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古代文学考试复习资料水浒传这一类小说通常被称为英雄传奇,以有别于三国志演义之类历史演义。 共同点:即主要人物和题材都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相异点:英雄传奇一般是从宋元小说话本中的“说公案”、“朴刀、杆棒,及发迹变泰之事” 或“说铁骑儿”之类发展而来,而历史演义是由“讲史”话本演化而成; 英雄传奇以塑造一个或几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而历史演义着眼于全面地描写一代兴废或见朝历史; 英雄传奇的故事虚多于实,甚至主要出于虚构,历史演义比较注重依傍史实。水浒传的作者明代有四种说法:一、 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二、 罗贯中作三、 施耐庵作四、 施作罗续说水浒传的版本: 有繁本与简本之别,繁本有
2、回本、回本、回本种。简本则有回本、回本、回本、回本等;另外,简本中也有回本和不分卷本。 明末金圣叹将回本“腰斩”成回本,砍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而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成为清年间最流行的本子。 简本是繁本的节本水浒传是忠臣义士的悲歌,是英雄好汉的颂歌,是农民起义的史诗。 宋江忠义的化身 林冲“逼上梁山”的典型接受招安是其一失败的根本原因。水浒传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明代有三大系列英雄传奇:1、 说唐系列:大唐秦王词话、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2、 说岳系列:大宋中兴通俗演义、说岳全传3、 说杨系列:杨家府演义、北宋志传清代出现的水浒传的续书: 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和结水浒
3、传著名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于翻译出版的名为四海之内兄弟的回本已十分流行。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一) (一)水浒传作为一部英雄传奇体小说的典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超伦绝群而又神态各异的英雄形象。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它能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得各各不同。如写李逵和鲁达 相同之处:粗中有细 不同之处:李逵粗而有野气,是“粗野”;鲁达粗而有豪气,是“粗豪” 李逵细的“憨”,细的“老实”;鲁达细的“精”,细的“老练”(二)与内容相适应的艺术结构。 水浒传的情节结构是以单线纵向进行的。 从整体上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
4、局具备,结构完整。 分开说,多有如“林冲传”“鲁达传”“武松传”。 全书的结构是珠串式的线性结构。 结构线索:梁山起义由分散反抗到联合聚义,最后接受招安的全过程。(三)成熟的白话语体 水浒传和红楼梦一样,都代 表了我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最高成就。 水浒传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 叙事、传神,吸取民间说唱文学的成就,带有强烈的民间文学色彩,生动泼辣,酣畅淋漓。 水浒传是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宋濂“开国文臣之首”刘基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明史高启明初首屈一指的诗人。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
5、相雄不相让,形股争夸天下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煤炭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烧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拂道。”明史李梦阳传王世贞
6、 主文坛20余年 茅坤 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正式确立韩、柳、欧、曾巩、王、三苏的文学地位。归有光 散文被称为“明文第一”李贽 “童心说” 把真言情的小说和戏曲地位抬得很高:西厢水浒为“古今至文” 评点三国水浒。明代最著名的小品文作家是张岱。台阁体指明永乐至成化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茶陵派指明成化到弘治年间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谢铎、张泰、邵宝、鲁铎、石瑶等人。他们提出诗学汉唐,着眼于音调、法度,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过渡的特点。前七子也叫弘治七子,是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
7、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还有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后七子,也叫嘉靖七子,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其成员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唐宋派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流派。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的提法不满,极力推崇唐宋文风,强调自然流畅,直抒胸臆,反对艰深为文、模拟剽窃,对晚期“公安派”、清中叶“桐城派”都有重大启迪和影响。唐宋派总体上推崇唐宋名家散文,实际上各自趣味各不相同。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合称为“临川四梦”神怪(魔)小说:明中叶后期出现热潮。主要是接受了古代神话
8、、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的。它与讲究“真”与“正”的历史演义、英雄传奇不同,其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 西游记为典范之作。 玄奘奉诏口述所见所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此书尽管“皆存实录,匪敢雕华”,但以宗教家的心理去描绘的种种传说故事和自然现象,难免已染上了一些神异的色彩。 弟子慧立、彦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赞颂师父,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也不时地用夸张神化的笔调去穿插一些离奇的故事。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似为一种“说经”话本,它虽然文字粗略,故事简单,尚无
9、猪八戒,“深沙神”也只出现了一次,但大致勾画了西游记的基本框架。孙悟空形象的隐喻: 大闹天宫放心 被压于五行山下定心 西天取经成正果修心“四游记” 东游记(吴元泰)、南游记(余象斗)、西游记(杨志和)、北游记(余象斗)。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一、 极幻与极真1、西游记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就是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使全书从环境到人物,到情节都充满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从环境看,光怪陆离,神气瑰丽。 从情节看,小说的故事更是奇幻莫测,如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从形象看,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老虎、狮子、牛羊、花等都可以成精变人,他们往往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
10、大,变幻莫测。2、西游记看来“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因为那些变幻莫测、惊心动魄的故事,或如现实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表现得那么入情入理。 小说中的幻境,往往有实际生活的影子。就形象而言,即使是汉人的妖精,往往也写的有人请,通世故。像“三调芭蕉扇”写铁扇公主的失子之痛;牛魔王的喜新厌旧;铁扇公主在假丈夫面前所表现的百般无奈,万种风情。二、 物性、神性与人性的统一,这是西游记“幻”与“真”相结合下塑造人物形象的特色。所谓“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神性”, 动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领。“人性”, 作者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妖魔鬼怪,使他们人化。
11、如孙悟空:“物性”:长得一副毛脸雷公嘴的猴相,具有机敏、乖巧、好动等习性。“神性”: 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人性”: 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三)多角度、多色调地去刻画形象。西游记已经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塑造人物。孙悟空:理想性形象,代表人们的精神追求,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也有争强好胜,喜戴高帽,喜欢奉承的缺点。(四)幽默讽刺与诙谐有趣的风格西游记虽不是讽刺小说,却“以戏言寓诸幻笔”,具有嬉笑、幽默诙谐风格。西游记具有一定的世情情调,具体表现在:(1)主人公孙悟空被赋
12、予幽默诙谐的个性,其言其行无不具有轻松的幽默感。(2)对八戒贪吃、贪睡、贪财、贪色等漫画式的描绘,构成幽默诙谐的讽刺。(3)许多情节“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事态”,把可恨可耻可笑可怜的社会现象和世相脸谱撕裂,化成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笑。(五)曲折巧妙的结构西游记结构上主要有其相对独立性,特别是主体部分的曲径故事所包括得到41个小故事,几乎都可以独立成篇,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篇加短篇”的线性结构。世情小说是指宋元以后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的一类小说。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起,学术界一般又用世情小说(或称人情小说)专指描写世俗人情的长篇。明清两代的世情小说,或着重写情爱婚姻,
13、或主要叙家庭纠纷,或广阔地描绘社会生活,或专注于讥刺儒林、官场、青楼,内容丰富,色彩斑斓。金瓶梅 “四大奇书之一” 世情小说代表作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金瓶梅的作者:金瓶梅词话序称“兰陵笑笑生作”。金瓶梅刊本:万历本 崇祯本 张评本 洁本 通行本“金瓶梅是一部哀书。”(张潮幽梦影)世情小说到清代形成了多元化格局: 猥亵小说:桃花影灯日缘梧桐影杏花天 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平山冷燕、好逑传 家庭题材小说:醒世姻缘传、红楼梦、林兰香、歧路灯“三言”之前的话本小说 :洪缏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 “二拍”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姑苏抱
14、瓮老人”者,从“三言”与“二拍”中选取种成今古奇观。“三言”指明代冯梦龙所做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小说集的总称。“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宋元旧作约占三分之一,明代新作占三分之二。“三言”的明代作品,都是模拟宋元话本小说形式写成的专供人们阅读的新小说,被后人称为“拟话本”。“二拍”指明代凌濛初编著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小品文是指体制短小精练,轻俊灵巧、真情流露的“小文小说”,包括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清代各类文体都有传世之作: 吴伟业的歌行诗 王士祯的神韵诗 陈维崧的登临怀古词 纳兰性德的出塞悼亡词 洪昇的长生殿 孔尚任的桃花扇两部戏曲 汪中的骈文哀盐船文,文言小说中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白话章回小说有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清初词坛“三大家”阳羡词派陈维崧,浙西派朱彝尊,纳兰性德。为骈文力争正统地位的阮元李渔 闲情偶寄清代长篇小说纷繁复杂: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 英雄传奇水浒后传 才学小说镜花缘 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不朽巨著红楼梦吴伟业“梅村体” 王士祯“神韵体”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红楼梦版本分为抄本(“脂评本”或“脂本”)和刊本(程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