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语核心素养的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英语教学更加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优良品行的健美少年。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校英语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一些做法。 一、 基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学习能力的情景化教学模式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主动的积累
2、、课堂的梳理和整合,达到对语言的建构和运用。1.语言的建构。早读课上,为了解预习情况,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表达:通过长篇绘本的反复听读,学生能在语境中提取文中的关键信息进行交流,说明他们已基本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文本进行初步建构。2.语言的运用。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对文本的初步建构只是一个起点,要实现对文本的真正建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达到对语言的运用。 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全人发展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陈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1.主动学习的能
3、力主动学习能力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和发现,使学生学会分析和判断。2.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它能增进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三、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就不会有良好的素质,更谈不上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教师每一堂课对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视和熏陶。1.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它是在新异的问题情境中,在一定目标的指引下,调动一切已知信息,独特、新颖且有价值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2.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的一种能力。 四、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 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包括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品质。1.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2.对优秀文化的认知 中外文化有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对于共同的优秀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传承。核心素养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关注并坚持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