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6.1 物体的质量教案 苏科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
(3)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天平的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质量的含义,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教程】
一.导入新课
分析比较铁钉和铁锤;大小玻璃杯;课桌和课椅除了形状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
二.探究教学
(一)什么是质量
1、质量的概念
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
(1) 问题: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
(2) 学生交流、讨论。
(3) 归纳:上述物体可以分为三类:
① 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
② 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③ 冰块和水为一类,它们都是水,只是状态不同而已。
(4) 教师: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
(5) 比较: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只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张课桌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的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张课桌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教师: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
(1) 用铁锤把铁钉敲弯。
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
(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
(2) 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宜宾,或带到更远的地方,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冰熔化成水,只是冰的状态变化了;铁钉敲弯了,只是铁钉的形状改变了;铁钉由教室带到宜宾,或更远的地方,只是铁钉的位置变化了在这几种的变化现象中,物质没有从物体中转移出示,也没有发生由一种物质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只要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变,它的质量就不变。
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二)质量的测量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在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
1、天平的测量原理:
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有关知识在第十二章学习)
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测量物体质量时,天平一个盘放被测物体,另一个盘放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2、认识托盘天平的构造;
①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②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③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④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 质量。
每架天平都 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称量值就等于这台天平配套砝码盒内砝码的总数加砝码最大的读数所表示的质量。
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就是天平的精确程度。
3、记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 1)将天平放在
(2)将 移到标尺左端的 。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四、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