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7935170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气管套管滑脱急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套管滑脱的急救,学习目标,了解气管套管滑脱急救的意义,熟悉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掌握气管套管滑脱的症状,掌握气管套管滑脱的紧急处理方法及流程,气管切开套管种类,1.,金属型,2.,低压高容量型,(气囊式、无气囊、可发音),气管套管滑脱是气管切开术后的危险并发症.抢救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预防气管套管滑脱,、,消除各种导致气管套管滑脱的危险因素,、,一旦发生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1.剧烈咳嗽,2.固定松散,3.套管大小与切口不符,4.吸痰管与套管内径不符,5.护理操作不当,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1.剧烈咳嗽,气管切开后由于空气直接由套管进入呼吸道,没有通过鼻腔的过滤作用,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气道湿润不足致气道干燥,分泌物增多,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反射,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持续剧烈咳嗽就可能造成套管滑脱。,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2.固定松散,气切后放置套管时固定带太松,有时病人入院时颈部肿胀,数日后消肿,护士没有经常检查固定带是否松紧适宜,并及时调整,就有可能在病人翻身或躁动时滑脱。,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3.套管大小与切口不符,置管时间较长的病人由于窦道口松弛,套管与切口不够紧密,翻身或者咳嗽时容易造成套管滑脱。,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4.吸痰管与套管内径不符,吸痰时吸痰管太大抽吸过紧,当套管固定不牢时容易将套管与吸痰管一起拔出。,气管套管滑脱的原因,5.护理操作不当,护士进行气切护理时动作不够轻柔。,呼吸囊鼓肺后,没有在调整好呼吸囊接口与套管口连接处位置后再拔,就容易造成套管强行拔出。,护士在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时没有妥善固定套管,存在滑脱隐患。,套管大小与切口不符,套管与切口不够紧密,翻身、躁动滑脱,无及时调整,固定带松,空气直接由套管直接进入呼吸道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持续咳嗽,分泌物增多,固定不牢,吸痰管太粗抽吸过紧,翻身、咳嗽,气道干燥,护理操作不当,固定松散,吸痰管与套管内径不符,窦道口松弛,剧烈咳嗽,气管套管滑脱有哪些症状呢?,症状,1.气管导管全部或部分由气管内脱出,2.呼吸困难、紫绀、烦躁、大汗淋漓,3.SPO2 下降,呼吸机低压报警,4.患者喉部有声音发出,5 吸痰时,吸痰管无法插入气道,一旦出现气管套管滑脱,我们该怎么做呢?,一 部分滑脱,全部滑脱,抽尽气囊内的气体,将气管套管 插回气管内,确认气管套管的正确位置后充气囊,妥善固定。,部分滑脱:,立即配合医生做好气道开放。,当气管切开时间超过1周,窦道已经形成者,立即消毒切口周围,将备用的气管套管经窦道重新插入。,如切开时间在1周以内未形成窦道者,取,血管钳,迅速沿造口插入,直至气管内,将血管钳左右撑开,呼吸得以缓解;一方面吸引分泌物,另一方面通知医生重新置入套管,全部滑脱:,如果迅速经造口置入套管困难,可先用面罩经行,人工呼吸囊加压,给氧,为防止造口漏气,可暂时用无菌纱布压住造口,待缺氧缓解后再置入套管,必要时先从口腔插入气管导管人工通气,再设法从造口置管。,全部滑脱,通知五官科急会诊,二、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开放气道配合医生紧急气管插管,2.镇静剂及激素的应用,3.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我们需要监测的内容有哪些?,1.呼吸音、胸廓运动及动脉血氧饱和度,2.固定系带松紧度,3.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监测,4.插管周围渗血及皮下气肿,5.气囊压力,三、监测,效果评价,患者呼吸平稳,情绪稳定,SPO2 上升,呼吸机低压报警消除,鼓肺时气道阻力适中,患者喉部声音消失,吸痰管插入顺畅,气管套管滑脱处理流程,评估,1.气管导管全部或部分有气管内脱 2.呼吸困难、紫绀、烦躁、大汗淋漓,3.SPO2 下降,呼吸机低压报警 4.患者喉部有声音发出5 吸痰时,吸痰管无法插入气道,初步评估,气管套管滑脱,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部分滑脱:抽尽气囊内的气体,将气管套管插回气管内确认气管套管的正确位置后充气囊,妥固定。,全部滑脱:立即配合医生做好气道开放。,通知五官科会诊,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配合医生紧急气管插管,2.镇静剂及激素的应用,3.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监测,1.呼吸音、胸廓运动及动脉 血氧饱和度,2.固定系带松紧度,3.血气分析及酸碱平衡监测,4.插管周围渗血及皮下气肿,5.气囊压力,保持舒适,1 病室安静,空气清洁,适宜的温湿度,2 注意保暖,,3 做好心理安慰,消除焦,虑,持续监测与护理,适时吸痰是保证呼吸道畅通的关键,1.,将吸痰管插入人工气道下端,10-20cm,,打开负压,缓慢回抽并左右旋转进行吸痰,不可上下反复提插,2.,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插管不应超过三次,两次吸痰间隔时间不超过,3-5min,;,3.,遵循,“,先气道后口鼻,”,的吸引原则;,4.,吸痰前后给予纯氧吸入,3min,或加大吸氧流量,听诊呼吸音,配合拍背效果更好;,5.,成人吸痰的负压为,300-400mmHg,(,40.0-53.3kpa,);,6.,儿童为,250,300mmHg,(,33.3-40.0kpa,),吸痰方法探索,1.,文献报道:每次吸痰时先吸取气管套管口的痰液,再将吸引管反折(不产生负压)下插至气管内,15-17cm,处,再上提吸痰管,1cm,松开反折部分,减少对气管粘膜的损伤。,吸痰方法探索,2.,如果吸痰效果不理想,可将吸痰管与吸引管分离,1.5-2.5s,,然后将吸痰管稍上提接吸引管继续吸痰,经临床实践证实,常规吸痰法持续负压吸引吸痰,极易造成气管粘膜损伤出血,适时阻断或解除负压的方法对气管粘膜的损伤较小,3.,在吸痰管旋转上提的过程中,如遇到阻力不可强行提出,应立即用左手将吸痰管反折,阻断负压,0.5-2.5s,,阻力解除后,继续旋转上提吸痰。,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