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案例我的战友邱少云师出示:1、 烈火在他上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2、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师:轻声读这两句话,然后说说这两句话中的“才”意思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句中的“才”说明时间很长。生:第二局中的“才”说明时间很短。师:同是一个“才”字,为什么表达的意思会完全相反?这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系吗?生:当“才”在表示时间的词的后面,说明时间长。生:当“才”在表示时间的词的前面,说明时间段。师:再仔细读读,想想这两个“才”还能说明什么?生:第一句中的“才”说明烈火燃烧的时间长,而邱少云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可见他的意志是何等的顽强,他为了
2、集体宁愿牺牲自己的精神是多么的伟大,正如课文中所说,他是个“伟大的战士”。生:第二句中的“才”说明战斗的时间很短。因为战士们在邱少云精神的激励下,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所以能迅速的从敌人手中夺回“391”高地。这充分说明了邱少云榜样力量的伟大,再次证明他是个“伟大的战士”。评析: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两个“才”字,正确处理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首先,通过比较辨析,让学生了解有关“才”的语文知识:“才”在时间词后,说明时间长;在时间词前,说明时间短。其次,透过“才”字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读懂了这两句话,深刻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来说,“邱少云”不再是遥远的英雄,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将永远的活在他们的心中。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