本札作于1 9 4 8年1月3日。1 9 4 7年1 2月6日,蒋礼鸿、盛静霞女儿盛逊出生,故钟泰有“知获一掌珠,贺贺”

27、之语。“内子”即钟泰夫人吴茀徵女士。“最好云从能赴京一查”,因被中央大学解聘,蒋礼鸿于1 9 4 7年夏携妻离宁回杭,仍被复员后的之江文理学院聘为文学院中国文学系讲师,但从四川运回的书籍照旧寄往南京,钟08文 学 研 究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1 2 3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1 2 3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2 4 1页。泰希望蒋氏最好能回京处理。而抗战胜利后,钟氏回到上海,担任光华大学教授,对南京家中之事也一时鞭长莫及,故只能俟诸“春中回京扫墓”。十、1 9 4 8年3月1 9日云从贤友览:前书到后,即与茂公过目,并

28、托其向经农先生关说,当蒙慨允。昨茂公来谈,经农亦颇愿尽力,但收买稿件,概归编辑部负责。问之编辑部主持人,则云国学稿件积压未印者甚多,目下此类书一无销路,不能再收,属代致歉意。存京书以过重,舍侄未能带沪,容后设法。此复,即问近好。山手言十九日 钟泰日录1 9 4 8年3月9日:“蒋云从有信,托将 商君(书)锥指 一书售与商务书馆,当将原信交茂公向经农说项,然十九不成矣。”3月1 9日:“寄一信与厚侄,一信与蒋礼鸿。”故本札当作于1 9 4 8年3月1 9日。“茂公”即廖世承(茂如,1 8 9 21 9 7 0),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1 9 1 5年北京清华学校毕业后公费留美,1 9 2 1年

29、获布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等,1 9 3 8年创办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并任院长,1 9 4 7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经农”指朱经农(1 8 8 71 9 5 1),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人,生于浙江浦江,留学日本、美国,曾在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国民政府教育部任职,1 9 4 5年任光华大学校长,又兼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商务既编辑“万有文库”“大学丛书”等大型系列图书,又办有 东方杂志 小说月报 等杂志,乃当时出版界之翘楚。从 钟泰日录 与本函回复可知蒋礼鸿拟将 商君书锥指 售与商务印书馆出版,钟泰居中说项,代为问津,可惜未能如愿。关于这部著作,蒋礼鸿 自传 中说:

30、“在柏溪,由于管雄的鼓励,写了一部校释 商君书的书,叫做 商君书锥指,向教育部学术审议会申请学术奖励,得到第三等奖,凭此升任为中央大学讲师,那时我二十九岁。有一位专家对这部书有大致如下的审查报告:本著作参采订正今昔诸家之说,并下己意整理古籍,颇称该备。议论亦每有独到之处。而允当朴实,一洗穿凿之弊,尤为难能可贵。商君书 殆当推此为善本矣。对于他提到我的议论和一洗穿凿之弊的话,我颇引以为知己。”商君书锥指 后又重加雠校,收入中华书局 新编诸子集成,于1 9 8 6年出版行世,至今不辍。18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2 4 8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

31、集(第7册),第2 4 9页。蒋礼鸿:自传,收入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传记丛书)第1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 9 8 3年版,第3 3 8页。文中的审查报告专家为萧公权先生。十一、1 9 5 0年9月2 6日云从贤契:书来,承念甚感。然光华开课至昨日始定局,故迟迟未能作复也。上学期以蒋竹庄先生去粤海就医,中文系主任由余暂代,始意颇思将中文系办好,故斟酌各校课程与当前形势、政府方针,拟定一计划,而学生一味求新,复有一二教员和之,计划遂搁置。暑假中颇闻学生议论,嫌余太旧。上期所教 诗经,除毕业生外不过十人,而不及格至七人之多,以此决将系主任辞去,今已由吕诚之先生担任矣。诗经 本一年课,欲仍续开,必无来

32、者,乃依新章改开 历代韵文选。学生人本不多,又鉴于上期 诗经 考试之难,以为选者必少,依学校定章,不到五人,课便不开,窃疑开不成课,从此藏拙,未为不好。而昨日通知本星期上课,虽选者不知有几人,其程度不知如何,又须费一番劳扰,而所得不足供饘粥,幸有一私人教学,可以赡补,但求战祸不起,虽老而穷苦,愿亦足矣。兹有求者,前蒙代钞朱长春 参同契解笺,最后有名维枢者(姓已看不出)一后跋,共四页,又一 契笺后叙,共三页,皆破烂不可辨。原书在贤处,欲求更为补钞,以成完书,不知可否?旧钞纸甚阔大,附奉一页,后脑尚须馀一寸多,纸色未必一样,但略相似便可耳。韵 静 霞就事城内,往来必甚苦,纤巧之躯,尚能堪之否?念念

33、。驾吾、衡叔诸公,统希代为道候。手此,即问近好。山翁手言中秋节 钟泰日录1 9 5 0年9月2 6日:“寄一信与心叔,一信与云从。”当日正是中秋佳节,与本函落款相符。“蒋竹庄先生”即蒋维乔(竹庄,1 8 7 31 9 5 8),江苏武进人,曾任东南大学校长,抗战胜利后任光华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著有 中国佛教史 中国近三百年哲学史 等。“吕诚之先生”即吕思勉(诚之,1 8 8 41 9 5 7),著名历史学家,当时亦在光华大学任教。“驾吾”即王焕镳(驾吾,1 9 0 01 9 8 2),江苏南通人,南京高等师范学堂毕业,师从王瀣、柳诒徵等,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保管、编辑两部主任

34、,1 9 3 6年起受聘于浙江大学中文系,1 9 5 2年院系调整后在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任教,曾任杭州大学中文系主任,又继马一浮之后担任浙江省文史馆馆长,著有 曾南丰先生年谱 万斯同年谱 先秦寓言研究 韩非子选 墨子校释商兑 墨子校释 因巢轩诗文录存 等。“衡叔”即郦承铨(衡叔,1 9 0 41 9 6 7),江苏南京人,亦师从王瀣、柳诒徵、吴梅研习文史之学,曾任教于中央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金陵大学,1 9 3 9年起执教于浙江大学中文系,1 9 5 0年起长期任职于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28文 学 研 究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3 4 0页。“静霞就事城内”,

35、蒋礼鸿曾有信致钟泰,告以“静霞去夏以校中议紧缩,自愿退让”,“遂在宏道,半年以来,不胜往返之累”。“宏道”指杭州私立教会学校弘道女中,盛静霞在此工作一段时间,后来又回到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前身)中文系任职。函中“朱长春 参同契解笺,最后有名维枢者(姓已看不出)一后跋”,按 周易参同契解笺 三卷,明张文龙解、朱长春笺,作后跋者为张文龙之子张维枢,该书今已收入 续修四库全书。十二、1 9 5 0年1 0月7日云从贤契:书来,知 参同 原书已遗失,为之惋惜不已。查抄本被鼠啮残者,连前寄末页,共五页。兹将前四页裁下寄往,望暇中再为一抄,零碎者亦附入,但恐未必能迳得合耳。纸宜稍大,后脑尤须放宽,约一寸

36、半有馀,以备装订时切割。贱况尚足支持,非至万不得已,不敢累及友朋,盛意惟有铭感。手此,即问俪好。山手言十月七日近得贵阳一学生信,言钱、姚、张三公仍在贵州大学任教,实慰下怀。知君亦必牵念数公,便以附告,又及。本札写在“大经中学用笺”上。据 钟泰日录1 9 5 0年1 0月7日:“再寄蒋云从一信,托其补抄 参同契笺 破损数页。”此函写作时间彰彰明甚。谈及 参同契解笺 事,可与上一札相参证。“钱、姚、张三公”,钱即钱堃新,参前第一札介绍。姚为姚琴友,亦曾任教于蓝田国立师院,后至贵州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张指张渡(汝舟,1 8 9 91 9 8 2),以字行,号二毋居士,取“毋欲速,毋自欺”之意,安徽全

37、椒人,1 9 2 6年考入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曾任教于蓝田国立师院、贵州大学、安徽师大滁州分校,著有 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 二毋室汉语语法论丛 二毋室论学杂著选 等。十三、1 9 5 1年7月2 1日云从贤友览:前由悌儿在贤处那(挪)借三十万元,屡拟归还未得,甚歉。兹由邮局寄还,收到盼即覆数字。暑前原与心叔约来武林一游,兹光华归并师范大学,愚本学期挂名图书馆38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 钟泰友朋信札,第4 1 0页。见 续修四库全书 子部第1 2 9 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0 2年版,第8 12 2 3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3 4 1页。标点略有改动。主任,图书

38、即须清点移交,非留此督促不可,杭行只好暂罢。此后行止如何,刻亦难定,欲如曩寓建德时之清闲潇洒,恐不可复得耳。韵 静 霞并此问好,不备。山翁手言廿一日据 钟泰日录1 9 5 1年7月2 1日:“寄还蒋云从三十万元,由邮局汇去。”本札亦作于此日。1 9 5 1年7月,教育部批准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光华大学与大夏大学的文、理、教育等科并入。钟泰挂名图书馆主任,须清点移交图书,故不能来杭相聚。“悌儿”即钟氏之子钟兴悌。十四、1 9 5 1年9月2 7日云从贤友惠览:函悉,所托事当为留意,恐希望不多耳。师范大学上星期始寄来临时聘约,课程中愚所可担任者不过 历代散文选 三两门,尚有一两人亦愿教此课,自度在彼

39、亦不能久,未尝不思改辙。谚云:八十老翁学吹鼓手 不能成腔,只益人鄙笑耳。悌儿在严州中学,薪水既薄,而终日不能休止,近来信,患咳嗽久而不愈,已是肺病之徵,两孙皆病,颇思令其眷属迁沪,而来此又不知何以善其后。此等事本不欲向人言,以云从问及近况,故聊为道之,即此鄙怀可知矣。手此,即问双好。子厚先生曾通信否?不知近何如矣。山翁手言廿七日据 钟泰日录1 9 5 1年9月2 0日:“本日接到师范大学临时聘约。”与本函中“师范大学上星期始寄来临时聘约”相契合。9月2 1日:“礼鸿来信,属为静霞谋图书馆事,此安可得耶?”又与札中“函悉,所托事当为留意,恐希望不多耳”相呼应。9月2 7日:“寄心叔一信,并将(熊

40、)十力 论六经 一书寄去。又写一信与一湖,一片与王善业。”虽然未及写信给蒋礼鸿,但据函末所署“廿七日”并结合上述分析,则本札似应作于1 9 5 1年9月2 7日。此信背面另有蓝钢笔所写:“展开了声势浩大的镇压反革命高潮,行政公署皖南、北,苏南、北,川东、西南、北。车文仪关于庆祝建国二周年纪念的报告。1 9 5 1,9,2 8。”不知何人手笔。48文 学 研 究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3 6 4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3 6 9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3 6 9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3 7 0页

41、。十五、1 9 5 2年4月5日云从贤友:前日得心叔书,知韵 静 霞举一男,可贺可贺。愚辞职已获准,上月中旬曾返宁一行,归来十日也。瞿翁闻早移居江上,拟求其书一横幅,约二尺阔、四尺长,不知能见允否?便中希代一叩。声越久不相见,归沪后几于杜门矣。菜羹之味正复甚美,可转告心叔知之。草草,不尽。山翁手言本札写在“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上,正面有“杭州闸口浙江师范学院(前之江大学)薛 蒋 礼鸿先生,上海钟寄,四月五日”字样。盖有邮戳三枚,可知寄出日期为1 9 5 2年4月6日,7日抵达。又参 钟泰日录1 9 5 2年4月6日:“寄一片与蒋礼鸿。”“静霞举一男”,指蒋、盛之子蒋遂于1 9 5 2年3月8日

42、出生。“瞿翁”即夏承焘(瞿禅,1 9 0 01 9 8 6),一代词宗,当时任教于浙江师范学院。“拟求其书一横幅”事,夏先生同年4月1 1日日记:“钟山有书与云从,属予写一横幅。上午无事,为临(黄)山谷 中兴颂 数句。”“声越”即徐震堮(声越,1 9 0 11 9 8 6),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十六、1 9 5 3年3月1 2日昨闻人言,心叔又因病入医院,病情如何?又是何医院?入院许久,并盼详细见告。愚自悌儿到沪就得卫生干部学校事后,景况稍佳,贱体亦稍似较去夏为胜,然除不废读外,亦无善可告。云从功课忙否?静霞在图书馆,想尚如意。所识诸公,料皆安好,见时幸一一致意。此问贤夫妇好。山翁手言

43、十二日本札亦写在“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上,正面有“杭州闸口二龙头(前之江大学)师范学院蒋礼鸿先生,上海山阴路东照里钟寄”字样。据 钟泰日录1 9 5 3年3月1 2日:“发一片与蒋云从,问任心叔病,因昨声越信来道及也。”可见此函写作时间。58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3 8 5页。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夏承焘集(第七册),第2 5 0页。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4 0 9页。任铭善“因病入医院”事,可参 天风阁学词日记 之详细记载,兹选录数条以见其概。1 9 5 3年2月2 8日:“晨云从来,谓心叔昨夕呕血。往陪坐久久,劝其趁此辞

44、去教务长,作长期休息。午后云从与其同车往省立医院。”3月4日:“晨往杭州医院视心叔病,已饮半流汁食品,谈校中事尚娓娓。谓天五今晨往文教厅听分发,午后当往师院。”4月7日:“心叔昨日搬家具来山,劳动过度,今晚又吐血。与天五、云从夫妇共商其辞职休息事。心叔努力太过,真欲鞠躬尽瘁。予屡劝之而不能听。”4月8日:“心叔今日又呕血二次。其令兄嫂来,决明日重送医院。”4月9日:“黎明天五来,谓心叔腹痛甚,须即就医。因过焦院长,为备汽车,六时半天五送其入杭州省立医院。谓病情甚危,胃溃疡已穿孔,引起腹膜炎,即须开刀。急入医院视之,则已进手术房。九时半用手术,十二时方出。”“静霞在图书馆”,盛静霞1 9 5 2

45、年4月入职浙江师范学院图书馆,在采编组协助从事图书采购,具体承担图书登记及缮写订购片等工作。十七、1 9 5 3年5月2日云从贤友览:心叔病况如何矣,久不得消息,极念。愚春来馆事稍忙,又为友人所邀,往常州数日。归来触寒,时小不适。虽无大碍,然以此亦惮于行旅。湖上重来,正不知何日。酷望得知心叔病中实情,幸惠我数行为盼。本欲迳函心叔,不欲令其劳神作覆,故宛转出此,想能知我意也。手此,便问俪好。山翁手言五月二日瞿禅诸公并此候之。此信亦写在“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上,正面有“杭州六合塔浙江师范学院 蒋云从先生,上海钟寄”字样。钟泰日录1 9 5 3年5月4日:“发一信与蒋云从。”据所盖邮戳二枚,此函5月

46、4日寄出,6日到达。函中对爱徒任铭善关怀备至,多方着想,爱护之情,溢于言表。68文 学 研 究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夏承焘集(第七册),第3 1 5页。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夏承焘集(第七册),第3 1 6页。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夏承焘集(第七册),第3 2 2页。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夏承焘集(第七册),第3 2 2页。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夏承焘集(第七册),第3 2 23 2 3页。浙江大学档案馆H D 1 9 5 8 D Q 0 1 5 4 0 0 5、0 8 0。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4 1 3页。十八、1 9 5 3年9月1 7日云从贤友:来信于

47、山上事言之甚详,皆所欲闻,亦所乐闻也。心叔前有来沪之说,今殆不来矣。吾于重阳后或一游杭,山上有下榻处否?悌儿事较东阳待遇所高几一倍,然沪上用项亦较增,小儿女三人每期学费须六十馀万,亦正不易对付也!吾自八月起,文史馆月送五十万,此后生事当稍舒。此事本已不作指望,而忽得之,其中曲折,见时再当细谈。龙女仍在棉湖,一时不能出也。今夏之热为平生所未经,局蹐斗室中,如坐蒸笼,其未大病者,真侥幸耳!山上诸公,望各一一问好。草草作覆,即问双好。山翁手言十七日此信亦写在“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上,正面有“杭州六合塔浙江师范学院 蒋礼鸿先生,上海钟寄”字样。参 钟泰日录1 9 5 3年9月1 7日:“覆云从一片。”

48、又据邮戳三枚,可知该片9月1 7日寄出,1 8日抵杭。“龙女”指钟泰之女钟龙珠。“山上”指当时浙江师范学院在秦望山上,即之江大学旧址。“文史馆月送五十万”,似指其作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所享待遇,然“本已不作指望,而忽得之”云云,可见此事殊非一帆风顺。十九、1 9 5 9年5月2 2日云从贤友:久不闻湖上信息,书来,藉悉一二,亦稍慰也。静霞虽出院,然恐失血稍多,尚宜静养。中医以当归为妇科圣药,不知曾服过否?愚前月回里扫墓,未及两旬,便为史馆促归。连日会事不断,故书来未能即覆。暑中拟到武林一游,而得之人言食宿诸多不便,以此颇为踌躇,一时见面正不易耳。诸旧交并乞致候,不多渎。山翁手言廿二日此札撰作年月

49、较难确定,然细绎函中内容,查考 钟泰日录,似应系于1 9 5 9年5月2 2日。78钟泰致蒋礼鸿书札考释钟泰:钟泰日录(上),钟泰著作集(第7册),第4 2 2页。从 钟泰日录 来看,钟、蒋师徒鱼雁频通,但自1 9 5 8年以来,许久不见两人书邮往来记录,直至1 9 5 9年5月1 8日:“蒋云从来一信。”与函中“久不闻湖上信息,书来,藉悉一二”颇合。又 钟泰日录1 9 5 9年4月1 7日:“早慢车回宁,于五月三日午后快车返沪,在宁共留半月。花神庙、牛首坟皆上过。”与函中“愚前月回里扫墓,未及两旬”相符。5月1 9日“午后到南昌路赴本馆所召迎接上海解放十周年坐谈会”,2 0日“开小组会,余主

50、席”,2 1日“午后二时半到市人委开会,成立一研究小组”,以上诸条,亦与函中“连日会事不断,故书来未能即覆”相照应。5月2 3日:“覆蒋云从一信。”则说明寄信日期。综上,本札应作于1 9 5 9年5月2 2日。二十、1 9 6 2年1 0月2 4日云从贤友:航空信到已多日,当将天五略历交与佟所长矣,惟所云 杜诗选注 及 永嘉学派论述稿,至今未见寄来。前数日得天五信,言已入京,而书稿不到,延聘事即无由定夺,不能不为之焦灼。究竟书稿交邮与否,望云从即为查询见覆,幸勿迁延。手此,即问俪祉。山手书廿四日此信亦写在“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上,正面有“浙江杭州、杭州大学中文系蒋礼鸿先生,长春东北文史研究所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