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2.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35235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幼儿姓名:沈嘉雯 性别:女 年龄:6岁 情况分析: 1、 该幼儿属于小年龄的幼儿,所以与其他幼儿沟通比较有困难。 2、 没上幼儿园之前都是由爷爷奶奶在带大的,而爷爷奶奶对孩子溺爱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基本上都会尽力满足,所以当幼儿在园不如意时就会用肢体语言解决问题。 3、 幼儿在家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家长代替的,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培养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 培养措施: 1、希望家长积极配合鼓励幼儿坚持来园,并能跟家长说说自己幼儿园的好朋友,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2、教师坚持应有的原则,先是以身作则,然后逐渐的引导幼儿由不出声问好,到先是点点头笑一笑-----趴在耳朵上小声问好------能独立的小声问好-------经提醒能问好-------自己独立的问好。 3、引导幼儿和同伴要友好的相处,好朋友之间要友好的相处。 4、和家长及时的沟通,在家尽量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实录一) 班级 中5班 姓名 沈嘉雯 时间 2月 观 察 情 况 在今天吃完点心后的自由活动中,孩子们都愉快的摆弄自己带来的玩具,并都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着自己的玩具。突然吕瑶跑到我的面前来,慌张的说:“王老师,我看见沈嘉雯把张名扬的手弄出血了。”我听了之后赶忙跑过去,看了看张名扬的手。只看见从张名扬的手指边鲜红的血流了出来。此刻,耳边孩子们也在我耳边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老师,是沈嘉雯咬的。”“对,是被她弄坏的。”“刚刚沈嘉雯抢张名扬的玩具,张名扬不给她玩具,她就咬了张名扬。”……孩子们一个个都争相在我面前告状。我生气的批评了沈嘉雯一顿,告诉她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然后采取了隔离的措施,让她暂时离开这种情境,帮助她明白为什么老师会不让她玩玩具,为什么会让她离开。听了我的话,她一个劲的坐在位子上点头,跟我说:“老师,我知道了。我下次不会再和小朋友吵架了。”我原本以为我这样的做法,会让幼儿了解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和同伴之间应该友好的相处。但是好景不长,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又传来了孩子的告状声:“老师,沈嘉雯又在打人了。” 观 察 分 析 事后,我想简单的说教和暂时的隔离,对于小孩子来说,她当时可能并没有完全的听懂,还需要在不断的尝试中,让幼儿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让别人喜欢你的,哪些行为是会让其他人不喜欢你的。而采用隔离的办法,让她离开当时发生咬人的情境,同教师大声的呵斥和批评比较起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靠过多的约束和说教还是治标不治本的。 措 施 与 结 果 在家长方面,我们也可以建议为小朋友准备些小玩具带到幼儿园来,这样孩子在自由活动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玩具,就会专心的玩自己的玩具,而不会因为自己没有玩具玩,而去抢其他人的了,这样就减少了和同伴之间产生冲突的机会,以及避免了幼儿暴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如果,孩子自己带了玩具,还可以和同伴交换玩具,这样就增加了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交流机会,也为幼儿和同伴的交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家访记录: 沈嘉雯是班级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在她之前妈妈还生个一个孩子,由于某些原因,结果家中的前一个孩子没能够顺利长大,所以她妈妈又生了这个孩子,所以从孩子一出生,家长把所有的希望王寄托在了她的身上,所以对于她来说,集万千宠爱于一生,对于要求都是有求必应,继而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实录二) 班级 中5班 姓名 沈嘉雯 时间 3月 观 察 情 况 午睡起床的时间到了,我来到孩子们的身边一个一个的把他们都叫醒。于是,孩子们迅速地穿着衣服。过了不一会儿,大部分孩子都已经穿好了衣服,叠好了被子。可沈嘉雯依然还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我看见了提醒她赶快穿衣服,可她却还是没有任何的反应,依然等待老师过去帮忙。我来到沈嘉雯身边,她才慢慢地穿起衣服。好不容易在老师的帮助下穿好了衣裤,可被子还是纹丝不动,任由它“躺”在那里。好像叠不叠被子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叠被子在她的心中几乎成了阿姨、老师的专利。 观 察 分 析 沈嘉雯在家里的依赖性特别强,做任何事情都要得到爷爷奶奶的帮助。爷爷奶奶对于她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什么事都包办代替,过分的宠爱使孩子丧失很多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沈嘉雯养成了凡事都要依靠大人的习惯。 措 施 与 结 果 1、帮助家长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家长认识到这种依赖心理的危害性,使家长明白:要扭转孩子的依赖心理,关键还是要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 2、要求家长不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事事迁就孩子,尽量创设机会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倒垃圾、叠被子、扫地,等等。这样能逐渐增强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摆脱凡事都要依靠父母、依靠爷爷奶奶的习惯。在此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放心让孩子去做,不怕麻烦,在旁边给予必要的指导。 3、引导家长及时鼓励孩子。有进步时要表扬、鼓励,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减少对长辈的依赖心理。尤其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更要多鼓励,给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否则,脆弱的心灵初遇较大的困难容易泄气,容易畏缩。战胜困难之后,给以热情表扬,强化其克服困难后的成功体验。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实录三) 班级 中5班 姓名 沈嘉雯 时间 4月 观 察 情 况 刚吃完午餐,沈嘉雯便急不可待地搬起小凳子去拿起她特别钟爱的娃娃玩了起来。这几天,沈嘉雯几乎一直玩在娃娃,可她丝毫没有选择玩其他玩具的意向。不一会儿,周靖宜也加入了玩玩具行列,两人一人一辆,玩得不亦乐乎,倒也相安无事。渐渐地,想玩玩具的人多起来了,后来的高宇飞要求沈嘉雯给她玩一会儿,可沈嘉雯不肯相让。高宇飞很生气,连连向老师告状:“老师,沈嘉雯不给我玩娃娃,她已经玩了好几天了。”我随即问高宇飞:“你有没有和她好好商量?”“我已经和她商量过了,她还是不肯给我玩。”我问沈嘉雯:“沈嘉雯,是这样吗?” 沈嘉雯点了点头。“那为什么不给高戈玩一会呢?”“我还想玩。”我故意为难地说:“你想玩,高宇飞也想玩,那怎么办呢?” 沈嘉雯想了想,对高宇飞说:“那我们一起玩吧。” 观 察 分 析 在幼儿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争议,这都是正常的,只有不断交往,才能使人成长。当幼儿间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与小朋友一起讨论,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不一定要老师告诉幼儿要怎样做。在此过程中,我并没有批评或责备沈嘉雯,而是引导她想出解决的办法,帮助她增强与他人分享玩具的意识。 措 施 与 结 果 1、日常生活中运用“孔融让梨“等故事,引导沈嘉雯学会与人分享、谦让。 2、组织幼儿集体讨论:“在人多玩具少的情况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采取先轮流玩的办法,再由此过渡到谦让。 3、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渗透,采用行为鼓励法、榜样示范法等各种教育方法,避免单一的说教,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沈嘉雯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产生自发分享、自发谦让的愿望。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实录四) 班级 中5班 姓名 沈嘉雯 时间 5月 观 察 情 况 要吃点心了,孩子们都去洗手了。但是,沈嘉雯却跑过来说:“王老师,王老师施加明在玩水。”于是,我问她“那你提醒他了吗?”“恩……没有。”“那你去跟他说不要玩水呀。”“哦。”她飞快地跑过去对施加明说:“施加明,以后不要玩水了,知道吗?”“恩。”施加明点了点头。沈嘉雯又跑来对我说:“我已经提醒施加明了,现在他不玩水了。”“这就对了,好朋友应该是互相帮助的,别人做得不对,应该要劝阻,而不是告他的状。” 观 察 分 析 比起以前,周至和同伴相处融洽了许多。但是当有事发生时,往往选择告别人一状。而有时和同伴发生摩擦时,也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措 施 与 结 果 利用空余时间,经常和她聊天,并通过故事、讨论等形式使他明白,打“小报告”是不动脑筋的表现,非但帮不了别人,反而会引起同伴对她的敌视,从而疏远她。当别人做错事时,要学会劝说别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帮助别人,才会赢得更多的朋友。当和同伴发生摩擦时,引导她自我反省、换位思考,让她多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要知道别人的想法,还要理解她为什么有这样想法,让孩子考虑一下他人的行为是否有合理的一面,逐渐养成宽容别人的良好品质。渐渐地,沈嘉雯从爱管闲事的“小报告”,转变成了乐于助人的“劝说者。”同时也进一步体验到了朋友多的快乐! 幼儿园个案观察记录(实录四) 班级 中5班 姓名 沈嘉雯 时间 6月 观 察 情 况 今天户外活动时,沈嘉雯站在台阶上挥动着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我走过去对她说:“你做的真好,真象一个小警察。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她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鼓励(她说:“你看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她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地投入了游戏。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以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她都始终坚守岗位。对他的表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观 察 分 析 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孩子对于自己在同伴心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在乎,于是沈嘉雯试图在用各种方法来赢得伙伴们的认同,慢慢很多不良的习惯也在这样的想法中得到改变。 措 施 与 结 果 1、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他带来魔方玩具时,我就专门请她介绍、演示玩法并指导同伴玩。2、当她把散了好久的拼图整理好时,我便夸她手巧,让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 3、当他从家中带来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时,我就立即把它装饰在教室里。 学期小结: 已经是中班的孩子了,虽然沈嘉雯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有些方面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比如在吃饭时,会经常把筷子对着小朋友,坐椅子时总是会把小椅子往后仰,还会时不时的去碰碰坐在旁边的孩子,在以后的一日活动还是要注意观察和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