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地球仪的结构及经纬网的作用。2了解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3了解低中高纬度的划分。4利用经纬网解决实际问题。5知道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了解地图的三要素,了解常用的地图类型及作用,学会使用常用的地图。 6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2通过对比和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经纬网的学习感受科学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地球仪的结构。 2经纬网的划分。3根据经纬网对地球半球进行划分。 4中低高纬度的划分。难点:1利用经纬网对地球上的地点进行准确的判断。 2能够对经纬网进行分析,解决具体
2、问题。3地图的比例尺和地图的方向也有难度,大小比例尺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来说明。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如果我们想要观察地球表面的地理情况,应该怎么办?引出地球仪。二、新课教学1介绍地球仪的定义与制作方法。2经纬线问:虽然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但是两者之间却有许多差异。同学们对PPT中的地球仪进行观察,指出地球仪与地球之间的差异。答:地球仪上有一根倾斜的地轴;地球仪上有许多地球上并不存在的线。老师需要着重讲解和强调66.5的问题;由衔接至经纬线的重点,发现经纬线分为纵横两种,对经线、纬线之间的差异进行区别,同时赤道也是纬线之一,为0纬线。其他纬线与赤道平行。3经纬度的划分老师引导:每一条经线都一样,
3、无法区分,从而提出经纬度的定义。这时虽然书本上及PPT上没有太多有关经纬度的内容,但老师需要进行补充。例:经纬度与地心连线夹角之间的联系;经线为1个半圆;经线由0、180连线分为两部分等。发现问题:这时经纬线相互交叉形成经纬网,能够在经纬网上找到每一个点。但是在没有南北纬、东南经的情况下却没有办法准确地形容出一个点在地球上的位置。解决问题:之前之所以无法在经纬网上准确定位一个位置,是因为经纬度都是有重复的,所以我们要把它们区分开来。引出南北纬与东西经的区分。特别注意:在进行纬度的划分后,需要向学生强调0经线的有关问题,因为赤道是地球在原有基础上就有的,而0经线则是人们为了方便统一规定的,也是固
4、定不变的。这时再一次提出之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进行经纬度的划分后,ABCD四点都能被准确地形容出来,这便达到了经纬网所想要实现的目标。4低中高纬度地球上不同纬度的气候都有所差异,所以我们根据气候的特征把地球分为低中高纬度几个区域。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中低纬度 中高纬度 00300 300600 600900 300 6005地图(1)地图的定义1)怎样把球面上的信息准确地体现到平面上去? 投影法(课件演示)世界地图的投影过程。2)从世界地图中国广东深圳 从大到小认识地图,对地图有一定的感觉。3)那怎么来看这些地图呢?看地图要注意什么呢?(2)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定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
5、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大小比例尺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1:100000(10万) 1厘米 表示 1千米以下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 1:1000000(100万) 1厘米 表示 1万米以上2)方向定义:表示地图上的方向。 判断方法:a根据经纬网判断(注意经纬网是圆形的) b根据指向标判断(看箭头指的方向) c没有上面两种,就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自然界其他定向法:根据太阳和钟表的方向;树冠和树轮定向;地形和地物定向;北极星定向。3)图例(有哪些常见的图例,让学生从书上的地图上找) 定义: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方名称和位置。(3)其他地图类型版图、政区图、旅游图、平面图、立体图、电子地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三、习题练习1在学习了经纬网后,同学们尝试在地图上找到北京的位置,巩固知识。2想一想:人们依据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让学生用经度对地球的东西半球进行区分。(学生往往会想到0,180)但是实际上为了避免一个大陆或者国家被割裂在两个半球,我们选择20W,160E。3写出在经纬网上的几个点的经纬度,并指出其所处半球。4知识梳理:用框架式的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5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