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诲人不倦》优秀PPT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796057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诲人不倦》优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诲人不倦》优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诲人不倦》优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诲人不倦》优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诲人不倦》优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诲人不倦 1.一个8岁男孩的“控诉”v“大人要求我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可他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呢。”v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能收到“无言而威”的效果。今天,让我们一起研读诲人不倦,去感受教育家孔子的人格魅力。2.字音 v知(同“智”)zh v骞qin v隅y v谄chn v磋cu v倩qin v反(同“返”)fn3.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v【明确

2、】v教育作用(1)、(2)v教育对象(3)、v 教育内容(4、7)、v教学原则与方法(5、8、9、11、12)v教师素养(6、10、13、14、15)4.文本研读5.(一)关于教育的作用 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习习染相远也“也,也。”表示判断。”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不移改变。”6.v【解读】v “性相近,习相远”是对我们一般人,或者借用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词语,叫做“中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言的。所有的中人 天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后天的教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v“上知”生而知之者,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

3、赋才能,而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v“下愚”“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人。即便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了都还不愿意学习,这样的“下愚”,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可改变的。7.【问题】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以德治民先富后教,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8.(二)关于教育的对象子曰:“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9.评析 孔子之前,“学在官

4、府”,实行“有教有类”,即教育仅限于贵族阶层,由贵族垄断。孔子却向这种贵族垄断教育发起挑战,提出了“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即“教无类”,亦即主张人人有受教育权,不分贵贱、贤愚、贫富、地域,都可以入学。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见7.77.7)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这是对“有教无类”最好的注释。10.【问题】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明确】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义务教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在智力或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对全体国民实行广泛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11.(三)关于教育内容v1、子以用,介词四教省略“之”

5、,代“学生”:文指文献、古籍等、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与人交往讲诚信的意思。12.评析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诚实可信。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13.2 2、陈亢问于伯鱼曰:“

6、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学诗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学礼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4.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 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还认为要从学习礼开始,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诗就是诗经,在孔子看来,“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为政)不仅,思无邪”而且“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

7、兽草木之名。”诗在当时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无论是外交谈判还是社交场合,引诗蔚为风气,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15.1 1、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 :宰我、子贡。政事 :冉有、季路。文学 :子游、子夏。德行 指能实行孝悌、忠恕等道德修养 言语 指善于辞令,能办理外交 政事 指能从事政治事务 文学 指通晓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 四、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16.2 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 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

8、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要义:因材施教17.v【解读】对症下药 因材施教 v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这既是因材施教 也是对症下药。在雍也篇里,孔子曾经批评冉求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对于道德学问抱退缩的态度,所以在这里继续鼓励他前进。公冶长篇曾经记载说,子路听到什么还未能行动起来,就又唯恐听到什么。反映出子路急躁冒进的性格,所以孔子要在这里压压他。告诉他说,你的父亲和兄长都还在世听到什么应该先问问他们的意见,然后才行动,而不要听到什么就行动起来。18.v3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v成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反三v 启发式教学法19.4

9、 4、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相长20.v评析 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能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21.5 5、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激励式教学法 22.【问题】对上述所概括出的孔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你最欣赏或最有感触的是哪一点?请说说自己的体会。23.“夫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 论语集注24.(五)关于教者素养1 1、子贡

10、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25.v【解读】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 v其实,无论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还是贫而乐,富而好礼,都符合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但二者又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差别。v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说一个人虽然穷困,虽然倒霉了但还是不谄媚,不拍马屁,不去巴结讨好人;虽然富有,虽然发财了但还是不以财傲人,不得意忘形,不骄奢淫逸。能做到这一步当然是很不错的了,但严格说来,做到这一步还只是限于对贫富本身的计较。26.v 进而上升到对礼

11、乐之道的追求了。v“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都是这种境界的体现。v 当然,对于 奔小康 的当今国人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似乎是 富而无骄,富而好礼 的问题了。富而无骄,不处处摆出一副 大款 的派头固然是不错,但如果能够更进一步 富而好礼,追求精神方面的涵养,追求学问,讲究做人的道理,尊重别人,处处以仁爱之心待人,那岂不是达到更加高尚的境界了吗?27.2 2、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8.v评析圣人有时候还真会开玩笑。

12、教书先生突发奇想,居然说自己 不想讲话了。不想讲话怎么教书呢?子贡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疑问。圣人话锋一转,抬头望天。请问,天讲了什么呢?不是照样 运行四季,化育万物吗?原来,圣人并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真的不想讲话,而是以 独特的方式引入正题,实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啊。29.【读解】说到不言,倒是圣人的老生常谈了,还是“敏于事而慎于言”的问题。这方面的论述,我们在前面的有关篇章已谈得很多,其例证可说是不胜枚举,只不过还没有哪一处像这里这样推到极端罢了。至于说到“天何言哉?”,倒不只是孔子一人的看法。诗经 大雅文王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礼记哀公问说:“无为而物成,天之道也。”包 话老子说“道可

13、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大音希声”之 类的话,也都与“天何言哉?”有相通的精神。既然如此,我们又说这么多干什么呢?天何言哉?圣人何言哉?30.v【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v 本章孔子用含蓄的语言,教育学生学习主要靠主观努力,靠自己领悟,靠独立观察思考。现代教育有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这个“不教”之时,正是学生真正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日。孔子用“天何言哉?”这句话启发子贡,子贡应该领会老师的用意吧。31.7-1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注释(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2)窃:私,私自,私下。(3)老彭:人名,但究竟指谁,学术界

14、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殷商时代一位“好述古事”的“贤大夫”;有的说是老子和彭祖两个人,有的说是殷商时代的彭祖。32.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用33.v【读解】v这是一个典型的学者形象。之所以述而不作,是因为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笃信而喜爱古代文化,所以就述而不作了。从孔于的实际文化活动来看,删诗、书,定礼乐,赞 周易,修春秋,的确都是编辑整理古代文化

15、典籍,并没有哪 一项是他自己的创作。可是,他的“述”却是非常不简单,用朱熹的话来说,是“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其功则倍于作矣。”(论语 集注)34.v 当然,绝对的述而不作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无论你编辑也好,整理也好,总得反映出编辑整理者的眼光和取舍旨趣,更不用说 还有“删”、“定”、“赞”、“修”的工作在内了。所以,所谓“述 而不作”,多半是“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郭沫若语)实际上是有所“作”。相反,倒是我们今天不少“作而不述”,专门“创作”的人,不是空谷来风,令人不知所云,就是“千古文章一大抄”,东拼西 凑,而以天才的创作家自居,“著作等身”,欺世盗名。这种人,听听

16、圣人自谦“述而不作”,不知私下里到底有何感 想?是不是以为自己远在圣人之上呢 35.9-15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3)各得其所。”注释 (1)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2)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3)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36.论语讲要 这一章经文主要的意义是讲正乐。皇侃疏:“孔子去鲁后,而鲁礼乐崩坏。孔子以鲁哀公十一年从卫还鲁,而删诗书,定礼乐,故乐音得正。乐音得正,所以雅颂之诗

17、各得其本所也。雅颂是诗义之美者。美者既正,则余者正,亦可知也。”论语禅解:亦是“木铎”之职应尔。37.v【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v 本章孔子自叙对诗乐的重视和高深造诣。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当时鲁国虽然保存周礼最多,可是已不完备了。孔子认为乐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雅是在宫廷典礼上奏唱的乐曲,颂是祭祀时奏唱的乐曲。鉴于雅、颂诸乐章杂乱无序,于是他潜心作了整理工作。正其乐音,使音律不致于错乱;正其乐章,使乐章各得所宜,合乎体制。38.孔子教育方法和原则v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启发教育、激励教育、讨论教学、教学相长、身教重于言教39.总结v“教育家孔子”【明确】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早在世纪,基督教传教士就将孔子的学说包括教育思想传入欧洲,引起巨大震动。欧洲启蒙思想家、“百科全书派”领袖伏尔泰称赞孔子为“真理的解释者”和道德的化身。40.补充资料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