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 第一节:压强执笔人: 教学札记教学目标:知识:建立压强定义公式。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 能力:会进行压强问题的简单计算。初步掌握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及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经历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的过程,培养乐于和他人合作进行探究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压强概念及压强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引入教具和学具: 1.学生准备:体重计、方格纸若干 2.玩具坦克一辆、报纸一张、铅笔一支。3.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套、压强课时2课件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新课教学: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强的计算公式P=F/S。 播放 :“救助封冻的河面有人因
2、冰破裂落水”的影片。 设问:救助人员对冰面有 力,这个力特点实说马?大小多少? 为什么他没有落入水中? 设问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宽带子背书包时,压力作用效果弱,即压强小;窄带子背书包时,压力作用效果强,即压强大。 引导学生:物理上用p表示压强,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压强公式: p = F / S。学生讨论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不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通过讨论认识到压力作用效果强弱和压强间的联系。 压强的国际单位制单位:帕斯卡(帕),符号Pa,并且
3、1Pa=1N/m2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面积的单位换算)讲述压强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2”,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表示,该单位读作“牛顿每平方米”。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例题:写出“5帕”,指导学生说出它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5牛顿。列举课文中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感知1Pa的大小。】 体验 受力面积请同学们利用刚学的压强公式、单位,计算下面所述例题。【出示p62页例题】注意:在给出压强定义公式后,应通过一定的定量计算规范
4、化要求的示范,使学生的解题要严格要求。受力面积的计算。1米2 = _厘米2,1厘米2 = _米2。 活动 利用体重计和方格纸测量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猜一猜 班上哪位同学的压强最大? 设计实验 1.如何测出人对地面的压力?2.如何测出地面的受力面积? 实验并收集数据 完成书上表格。通过一定的定量计算规范化要求的示范,使学生的解题要严格要求。解题过程中和解题完后进行评讲,强调单位必须使用规定的单位:力用牛顿,受力面积用米2,所得到的压强单位才是帕斯卡。实验。数出完整的方格数a,数出不满一格的方格数b,用S(ab/2)每格面积。辨析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办法。讨论哪位同学压强大?认真讨论97b图。
5、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办法知识应用通过影片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办法”完成图97的讨论。并将实验内容填好。完成课堂练习。(附后)本课小结(略)。布置作业 :教材64页1、2、3;指导书91页4、5】完成随堂练习。板书提纲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压强的计算公式:P=F/S。压强的国际单位制单位:帕斯卡(帕),符号Pa,并且1Pa=1N/m2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面积的单位换算)五、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办法课后小结本节课要在给出压强定义公式后,应通过一定的定量计算规范化要求的示范,使学生的解题要严格要求。而活动9.3及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的研究,既起到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又起到培养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知识的应用,本教学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更使学生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让自己了解物理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