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化学(2-3单元)复习【巩固练习】1、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停的运动C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可变小D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分子很小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 B、矿泉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3、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A、蒸馏 B活性炭吸附 C、加入肥皂水 D、过滤4、电解水的过程如图所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5、纸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 B、不溶于水 C、可燃烧 D、易斯碎6、下列事实能
2、证明分子可分的是【】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冰融化成水C、水在通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D、一定量蔗糖在水中溶解7、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C、 D、8、电解水实验时,负极产生了6L气体,那么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A、12 B、6 C、3 D、489、下列有关水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C、水受热时,水分子运动加快 D、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改变10、Fe、Fe2+具有相同的【】A、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中子数11、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碳12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M/N
3、B、12N/M C、M/12N D、N/12M13、地壳中所含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C、H、O、N B、N、Al、H、F C、O、Si、Al、Fe D、O、Al、Fe、Si14、表示第二周期元素的原子是【】 A、 B、 C、 D、15、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核外电子数相同 D、是一种阴离子是一种原子 16、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地118号元素之间的空缺。确定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其【】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17、原子得到或失去电
4、子后形成离子。下图魏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 时,该粒子是原子。当X=13时,该粒子是 (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当X= 时,该粒子是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18、下图是某个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该反应前后一共涉及3种原子 B、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很容易发生C、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19、下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20、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改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2 B、Mg C、2H D、N21、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能得到溶液的
5、是( )A、沙土加入水中 B、冰加入水中C、碘加入酒精中 D、花生油加入水中2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液体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C、只有固体能做溶质 D、溶液的各部分性质相同23、要使乳浊液由易分层变得不易分层,应采取的措施是( )A、多加些溶剂 B、再加入另外的溶剂C、加入适量的乳化剂 D、升高温度,必要时加热至沸腾24、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粘在烧杯上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25、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则
6、加入的物质是( )A、活性炭 B、氯化钠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26、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硝酸钾溶液放置一年时间后,硝酸钾将(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27、将氯化钠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钠离子和氯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不需要吸收热量B、钠离子、氯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不放出热量C、钠离子、氯离子向水中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钠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基本相等D、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存在扩散过程,也不存在水合过程28、下列措施中,一定能把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A、降低温度 B
7、、增加溶剂 C、充分搅拌 D、增加溶质2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称量、计算、溶解 B、计算、称量、溶解C、计算、溶解、称量 D、溶解、计算、称量30、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用天平秤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采用了游码D、在把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31、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加入50g水后,变为10%,则原溶液的质量为( )A、100g B、50g C、150g D、200g32、现有一杯20的硝酸钾
8、饱和溶液,欲改变其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钾 B、恒温蒸发部分水C、升温到60 D、加入一定量的水33、用50 g98%的浓硫酸配制20%的稀硫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A、145 g B、195 g C、196 g D、245 g34、20时某烧杯中盛有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其底部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若将温度升高到30,使其变成不饱和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35、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500g5.4%的优质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蒸发的水的质量为( )A、500g B、400 g C、200 g
9、 D、100 g36、有100g10%的某溶液,要使其溶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B、蒸发掉一半的溶剂C、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D、蒸发掉溶剂的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37、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硬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38、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A、加一定量的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的水39、量取5ml的水最佳选择哪种量程的量筒( )A、10ml B、50ml C、100ml D、三个都可以40、某同学要用天平称量3.5g药品,
10、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应进行的操作是(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加砝码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4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5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6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A、等于6.9ml B、大于6.9mlC、小于6.9ml D、无法判断42、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导管的一端 ,用手握住试管,若导管口有 ,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若放开双手,导管口 ,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43、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
11、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获得结论44、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的是【 】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 C、火药爆炸 D、樟脑丸在衣柜久置后消失45、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46、下列仪器可以加热使用的是【 】A、烧杯 B、集气瓶 C、滴瓶 D、量筒47、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有无错误?错误的应如何改正? 48、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是铁,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 B
12、、实验 C、观察 D、结论49、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C、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50、小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51、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其中四位同学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人实验方案小敏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小英第一天手背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小玲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灼伤的程度。小红手心涂上防晒霜,手背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A、小敏 B、小英 C、小玲 D、小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