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18、小猴子下山课时第2课时执教黄淑涓日期2017、5、26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组织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2.指导读好这些名词: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轻声。1.开火车认读生字。2.分自然段读课文。3.读词: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提手旁生字,同时从整体上理清故事情节,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1.接读全文。师:小猴子下山来(板画路线图: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2.排列图片。3练说量词。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来到玉米地里,
2、小猴子是怎样的表情?5.学生贴表情词语卡片、随机学习:掰、扛。6齐读第一自然段。7.师述: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1.小猴子下山来,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2.生把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路线图里。3.辅助贴图练说。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来到玉米地里,小猴子是怎样的表情?5.学生贴表情词语卡片6.齐读第一自然段。7.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8学生评价,并谈理解:10.生齐读第5自然段,并指名说说小猴子空手回家时的样子。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想和朗读,感悟小猴子见异思迁的特点。此环节积累了关于小猴
3、子的动作的词语,同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了对小猴子性格特点的理解。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1.所有的好东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一定装满了后悔和难过。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我们千万不能像小猴子这样做事三心二意,应该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2.课件中出示配乐动画: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编一编吧!(课件定格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1.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学完课文后的感受。3.组内复述故事,全班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为故事续编一个结尾,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复述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小猴子身上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四、布置作业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做一做这样的动作。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复述课文的内容,深化所学的故事情节,升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板书设计:玉米地又大又多掰扛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空着手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回家去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