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电能与电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通过探究,知道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的关系,培养学生节约电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电功的意义,电功的计算。
2、难点: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电流、电压的大小及通电时间的长短的关系。
教具:多媒体、学生电源一台、电流表、电压表及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秒表、不同的小马达两个、细线两根(每根约1m)钩码一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假如现在生活中没有了电,生活会怎样?
通过学生的回答电的重要性,从而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电功与电能的概念
1、演示:(1)将一粉笔头静止从高处释放,使其自由下落。
(2)用手拉着一个用线系着的钩码,使钩码上升。
提出问题:1、这两个现象中有没有做功?各是哪个力在做功?
2、做功过程中有没有能的转化?各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得出结论: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功的多少可以表示能量转化的多少。
2、展示吊灯、电饭锅、电风扇等三个用电器
(1)提出问题:它们工作时都产生了什么能量?都消耗了什么能量?
(2)归纳:电流通过用电器时,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电功的多少就是消耗电能的多少。
3、展示霓虹灯、电磁炉等6幅图片
问:这些设备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什么能量?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电器能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或机械能?
(二)实验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说出猜想结果和依据,然后通过几个例子进一步肯定学生的猜想:
(1)一个手电筒和一台21吋彩电工作时电流差不多,工作相同的时间,哪个消耗的电能多?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做的功多?
(2)家庭中,一盏电灯和一台空调工作相同的时间,电流通过哪个用电器做的功多?
(3)为什么我们提倡人走灯灭,夏季把空调的设定温度调高一些?
引导学生说出电流做功可能与电压、电流及通电时间有关。
2、设计实验
提出问题:(1)探究过程中应采用什么实验方法?
(2)如何衡量电流做功的多少?
(3)按照你的思路,你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要使不同的用电器电流相同而电压不同,应怎样连接用电器?要使不同的用电器电压相同而电流不同,应怎样连接用电器?
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应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可通过用电器工作时得到的内能、机械能的多少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要使不同的用电器电流相同而电压不同,可将不同的用电器串联起来;要使不同的用电器电压相同而电流不同,可将不同的用电器并联起来。
出示小电动机,引导学生通过电动机通电时把钩码提升的高度来比较电流做功的多少。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记录表格。最后表格确定如下:
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钩码重/N
通电时间/s
钩码被提升的高度/m
1
2
3
4
5
6
3、进行实验
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学生设计电路图,连接电路,教师进行指导,特别要求学生注意两电表量程的选择.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1)在不改变电压和电流的条件下,改变时间,探究电功与时间的关系;
(2)将两个电动机串联,探究电功与电压的关系;
(3)将两电动机并联,探究电功与电流的关系。
4、分析与论证
组织学生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1)在电流电压一定,通电时间越长,钩码升高的越高,表明电流做功越多。
(2)在电流及通电时间一定时,电压越大,钩码升高的越高,表明电流做功越多。
(3)在电压及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越大,钩码升高的越高,表明电流做功越多。
(三)电功的公式
精确试验数据表明:电流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电功等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的成绩。即
W=UIt;
强调各物理量的单位:U伏,I安,t秒, 焦,1J=1V*A*s=1N*m
三、课堂小结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