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农村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凤州初级中学陈天慧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们备课组决定探索一种作业分层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如何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
2、态度,如何提高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兴趣,让作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 致,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现在的班级授课模式下,很多老师作业的布置并非“量体裁衣”,不能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不同的学生,做相同内容、相同标准、相同要求的作业,可毕竟“十个手指,各有长短”,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会使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也易使优等生自满。因而,作业功能的发挥很难尽如人意。在对我校各年级各层次的同学进行了“关于数学作业问题”的问卷调查后,我发现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普遍问题:1大多同学认为作业量偏多,完成作业的时间太长;2大部分同学把作业看成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无关乎兴趣。部分基
3、础差的学生胡乱完成作业,1质量低下。仅小部分“数学迷”对作业“情有独钟”,有着浓厚的兴趣;3多数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模式固定化、作业组织形式极其单一。4更有甚者认为:老师留下的书面作业才可称得上作业。这是学生对于“作业”认识的误区。确实,数学作业有很多需要“动手”写下来的作业,但还有许多需要“动脑”理解、思考和总结的作业。假设无思考和总结,作业的成效就减半了。这就促使我思考布置能结合书写的作业与思考及探索的作业,让学生带着好奇走出课堂,带着体验回到课堂,于是我决定走“分层作业的蜀道”一、研究过程与方法1、学生分层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
4、是现在发展区,是教学的出发点;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发展水平,是教学应该努力的目标。”而美国教育家卡罗尔指出:“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时机,再提供合适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能到达既定的目标”。两种理论殊途同归,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分层作业就是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已学的知识内容等,为学生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使作业的内容、难度、形式更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分层的基础上让作业的形式更多样化,努力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本年级共有三位实验教师,六个教学班,其中
5、每位教师将一个班作为对照班,一个班为实验班。赵正锋老师:一班为实验班,二班为对照班。陈天慧老师:三班为实验班,四班为对照班。李永梅老师:五班为实验班,六班为对照班。由于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呈现“葫芦型”优等生有一小部分,差生占大多数,中等生很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 A、B、C 三组:A 组学生基础扎实,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自制力等都比较突出。B 组学生基础不错,自制力好但理解能力一般或自制力较差但理解能力较好。C 组学生基础差,自制力、理解力、进取心等都比较薄弱,甚至一部分学生厌学。2、作业分层将学生分层之后,作业也分成三个层次:1 基本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如简单
6、的计算、基本画图、熟记公式、定理等稳固练习,主要适合于 C 组学生。目的是能让他们仿照例题能找出解题方法,掌握新知。2综合练习: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主要适合B 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的运用,提高和稳固所学知识;3开放性的练习: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一般适合于 A 组学生。使他们能把知识拓展延伸,提高优秀生的数3学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3、评价分层根据作业分层的不同要求对不同组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对于同一组的不同学生根据其努力情况,情感态度,上进心等也进行不同的评价。各实验班级,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具体做法是,分在 A 组的同学由老师评价辅导。B 组的同学由
7、A 组的同学和老师共同评价并具体辅导,每人辅导2-3 个同学。C 组的同学,由老师面对面进行评价辅导,尽量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在微小的进步中体验成功并树立坚定的信心。在分组时,实验班的老师跟学生进行了不少的交流,主要是防止被分在 C 组的同学有想法,使他们认识到这是老师更关心他们,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更有好处等等。并明确指出各组之间不是不变的,每学期根据考试成绩滚动。二、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操作起初,我们倍感忧虑:“基础差的只做基础题。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吗?”的同学认为分层作业比同一模式更适合自己,更有兴趣完成。分层作业,使学有余力、
8、解决了学习温饱奔小康和徘徊在及格线外的学生都各得其所。而且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有了一定的改观:会主动询问当天作业内容,抄袭、乱做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生作业量有所减少,学业负担减轻了,但作业质量得到保证,事半功倍。假设长此以往,学生成绩就能上一个台阶。4分层作业也充分表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有利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层作业为何能在我班开花结果,还有哪些问题呢?我再次思索:分层作业能充分表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层作业能让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表达出作业的层次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课外分层作业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和选择。作业内容从以教科书与教辅书为中心向以学生
9、为中心转移,作业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完成能力、情感等因素,在作业的难易度、完成时间和数量等方面,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教师只是“任务引领者”,吸收了部分拔尖的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如自编学习交流题等,设计主体由教师的孤军奋战向师生共同作战转变。简而言之,在作业的设计及布置上,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分层作业,调控作业难度,注重知识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而分层作业就表达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存在着个体差
10、异,面向全体学生就不能无视这种差异,应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分层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为学有余5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潜能的时机。发展性教学理论也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能切实表达因材施教的原则三、教训反思三、教训反思分层作业实施过程中的困惑:1怎样合理分层每个学生学习的程度不同,甚至有着“天壤之别”。有些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强但不认真;有的学生很认真但学习较吃力仅靠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考试成绩是很难合理分层。如何合理化,这是我分层的最大困惑2如何让学生对分层作业保持持久的的热度在分层作业实施
11、初期,学生感 觉新鲜,兴趣特别浓厚,斗志异常高昂,都想为了到达更高级别而努力。但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兴趣下降、干劲不足等现象,甚至回到未实施分层作业的状态。注入什么“药剂”能让学生保持对分层作业的热情,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也会继续迈出探索的脚步。分层作业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情况,把学生的实际与作业的要求结合起来,通过合理安排和分层设计作业,到达检查稳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较好地表达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思想,解决了课堂教学中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评价方面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6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评价方式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考试时主要兼顾了 B 层次的同学,最多也就是通过一道附加题照顾了一下 A层次的同学,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 C 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考试的压力,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总之,通过一年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体会到实施分层作业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是它仍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