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上好高三习题课.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35240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高三习题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上好高三习题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高三习题课 习题教学是高三复习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既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和巩固知识及培养技能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树立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目前的高三习题课大多数是教师精选题目,采用变式教学或一题多解,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环节对习题进行讲解,这种课堂往往是“教师讲得精彩,学生听得入迷”,而课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大部分学生是对教师讲过的方法“若隐若现”,“写了开头,忘了结尾”,常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等现象.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师的教学定位偏高,大致分为“讲多了”和“讲难了”两种情况,“讲多了”指教师选题时,往往贪多求全,学科方法也追求多多益善,一节课下来,教师声嘶力竭,学生却不知所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讲难了”指教师选择的题目远离教材或偏离教材,起点高,梯度大,大部分学生可能还迈不过第一道坎,教师已经在介绍他的“妙法”了,如此,“妙法”的“妙”对有些学生来说就无从谈起.而笔者以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方式不对,这些课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以自己(或优等生)的思路取代大部分学生的思考,以教师的教取代学生的主动探索求,学生坐以待哺,只能成为知识的接受器.大部分学生忙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解题方法,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更没有对问题的深刻认识,也就谈不上课堂上的吸收和课后的灵活运用了.下面就习题课几个问题加以探讨:   一、 选经典例题还是教材习题 当前的高三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模式一般如下:知识梳理-经典例题-变式训练-小结.在选题方面不是直接选择最新的高考题或高考模拟题作为例题,就是选能变式到高考题的典型例题作为例题.诚然,高考试题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也是复习课教学很好的素材之一,但高考题往往是高中教学的末端成果,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灵活性,不利于全体学生吸收,特别是后进生难有所获.因此,每节课的教学最好能做到“浅入深出”,“浅入”是指教学的起点要低,让后进生有所得;“深出”是指要留有余地,让好的学生有探究和发展的空间. “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已经成为高考命题的一条重要原则,“源于课本”指的高考试题的根源来自教材中的例习题,是由教材中例习题演变而来的,“高于课本”指高考试题在能力要求上有高于同类型的课本例习题.这一原则启示我们要重视课本例习题的发展,演绎试题的命制过程和思维轨迹,揭开高考试题的神秘面纱,淡化对高考试题的畏惧感,从而更真实的把握高考命题专家的命题意图,让学生从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解放出来, 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复习教学要合理使用教材,要“面向全体,降低重心”的原则,有效选择教材中的例习题.高三复习也不例外,不能因为是复习课,不能因为教学对象是高三学生,在选题上片面追求“新、奇、难”,一味选择高考题或经典的例题,脱离教材,对教材中既基础又富有内涵的例习题不屑一顾,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强化. 二、是“一题多解”有效还是“多题一解”有效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是创新教学的重要途径.“一题多解”就是从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解题思路.使不同的知识得以综合运用,并能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优选最佳解法,总结解题规律,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使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增强.“一题多解”教学的特点是容量大、方法多、跨度大、难度高,有些方法了解的学生凤毛麟角,教师补充这种解法只是本人解题水平的一种展示,而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从这种意义上讲,“一题多解”教学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运用不当,不仅不能发挥其应用的教学功能,甚至会降低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负担. “多题一解”指的是同一种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这种方法就是通常所说的通性通法.“多题一解”中的“多”可以理解为学科习题题型各异,条件或结论的形式各异;而“一”可以理解为一种模式或一类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以为,就高考复习而言,在复习课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切实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 是教师“说题”还是学生“说题”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理论上人人都会讲,但实际上真正做到却很难.高三复习更是难以顾及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有经验的高三教师往往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并能充分挖掘教材习题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思想方法,高三的习题课对知识、对习题的内涵与延伸讲得很透,自己将“题”说得很精彩,一堂习题课就似一个讲座.这样一来,课堂容量偏大,所“说”题目偏难,教学节奏偏快,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解和步伐,只好“堤内损失堤外补”,大量问题学生要课后再消化,课堂的效果不言自明,无形之中还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是活动的课堂,是师生之间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是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主动探索的课堂,高三习题课更应如此.高三习题课中的“说题”,主角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这样也有利于暴露问题、了解问题症结、发掘学生的各种想法,而且通过多种思想交锋、撞击,常常能够激活学生思维,点燃智慧火花,催生解题能力,提高学习情趣. 四、结束语 教学家杜威曾说:“教学绝对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复习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着眼学生的发展,把握核心知识内容,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向学生展示的本质,使学生理解概念、结论的逐步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地再创造过程.高效的课堂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以促进其更加有效学习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它一定需要学生思维的加盟,有思维的激荡就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数学课只有有了这样的思维主体才是鲜活的,灵动的、高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