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中华民族最强音.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7930654 上传时间:2025-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中华民族最强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中华民族最强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方式呈现多样化,搜集的资料内容越来越广,量逐渐增大。教学中教师可紧扣教学重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借助搜集的资料,从多渠道学习课文,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精彩词句。   3.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和愿望。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准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   2.学生搜集国歌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放国歌课件。   2.听了国歌,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   3.是呀,只要你是个中国人,无论你身处何方,一听到这歌声都会激动起来,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与国歌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己解决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   (2)找出读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2.小组交流:   (1)互相指读生字,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2)交流读懂的地方,共同解决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朗读情况。   (2)交流已解决的问题,讨论未解决的问题。   (重点问题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着“中华民族的最强音”讲了哪些内容?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板书:诞生传唱定为国歌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交流研讨   1.默读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体会中华民族的最强音的深刻内涵:   (1)从国歌的诞生中体会。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这首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并感情朗读。   ②齐唱国歌的最后一句。从这铿锵有力的旋律中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会想到影视中所见的英雄人物或某个战斗场面,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深入领悟国歌催人奋进的力量和反映出的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从而感悟其内涵。   教师相机板书:催人奋进   (2)从国歌的传唱中体会   ①自由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里可以体会出国歌是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重点结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来理解。   什么叫“战斗号角”?为什么说这首歌成为鼓舞人民的战斗号角?   ②还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这首歌的“战斗号角”作用?   教师相机板书:战斗号角   (3)从定为国歌中体会   ①默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当有人对国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提出异议时,周总理是怎么说的?你有什么看法?   ②齐读周总理的话,谈自己对这句歌词的看法。   “警钟长鸣”是什么意思?事实证明它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了吗?   ③引读最后一段,指导学生认识定为国歌的现实意义。   教师板书:警钟长鸣   (二)领悟聂耳及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的感情   1.你喜欢国歌吗?为什么?   2.文中的人物对国歌怀有一种什么感情?   ①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聂耳谱曲过程的句子,抓住四个“一会儿”体会聂耳谱曲时的心情及曲子中包含的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这是谱出了他的“心”曲。   ②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认识周总理、徐悲鸿、梁思成等对国歌的深厚感情,通过谈周围的人对国歌的感情,感悟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每一个中国人对国歌所特有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国歌、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感情。   (三)整合信息,深入感悟   1.引导学生介绍田汉、聂耳的相关资料及当时的社会背景。   2.老师讲关于国歌被传唱、定为国歌的故事,学生讲有关资料。   3.了解了这么多资料,你对《义勇军进行曲》有什么新的认识?   4.当你高唱着国歌时,想到了什么?齐读最后一段,领悟国歌的现实意义。   (四)品味赏读,背诵积累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谈谈读后的体会。   2.和小组内的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3.背一背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陋、催、荐”的写法)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生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全体起立,配乐齐唱国歌,再次感受中华民族最强音。   (七)作业超市:(任选一项)   1.把你搜集的与本课有关的其他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   2.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七、案例点评   本课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以下三点:   1.以生为本,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课文。本节课中,教师努力创设和谐自主交流的学习氛围,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感受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中,走进文本,解疑释惑,逐步领悟中华民族最强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2.以学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将探究发现的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小组交流、班内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与他人交流,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从学情出发,重视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整合。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对这些内容,学生是非常陌生的。因此,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整理了很多与国歌有关的资料,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课内与课外知识在头脑中有机整合,深刻领悟了文本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