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张如玉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35224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如玉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张如玉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 在课堂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设计者姓名 张如玉 所在学校 惠阳区第三中学 所教年级 七年级 研究学科 生物 联系电话 13928389687 电子邮件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认知水平、性格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一部分学生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分层教学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关注,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3、课题介绍 所谓的分层教学,比较集中地被强调了几点:①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 ②分层次 ③ 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综合各家观点,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1.学生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各种测试手段,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C层(平行组): 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 B 层(实验组): 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 A层(竞赛组): 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2.分层备课 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并注意层次和梯度,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吃饱、吃好。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的目标是掌握基础概念、基本知识点、基本计算技能,重视情感目标,以维持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努力方面。 3.分层授课 分层授课,根据备课要求,做到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 B、C两层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的进度实施授课,A层学生则加快进度。每一层次的课堂教学注重层次性,具有启发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为使C层学生得到更好发展,学校不惜加大教育成本,每班的人数控制在三十人左右,使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增加平行班的辅导时间,免费为学生补课,使得部分平行班学生成绩了不同程度提高,往上流动进入实验班。同时在平行班实行二次考试制度,对于月考和期中、末考试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二次考试,取两次考试中较好的一次记入学生手册,这一举措又极大的激发了平行班学生的学习热情。 4.分层训练 分层练习是分层施教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C层学生作业应以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为主;B层学生作业应以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为主;A层学生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这样可使A、B、C三层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分层辅导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B、C层次学生的辅导。对C层次的学生课后组织在校完成作业,并安排教师在一旁辅导。积极组织A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各方面的知识。 6.分层评价 分层评价也是分层施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能使学生分析学习中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评价的目的在于发扬成绩,改进学习策略,不断取得学习进步。以往一张考卷,需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小,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说难度偏大,不能适应,以致经常不及格,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及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分层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采取A、B卷的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取A卷或B卷,以卷面成绩记载评定,使一些过去经常不及格的学生,在降低要求的试卷中及格。第二种方法是试卷难度降低,以基础知识点为标准,增加几道开放题,既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做出,又满足了好学生。第三种方法是一份试卷,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能力,删掉几道难题,增加基础题,使这些学生能获得成功。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研究目标:是要使上、中、下三类学习水平的全体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2、研究内容:在课堂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1)教学内容分层的科学性研究。 (2)教学管理研究。 (3)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及其解决的对策。 (4)在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通过一个对整个班进行一个周期的分层教学试验,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1.论文; 2.教学效果; 3.学习效果及评价。 2、表现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以调查报告、多媒体平台展示图、实验报告、资料小册、总结交流等形式展现出来。 六、资源准备 教材、日历、课堂教学(新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评价体系、问卷调查、多媒体平台等。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师生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分层分组教学的宣传发动阶段,起草具体的分层分组实施措施,组织召开学生及家长动员会。 2009年9月至2009年11月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根据研究的内容,结合实际,指导师生选择研究的课题,可选择的课题的方向: 2009年12月至2009年2月 成立课题组 七年级(3)班学生参与,分成8个实验小组,每一小组再确定一名小组长,责任层层落实。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从实际出发,各班根据学生情况,将同一层次学生又分为三层次,分别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需求,但不公布名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课题实施过程中,采用集体备课,定期研究总结,逐步调整完善分层教学安排。调查分析,了解实施现状。 2010年3月至2010年12月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附表1:学生教学中的无效劳动的调查 被访问学生 记录人 无效劳动 危害 以后注意的地方 附表2:寻找数学课中无效劳动调查的评价表 课题名称 所属年级 所属班级 对课题方案设计的评价 研究目标 □清晰 □一般 □模糊 进度安排 □合理 □一般 □不合理 资源准备 □丰富 □一般 □很少资源 选题的可行性 □好 □一般 □较差 选题是否与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符合 □相符 □一般 □不符合 活动过程是否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步骤进行 □好 □一般 □较差 研究环节 □明确 □一般 □不明确 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可行性支持与指导 □好 □一般 □较差 学生是否能经历所有活动并有所收获 □是 □一般□较差 预期成果 □合适 □ 一般 □不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