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3、机械通气的目的,A 纠正缺氧,缓解组织缺氧,B 纠正二氧化碳潴留,C 减少呼吸功,D 维持或增加肺容积,维持或增加功能残气量,4、运动障碍的分类,按病变部位分:,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是否伴肌张力增高:,迟缓性瘫痪、痉挛性瘫痪,肌力丧失程度:,完全性瘫痪、不完全性瘫痪,临床表现分:,瘫痪、僵硬、不随意运动、共济失调,瘫痪的类型,局限性瘫痪,单瘫,偏瘫,交叉性瘫痪,截瘫,四肢瘫痪,5、瘫痪的判断,肌肉容积,肌张力,肌力,6、头痛的分类,偏头痛,高颅压性头痛,低颅压性头痛,颅外局部因素
2、所致头痛:眼、耳、鼻,神经性头痛(紧张性头痛),6、意识障碍的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护理观察要点,及时发现意识障碍加重,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减弱,呼吸、脉搏不规则,血压不稳定,2、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位、开放气道,及时吸痰,防止舌后坠、窒息、误吸或肺部感染,3、饮食护理,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必要时积极使用胃肠营养,4、日常生活护理,(1)皮肤护理,(2)大小便护理,(3)口腔、眼、鼻的护理,5、安全护理,(1)坠床,(2)管路维护,(3)其它意外伤害,6、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8、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的区别,去大脑强直是一种危重的临床症状。临床变现为四肢强直性伸
3、展,颈后伸,甚至角弓反张,肩下仰,上臂内收内旋,前臂伸直,过度旋前,髋部内收内旋,膝伸直,踝跖屈。舌可稍向前伸。呼吸不规则,常伴随全身肌肉抽搐或肌束颤动,寒颤及高热。,去皮层强直:是一种特殊的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为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屈肘,肩部内收,腿及踝部伸直”,常见疾病缺氧性脑病,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的脑血管疾病及外伤。,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9、卧床期的训练方法,包括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的自我运动。,握拳姿势(Bobath握拳)主动辅助运动,四肢关节的训练,适用对象为偏瘫患者自己不能活动肢体,或者由于肌肉痉挛而限制了肢体活动。、防止肢体僵硬。,训练关节包括,:肩关节、髋关
4、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11、脑血管介入护理,术中及造影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平卧,穿刺部位按压30分钟,盐袋压迫6-8小时,穿刺部位继续制动2-4小时。刺,后8小时左右可侧卧位,24小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24小时后可如无异常情况下地活动。,保持各管路通畅。,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24小时后据病情改为每天2次。根据医嘱控制血压。,.2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3穿刺点护理 平卧,术侧下肢伸直制动24小时,拔除导管鞘后,局部盐袋压迫6小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远端血循环情况每15分钟1次监测2小时,以后每小时监测1次,注意穿刺点有无渗血、皮下血肿等。值
5、得注意的是,术侧下肢制动期间,也需协助患者翻身,方法是术侧卧位,术侧下肢伸直,健侧屈曲,以保证患者舒适,预防压疮。封堵器的面世大大提高病人的舒适度。,.4.用药护理,.5.饮食护理,术后即可进食,最好为流质或半流,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12、脑梗塞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一个是控制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有:心脏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糖尿病、TIA和脑卒中史、吸烟、酗酒、其他,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只有坚持二级预防才能够有效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效降低复发。二级预防提倡“双有效”,即有效药物、有效剂量。吃吃停停是脑梗塞二级预防的禁忌,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更危险。二级预防有两个,“ABC
6、DE”,缺一不可 A、抗血小板聚集B、控制血压 C、降低胆固醇D、控制糖尿病E、康复教育,A、积极运动B、控制体重 C、戒烟限酒 D、合理饮食E、情绪稳定,13、脑梗死预防,一级预防:,14、脑血管疾病易发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心脑血管病史、血管斑块、狭窄、畸形。,15、脑出血的的治疗要点,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预防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防治再出血、维持机体功能,16、脑出血监测内容,意识监测、瞳孔监测、生命体征监测、神经系统功能监测、病情监测,17、Glasgow昏迷评分法,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自动睁眼,4,回答正确,5,遵命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定痛
7、动作,5,痛时睁眼,2,吐词不清,3,肢体回缩,4,不能睁眼,1,有音无语,2,异常屈伸,3,不能发音,1,异常伸直,2,无动作,1,18、脑出血护理措施,护理常规,一般护理,休息与安全,(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2)谵妄、躁动者加床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3)病房环境安静、严格限制探视,各项操作集中进行。,2、保持呼吸道通畅:,(1)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开放气道,取下活动义齿。,(2)舌后坠者拖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3)意识不清及排痰困难者,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4)定时翻身拍背。,3、避免颅内压增高:,(1)抬高床头15-30。,(2)变换体位时动作宜慢,
8、尽量减少头部摆动。,(3)避免用力咳嗽,用力排便。,(4)限制液体入量。,(5)避免使用镇静剂。,4、饮食护理:,(1)24-48小时内禁食。,(2)饮食:低盐、低脂、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3)口腔护理每日2次。,5、排泄护理:,(1)昏迷及排尿困难者给予留置尿管。,(2)便秘者定期给予缓泻剂。,症状护理,头痛的护理:,(1)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和止痛剂。,(2)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3)减少探视人员,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时间。,18脑出血护理措施,中枢性高热的护理:,(1)心理护理。,(2)给予物理降温。,(3)低温治疗。,(4)必要时使用解热镇痛剂,
9、3、吞咽障碍的护理:,(1)喂食喂水时宜从健侧缓慢喂入。,(2)饮水呛咳者给予糊状饮食。,(3)必要时鼻饲。,4偏瘫的护理:,(1)保持偏瘫肢体的功能位。肢体摆放:患侧、健侧、仰卧。,(2)被动活动关节和按摩患肢。,(3)尽早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康复训练。,5、管道护理,1、脑室引流管:,(1)引流袋高于脑室10-15cm水平面。,(2)保持引流通畅,(3)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24小时引流量500ml)。,(4)预防感染。,2、血肿腔引流管:,(1)患侧体位。,(2)引流袋悬挂低于穿刺部位。,(3)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及量。,(4)观察意识及肌力情况。,3、鼻饲管的护理:,(1)保持在位,
10、通畅。,(2)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检查胃残余量。,(3)注意患者主诉。,4、导尿管的护理:,(1)保持在位,通畅。,(2)预防感染。,(3)膀胱功能锻炼,定时夹闭尿管,脑出血护理措施,5、气管插管的护理:,(1)保证气管插管的正确位置,班班交接插管外露长度。,(2)妥善固定,防止脱出。,(3)保持呼吸道通畅。,(4)做好气囊的管理。,(5)及时倾倒呼吸机冷凝水。,6、气管切开的护理:,(1)体位:半卧位,头颈不可过仰或过低。,(2)妥善固定,严防脱出。,(3)加强局部护理,防止切口感染。,(4)保持呼吸道通畅。,(5)做好气道湿化。,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潜在并发症-脑疝:,(1)病情观察,
11、(2)配合抢救:A:遵医嘱使用脱水剂,B: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后坠及窒息。,C:备好气管切开包及脑室引流包。,D:避免引起颅高压因素。,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1)病情监测,(2)心理护理,(3)饮食护理,(4)药物护理,3、肺部感染:,(1)2小时变换体位一次。,(2)及时清除分泌物,防止误吸。,(3)痰液粘稠给予雾化吸入。,(4)机械辅助排痰。,18脑出血护理措施,4、压疮:,(1)1-2小时变换体位一次。,(2)皮肤及床单位保持干燥。,(3)避免机械及排泄物刺激。,(4)使用气垫床,减压贴。,(5)加强营养。,5、下肢深静脉血栓:,(1)使用气压泵。,(2)被动活动和按摩患肢。,(
12、3)禁下肢静脉输液,告知药物的作用与用法,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及时准确使用脱水剂,注意防止药液外露,并注意尿量及有无低血钾发生。,严格遵医嘱使用降压药,严密监测血压,观察用药效果。,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避免一切不良刺激。,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尽量创造安静、整洁的环境。,脑出血急性脑血管病,最严重,病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最常见,部位豆纹动脉,影响内囊区,诱因激动、用力时,快,多颅高压,CT立显血灶,最重并发症脑疝,治疗甘露醇脱颅压、慎重降血压,护理降颅压、观察、防再出血、预防并发症,19、脑出血预防,一、生活要有规律,二、血压要控制,三、保持良好的心态,四、注意饮食,五、预防便秘,六、防止劳累,七、注意天气变化,八、经常动左手,九、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