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功(第1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功的概念;2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3会利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活动过程】活动一:分析杠杆、滑轮(组)的优缺点用动滑轮提物体可以省一半力,与此同时,手提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距离是什么关系?这说明动滑轮是省距离还是费距离的呢?用筷子夹菜时,手指只要移动很小的一段距离,筷尖就能移动很长的距离,这说明筷子这种杠杆是省距离的,与此同时,你能判断筷子是省力还是费力吗?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简单机械呢?这种关系背后的规律又是什么呢?活动二:探究斜面 信息快递:与杠杆、滑轮一样,斜面也是简单机械的一种,大桥的引桥、卡车装货(如下图)的跳板都可以看作斜面。
2、由活动一,我们知道了杠杆、滑轮、滑轮组在省力或省距离的优点的同时,都同时存在着缺点。现以斜面为研究对象,用实验探究其使用特点。在斜面上放一小车,车上放不同数量的砝码,沿斜面方向拉动小车,测出拉力大小F、小车通过的距离s、小车及砝码总的重力G,小车上升的高度h,并填入下表:序号F/Ns/mG/Nh/mFS/(Nm)Gh/(Nm)123(1)比较F与G、s与h的关系,你可以发现斜面有哪些使用特点?(2)比较每次FS与Gh的关系,看有什么发现。听老师分析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简单机械;听老师总结实验发现的规律。活动三:了解功的概念 阅读课本P15,了解功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单位符号及单位的物理
3、意义。读懂记住后,脱离课本与同小组同学互相问答。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活动四:计算做功小杰将5kg的水桶从离井口4m处提出,后又水平移动了2m。求两个过程中小杰对水桶做的功。【巩固反馈】1.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别是:一、 ,二、 。2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3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功B、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有力对它做了功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又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
4、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3水平地面上有一块重为2N的静止石块,一个小孩用10N的力踢石块,使石块滑行了1m的距离,则小孩对石块所做的功是( )A 19J B 2J C 12J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陈杰同学林雨将掉在地上的物理课本捡回桌面,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 A002J BO2J C2J D20J5将质量为10kg的水桶从离井口3m深处提到井口。在这一过程中,陈杰对水桶做了多少功?6.(1)小张提着一桶总重80N的水上坡,已知坡的长度为20m,高度为4m,则小张做了多少功?(2)小王提着同样重的水,沿水平方向前进了20m,小王做了多少功?(3)小李提着同样重的水桶,原地不动,停了5min,小李做了多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