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充栋盈车
宜宾XX8#楼人工挖孔桩
检测方案
编 写:
审 核:
检测单位:
日 期:
地 址:
电 话:
邮 编
一、工程概况
宜宾XX8#楼工程位于宜宾市,建设单位为宜宾天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四川同舟建筑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地勘单位为四川省一三五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四川元丰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泸州市南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工程8#楼桩基础部分为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砂岩层为基础持力层,单轴抗强度标准值frk≥6.0MPa。
二、检测目的
1、检测人工挖孔桩桩端持力层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三、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3、《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川建发[2004]66号)
四、人工挖孔桩检测
1、检测方法及检测数量
①根据《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川建发[2004]66号)及《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对人工挖孔桩的检测要求,当人工挖孔桩岩基为桩端持力层时,每单体建筑应抽取3个点在桩端进行岩基载荷试验,确定桩端岩基单轴饱和抗强度标准值。
②检测桩位选取原则:
一般情况下宜在整个施工场地内均匀布置检测点;
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在较差地段布置检测点;
当对地基基础的施工质量有异议时,应在有异议部位布置检测点;
应在基础荷载较大或对变形敏感部位布置检测点;
检测点宜由勘察、设计、监理、施工、检测及业主共同确定。
2、检测装置、设备和人员:
、岩基载荷试验:采用直径为300mm的刚性承压板,加载设备为1000kN油压千斤顶和高压油泵。荷载量测使用0.4级0~60MPa精密压力表,沉降观测使用2只百分表;
、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千斤顶
QF1000
套
1
压力表
YB150
只
1
百分表
0-50mm
只
2
检测所用精密压力表、百分表及RSM动测仪由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和率定。
项目主要人员名单
姓名
职务
岗位资质
资质注册编号
身份证号
项目经理
总检测师
(07)1370
510102196504158414
技术负责人
总检测师
(07)1370
510102196504158414
质量负责人
总检测师
(07)1373
420111196807155696
检测员
检测员
(07)1379
511027197406062555
检测员
检测员
(12)4977
513001198905110016
如果人员临时变动,我方必报甲方和本工程监理,并出具检测资格证书。
3、检测要求
①岩基载荷试验
岩基载荷试验标高为设计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的桩底标高。反力圈梁内径与护壁圈一致,反力圈梁底部位于试验标高以上1m。(详见深井荷载试验方案图)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反力圈梁混泥土强度为C35,试验在浇注15天后进行。
A、试验总加载量不低于设计要求的桩端岩基承载力特征值的3倍,桩端岩基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2.6根据设计要求的桩端岩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进行计算: 5.2.6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附录H岩基荷载试验方法确定。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室内和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fa=ψr·frk
(5.2.6)
式中 f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可按本规范附录J确定;
ψr——折减系数。根据岩体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间距、宽度、产状和组合,有地区经验确 定。无经验时,对完整岩体可取0.5;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
注:1 上述折减系数无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
2 对于粘土质岩,在确定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侵泡时,也可采用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处理。
对破碎、极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地区经验取值,无地区经验时,可根据平板荷载试验确定。
本次试验frk取设计要求6.0Mpa. ψr取为0.35计算得到fa为2100Kpa。
B、第一级荷载为试验最大荷载的1/5,以后每级为1/10
C、每级加荷后,立即测读沉降量,以后为每隔10min测读一次沉降量,当连续3次读数之差均不大于0.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沉降量读数不断变化,在24小时内,沉降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压力加不上或者勉强加上而不能保持稳定;
D、卸荷分4级进行,每级卸载为加载时的两倍。每级卸载后,隔10min测读一次,测读三次后卸下一级荷载,全部荷载卸完,当测读到半小时回弹量小于0.01mm时,可完成试验。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施工现场有关的各项安全规定;
2、开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
3、所有从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严禁穿拖鞋作业;
4、严禁酒后作业;
5、吊装作业前应仔细检查吊钩、吊索具是否完好,如存在问题必须进行修复或更换。
6、起吊前应确认吊挂牢固、重心居中才能起吊,不得斜吊和歪吊;
7、起吊时在吊物下方及吊物经过范围内下方严禁站人。应设置安全施工区域,并设置明显警示标志,非检测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8、吊物起动和降落前应采用微动,并有人扶持,平稳地安放在平台位置上;
9、千斤顶应位于荷载平台几何中心的正下方,千斤顶应用受力板与主梁接触稳定良好;
10、千斤顶的加载或卸载应缓慢进行,应观测荷载有无异常。严禁一次性快速卸载。
六、需甲方配合事项
1、提供该工程的地勘报告、桩位平面图及桩基施工记录等有关资料。
2、按检测要求进行桩底处理和反力圈梁制作。
3、提供有效检测工作面。
4、现场检测时,提供2-4名工人配合检测。
5、提供试验场地的用电、用水。
6、协调检测方与有关单位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