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教 学目 标知识与技能: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知道长度、体积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体会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长度、体积的测量过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重 点难 点重点:正确地使用刻度尺,正确地读数,记录数据。会使用量筒(杯)测物体的体积。难点:(1) 能正确地读取数据。 (2) 能灵活地运用刻度尺、量筒进行测量。教法选择直观演示、实验归纳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同步练习题、素材是否采用多 媒 体是教
2、 学时 数1 课 时 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8 课时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探究新知1.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2.长度的测量引入:指导学生阅读图2-1,图2-2,图2-3,图2-4,了解物质的几何尺度大小是否相同?2):阅读并思考图2-5表示的是什么意义?新授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图2.1-2; 图2.1-2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meter,简写为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10-3m 1m
3、10-6m 1nm10-9m3).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思考:物质世界的最大尺度是1027m,最小尺度是10-15m。这句话对吗?1)、什么是长度,用什么符号表示?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什么?还有哪些常用单位?它们之间是怎样预算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体积的测量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若用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某一刻度线开始量;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4、错误是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认真细心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能尽量地减小.体积: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3)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m3).常用单位:分米3(dm3)、厘米3(cm3)、毫米3(mm3)、升(L)、毫升(mL),其换算关系如下:1dm3=10-3m3 1cm3=10-6m3 1mm310-9m3 ILldm3 1mL=1cm3(4)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总结:1)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主要有哪些?2)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3)、估测黑板的长度、宽度,物理课本的长度、宽度、厚度记录下来。4)、说出你所见过的测量工具,思考并说明测操场的长度用刻度尺?测书本的宽度有什么刻度尺?为什么?5)、结合图2-7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动手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度、宽度和厚度,与自己估测的数值进行比较。自我检测1、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1)一个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102 。(2)一支铅笔长约1.8 。(3)一瓶550ml矿泉水的体积是 cm3。2、一本书,去除书皮有500页,厚度为2.3cm,那么一张纸厚度为 cm.作业设置 同步练习册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