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备课1.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097986 上传时间:2025-02-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备课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备课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等。本课教学贯彻“以读为本”,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力图体现“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特色。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学生对于这一人文内涵的领悟,必须要与工具性相统一,在识记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加以实现。为此,教学中设计的生字学习、初读感悟、理清脉络、研读细节、资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爱的熏染,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感受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 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抓住四件事情中蕴含的浓浓母爱之情。   4.品味人物语言,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感受母亲浓烈而深沉的爱子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作者的行为,在心底形成情感的呼应。   2. 通过拓展阅读,了解史铁生其人其事,从文字中了解母亲无私而深沉的爱。   3. 通过反复品味“好好儿活”这简单的四个字,体会母亲的良苦用心,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文中伟大的母亲形象,树立对母爱的尊重和敬仰。   2. 感受母亲坚强而勇敢的生活方式。   三、重难点分析: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隐忍而深沉的母爱,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爱的熏染。   抓住“好好儿活”这条主线,即“我”由最开始的不想好好儿活,到懂得什么叫好好儿活,到最终好好儿活,把本文置于史铁生的人生境遇中,置于史铁生的文学背景中,突破以往“母爱”主题的局限,将之上升为精神力量的唤醒和激发,给学生留下一颗勇敢而坚强的心。   四、课前准备:   1. 搜集史铁生的资料,熟读课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经历,走进课文。 1、板书课题,交流关于课题的认识。 2、交流史铁生资料,教师重点指出,史铁生21岁,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双腿瘫痪。引导学生关注史铁生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出示相关课件) (二)整体感知,提炼文中主旨。 1、学生自由读文,了解作者从21岁至28岁发表作品,中间这7年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讲了什么事。 2、交流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用一两句话谈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预设:学生们的感受重点为母爱的伟大和深沉。 (三)概括文章主要事件,感受伟大母爱。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围绕母亲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料写了几件事。 2、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母亲为我做的四件事情: (1)“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2)母亲为“我”隐瞒病情。 (3)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4) 母亲临终嘱托。 (四)品味第1自然段,了解“我”脾气的暴躁无常,感受母亲对我的抚慰。 1、朗读第1自然段,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我”与母亲。 2、研读关于“我”的描写。 (1) 抓住“瘫痪”一词,学习这个词的写法,并把这个词与史铁生痛苦的内心联系起来。 (2)抓住“暴躁无常”一词,通过查字典和勾画课文内容的方式了解史铁生的痛苦和绝望,重点结合“砸”、“摔”、“捶”这些有代表性的动词。(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3) 教师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史铁生的内心。 3、研读关于母亲的描写。 (1) 抓住“悄悄”、“躲”、“偷偷”体会母亲目睹我自暴自弃的行为时,对我细致和体贴的抚慰。 (2)抓住母亲的两次话语,揣测母亲想带我去看花的原因,感受母亲说出“好好儿活”的心情。 (3) 教师指导感情朗读,感受母亲的无私坚强。(课件出示相关语句) (五)留下思考疑点,贯穿两个课时。 布置思考:母亲为什么说“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从作者的经历出发,调动学生对作者人生坎坷的共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好情感铺垫。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并有效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的读书、感受、表达成为有机的整体。 归纳文章的主旨,并对文章结构方式进行相应呈现。 从字词入手,在咬文嚼字中感受“我”的心理状态和“我”行为无常的原因,让学生的感受与“我”的情感形成有效沟通。 从母亲的动作和语言中品味母亲复杂的心情,感受母亲对“我”深沉无私的爱。 朗读中悟情,朗读中表达。 引发学生的阅读情感,让第一课时的教学为第二课时做好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