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强教学目标1 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2 能在日常生活上灵活运用压强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重点压强的公式。难点压强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复备(一)复习引入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并由此引出压强的单位是由力的单位和面积单位共同组成的。单位:牛顿/米2 读作:牛顿每平方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介绍压强的物理意义:以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5104 Pa的含义是:1米2的地面受到的压力约1.5104牛顿。(4)课堂练习例:计算芭蕾舞演员和大象对地面的压强。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做题,其余同学在下面做,教师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学
2、生的解题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做完后。讲评练习的同时指出同学在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的问题。(二)压强知识的应用为了使同学了解压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且如何运用压强的知识为我们服务,设问:压强是越大越好,还越小越好呢?然后解释生活中我们需要压强大时要想办法增大压强,需要压强小时想办法减小压强?同时说明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会被压坏。举例说明:如砖能承受的压强大约是5106帕,混凝土是(550)106帕等等。为了不压坏物体,使物体受到的压强小于物体能承受压强,因此人们就想方设法减小物体受到的压强。设问:如何去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呢?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出增大和减小
3、压强的方法;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由P=F/S分析出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办法,并引导鼓励同学分类举出生活中我们应用的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例子,如:书包带平而宽;吸管一头尖一头钝;椅子用宽而平的板平不用一细杆等等。同时让同学们参与做对比小实验,这样不仅说明问题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轻轻松松学习,又懂得了生活中的很多情况用到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和表达能力,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和学习信心有很好的作用。(五)作业1、 收集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少压强的例子。2、 课外小实验:测出你站立在地上的压强。3、 一人空手站立在地面上,怎样才能很快地使地面受到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两倍?如果他要营救一个掉进冰窟窿里的孩子,是站着跑过去还是爬着过去?板书设计一、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2.压强的计算公式: P=F/S3.压强的国际单位制单位:帕斯卡(帕),符号Pa,并且1Pa=1N/m24.测量人体对地面压强.(面积的单位换算)5.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办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