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是什么时 间年 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课 题14.1电是什么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2、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会使用验电器。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会使用验电器。教学难点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教 学 设 计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一、摩擦起电现象活动1:利用准备的物品进行下列操作,并观察现象。1 用塑料梳子梳理自己的头发;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塑料直尺)然后靠近碎纸片。你的发现是 。2 把报纸平靠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然后松开手;把保
2、鲜膜在书本上摩擦后,用手背去靠近。 报纸和保鲜膜都 (会、不会)掉下来。填一填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 或者说带了 。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活动2: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之间的作用。参照教材43页图13-4(若橡胶棒较大,可用塑料圆珠笔壳代替)1将两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摩擦时可将两根玻璃棒放在一起同时用丝绸摩擦)2将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与玻璃棒方法相似)3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会发生什么现象?4.阅读并记忆课本44页上部的结论填一填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思考:如果已知一个物体带了电,我们能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检验出带电的性质?填一填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 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产生了 ,只是 在物体之间的转移。使物体带电的方法除摩擦起电外还有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