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米的认识观课记录胜利锦华小学 齐涛 今天听了齐涛老师执教的毫米的认识这节课,觉得有三个亮点:1、创设情境,寓教于乐。从学生熟悉的工具“橡皮”引入,围绕估一估、测一测橡皮的长宽厚展开教学。结合生活情景,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从测量出发,感受毫米产生的必要性毫米的引入,齐老师精心地做了安排。从实际测量中让学生感受到,毫米产生的必要性。3、多种活动,建立1毫米的表象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今天这节课齐老师通过让学生找尺子上的1毫米,画1毫米长的线段,摸卡片的厚度,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等活动来建立1毫米的表象。尤其在画1毫米长的线段活动中,学生不由得感叹1毫米实
2、在太短了。这样的活动经验对促进学生建立毫米的表象有着积极的作用。 整体来看本节课齐老师的教学是一环扣一环,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 王振龙老师毫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或描述物体的长度。课的伊始,齐老师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用手比划出他们的长度。这样可以为后面1分米和1毫米长度的建立打下基础,导入简洁。无论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还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新课部分齐老师把讲授和学生自学处理的很好。齐老师通过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等一系列有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概念。这节课是成功的,孩子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都是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知识。 王琳琳老师 这节课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学生的活动参与很积极,学习效果很好。当然,这与在课前的认真备课、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所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郭维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