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生用书 P210]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1~3题。
1.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2.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少
3.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图中曲线显示,侵蚀强度与坡度的关系是:0~40°,随坡度的加大,侵蚀强度加大;40°~90°,随坡度加大,侵蚀强度减弱。第2题,坡面上侵蚀强度受坡度、径流量、流速、地表植被覆盖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坡度大,受雨面积小,虽然流速大,但径流量很小,因而侵蚀程度低。第3题,图中的鱼鳞坑由于地势低洼,可以拦截径流,起到水土保持作用,在上游植树,有利于减少泥沙注入坑中,减少对坑的淤塞。
答案:1.C 2.D 3.B
读图,完成4~6题。
4.a地区利用草方格沙障治沙工作卓有成效,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进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沙障固沙成本低,应大规模推广
D.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典型
5.b地区农业应走的道路是( )
A.商品农业 B.粗放农业
C.生态农业 D.淡水养殖业
6.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
A.过度樵采 B.修筑公路
C.过度放牧 D.过度开垦
解析: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存活,但成本较高。b地区是宁夏平原,适宜发展生态农业。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答案:4.D 5.C 6.B
7.新华社宜昌2009年2月10日电 截至2月10日,三峡电站投入运行整整5年7个月时间,累计发电2926亿千瓦时,实现发电收入700多亿元。读长江流域部分示意图甲和三峡地区地质剖面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峡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坝址位于三峡中的________上。
(2)从气候、地势、水系特征等方面分析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
(3)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对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何积极作用?
解析: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点:(1)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水能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流量和落差的大小。(3)东部地区原来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矿物燃料。
答案:(1)地壳上升,江水下切 西陵峡
(2)气候:三峡以上的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有丰富的降水和冰雪融水。地势:三峡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系:长江上游有众多支流,水系庞大。
(3)减少东部城市对煤炭、石油等矿物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避免出现酸雨等污染现象,同时也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温馨提示:巩固复习效果,检验教学成果。请进入“课时作业44”,指导学生每课一练,成功提升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