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之旅感知目标学 习目 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力、热、光、电等物理现象,知道生活中那些现象属于物理现象;2、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和有用的;3、了解如何学好物理。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的能力;2、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情感目标1、通过有趣、有用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增强对生活的热爱;2、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展现科学家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重 点难 点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器材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烧杯、广口瓶、乒乓球、漏斗、电吹风、视频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
2、备标注启动课堂一引入新课教师自我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一门新课物理,通过这节课大家就会初步了解哪些是物理现象。实际上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现象就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它的规律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1、学生尝试举例: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2、学生尝试解释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1、“低压沸腾”:教师在演示书中图011所示的实验前问学生:(1)停止沸腾的热水有哪些方法?(2)停止沸腾的热水,浇上冷水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现象:水反而沸腾起来2、吹乒乓球: 把图01-4所示的“吹乒乓球”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的困难是:由于人的“肺活量”有限,常见的漏斗管径较粗,所以用力吹气时,乒
3、乓球在漏斗里旋转而不下落的时间较短。改进的办法有:在直径约324mm脱掉药皮的电焊条芯上(或直径相应的十字花螺丝刀杆上),用厚纸卷几层长约10cm纸筒,然后塞进漏斗管内,露出管外部分纸筒,用透明胶带包扎好,确保不漏气。学生可能回答:1、撤去热源2、浇冷水水学生可能回答:快速降温学生哗然学生明确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体现物理和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用展平的铁筒饮料盒铁皮制作铁片漏斗:先剪出半径45cm圆形,再剪掉约1/4圆面积后围成漏斗型,仿上所述卷成一根长约8cm铁皮管焊牢即可。铁管吹气一端套紧一段长约3cm软塑管,以防伤唇。教师先演示:把乒乓球放在展平的掌心上,用漏斗口对着乒
4、乓球水平吹气,球将很快滚动落地。再把球装进口朝上的漏斗里后问学生:谁能用漏斗向上吹气把球吹起来?教师再演示:让漏斗口朝下后把球放进漏斗里,一松手,在重力作用下球将下落。再问学生:如果把“球装进口朝下的漏斗里先用手摁住,然后用力向下吹气后再松手,球将会怎么样”?师生共同做实验,结果停止吹气后球才下落。接着把球放在桌面上问学生:“不准直接用手接触球,有什么办法能把球从桌面上移到展平的掌心里”?怎样学习物理?(1) 勤于观察.勤于动手a、问学生是否知道竖排红绿灯究竟是哪个灯在上面?B、如果代着这个问题去看,明天你们给我答案肯定是统一的。(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探究物理: 观察
5、疑问猜想证实。学生体验:让体弱小的女学生吹,再让体质壮的男学生吹,然后师生共同做实验。结果:谁也不能把球吹起来。结果出乎学生的预料,学生十分惊奇;学生轻松想到:用漏斗罩住乒乓球后用力吹气,球向上跳进漏斗里转动,也能达到上述要求学生答案不统一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能在观察物理现象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激发兴趣强调“看”与“观察”的区别板书设计第一节 科学之旅一、有趣有用的物理:1、物理学研究声、光、热、电、力等现象;2、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二、怎样学习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三、探究物理:观察疑问猜想证实教后反思资料我国的核武器、核物理资料1964年10月16日在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场,我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试验。1967年6月17日在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1969年9月23日在马兰基地我国第一次地下核爆炸试验成功。1988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1988年12月12日我国最大的重离子加速器在兰州建成。我国已建成两座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