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源实验学校2013年八年级历史期中试卷时间40分钟 满分40分一、单项选择题(2分8=16分)1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是 (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 A.组织强学会B创办万国公报C.公车上书 D.颁布变法法令3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梁启超 D袁世凯4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5.“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纲领,反映了孙中山先生“民生”思想的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
2、权6假如你看见了一张民国十五年发行的邮票,那么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一下这张邮票发行于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陈独秀 孙中山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 )A. B. C. D.8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民主 自由 科学 革命 A B C. D题号12345678答案二、材料题(共24分)9.(9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请回答:(1)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4分)(2)写出洋务派
3、创办的近代军事工厂和民用企业的名称。(各一例)(2分)(3)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3分)10、阅读下列材料(8分)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1)请分别举出材料中所说的自强
4、、变法、革命所对应的历史事什的名称。(3分)(2)为了实现观念上的近代化,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什么?(1分)它主要学习了西方的什么?(也就是它的口号是什么?)(2分)在其后期,人们又开始接受什么观念?(1分)(3)近代化的探索的曲折和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1)11、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回答:(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关?(3分)(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3分)(3)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