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乐评广角12023-9|音崇教育5 创作|6 1|中国人与“贝九”一国庆十周年献礼“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系列演出研究刘诗涵摘要:考察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中国的演出情况,是研究中西音乐交流的独特视角,了解作为西方经典音乐的代表是如何深入传播到中国,并为中国社会所接受的,还可以观赏到用原文和中文来进行演出的过程,对这部作品的演出进行研究不仅标志着中国音乐表演方面的发展,还标志着西方音乐在中国的普及情况以及中国人对西方音乐的认同。本文将以“贝九”在中国的演出为线索,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交响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探究其意义。关键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新中国成立初期1906年,李叔同在音乐小杂志上,刊
2、登了手绘的贝多芬画像。尽管在这之前贝多芬的作品已经进入中国,但李叔同的介绍让当时的中国人更广泛、更全面地认识了“比独芬”。2 0 世纪6 0 年代,贝多芬的作品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上演,并越来越受到中国人的关注。第九交响曲于1 8 2 4 年在维也纳首演,后历经近1 0 0 年才传人中国。1 9 2 6年,受社会环境和基本条件的制约,“贝九”虽进人了中国社会,但仍由外国人主导演出。1 9 2 7 年开始有中国演奏家加人“贝九”的演奏,后由于战争爆发导致艺术活动减少,所以一直没有实现由中国人演奏全本“贝九”的愿望,直到1 9 5 9 年的“国庆十周年献礼”才真正意义上由中国人独立、自主地完成了贝多
3、芬第九交响曲的全本演出。一、艰难完成的献礼任务195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我国将举办盛况空前的庆祝活动。自1958年起,全国展开“大跃进”运动,各行各业都鼓足干劲,纷纷提出“跃进”目标。1 9 5 8 年8 月,中共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决定于国庆十周年前夕,在北京兴建一批国庆工程,其中就有1 9 5 9 年9 月落成的人民大会堂,也是此次献礼的演出场地,要在国庆十周年献上大合唱七部和交响乐作品六部,具体是:代表民族的、新中国的罗忠第一交响曲,代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一交响曲以及代表古典音乐最高典范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过关”有一个从“大跃进”的亢奋
4、到逐渐平静的过程。1 9 5 9 年1 1 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第八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要压缩空气,反对浮夸”,此外1 9 5 9 年4 月举行的第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了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 9 5 8 年1 2 月,周恩来总理召集了主管宣传及文化的最高负责人周扬、陆定一等人,就文化艺术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精神产品不62|音崇教5 创作|2 0 2 3-9乐评广角能放在卫星”,同时周总理也表示“不赞成要求文艺简单地配合政策的做法”,还“提醒大家注意研究正确地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由此歌词中“上帝”“天堂”和“女神”等词语也照唱不误
5、,成为“大跃进”时期的“异类”,作为西方音乐经典之作的“贝九”演出就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登上了舞台。1958年1 1 月举行的第八届六中全会和1 9 5 9 年4 月举行的第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对于文艺方面提出了新的政策方针,中央乐团的巡回演出小队陆续从各地回到北京,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做准备。1 9 5 9 年中央乐团也逐渐恢复了“大跃进”前的正常演出,于1 月2 4日的北京日报宣布从该月起恢复“星期音乐会”。各演出队会合后的首场演出由严良指挥,这是他从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回国以来首次与乐队合作的交响乐演出。从某种层面上来讲,这次演出也为几个月后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中国的首演做了铺垫。从1 9 5 9
6、 年5 月开始,中央乐团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音乐作品陆续试演,两场音乐会之后,中央乐团的全体演奏人员放下所有的工作任务,开始全力攻克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首演。1 9 5 9 年7 月4 日,历史性的时刻终于拉开了惟幕,全国人民见证着首次由中国自己的乐队、指挥、领唱、合唱为中国观众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全部四个乐章,终章欢乐颂也使用邓映易译配的中文歌词,最终成功上演。庸置疑,这次演出的规模是巨大的,演奏人员多达9 0 位,合唱达到1 4 0 人,而且是在刚落成不久的人民大会堂演出的。这也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全部由中国人来承担的“贝九”演出。二、开启“贝九”中国年这是第九交响曲首次全部由中国
7、艺术家独立完成上演,在当时演出这部作品是对我国艺术家演奏水平的极大考验。马思聪在文章中写道:“北京首都剧场售票房前面排着长长的队开始卖票十几分钟以后就卖完了。”“听众为是否能买到交响乐演出的票而感到担心,这是中国人民音乐生活中的一件新鲜事儿,它生动地标志着交响艺术已经逐渐在群众中生根,标志着交响乐事业十年来的发展。”指挥家黎国荃(1 9 1 4 一1966)在肯定“交响乐事业大步向前”的同时,也在演出的各方面指出了一些问题。另外,1 9 5 9 年7 月下旬在音协和北京市文联座谈会上,学界也对此次演出提出了许多客观、具体的问题,如“技术不成熟、配合不够默契、大提琴不整齐,等等”。尽管当时大家的
8、演奏水平函待提高,但在今天看来这场演出展现出了更重要的时代意义与价值,“特别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的盛大演出就像里程碑一样显示着我国交响乐事业已经告别了它的童年”。这种民族自强和民族自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朝气蓬勃的社会精神面貌的最好体现,也是近代以来国人期盼国家快速崛起、腾飞的整体社会心理在音乐领域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于贝多芬的解读大多是健康向上的,认为他的大小作品都贯穿了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和战斗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正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国人的心理活动,所以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流传开来了。1959年也可以说是“贝九”的中国年,以这场演出为开端,这部作品在我国前所
9、未有乐评广角12023-9|音崇教育5 创作|6 3的集中的系列演出开始了,除北京外,中央乐团还在武汉、广州等地巡演,并和当地乐团进行联合演出。为了更好地解读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中国的演出,笔者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文革”时期之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演出情况列表如下: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时期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中国的演出情况演出时间1959年7 月4、5、12日1959年8 月1 6 日1959年9 月2 3、27、2 8 日1959年1 0 月1、4 日1959年1 0 月1 1 海因兹波恩格兹日、1 1 月1 3 日(民主德国、严良垫蔡焕贞、魏鸣泉、1960年3 月1 9 2 0 日严良垫1960
10、年3 月2 1、2 3 日严良垫1961年4 月9 日严良1961 年1 2 月1 3、阿诺索夫(苏)14日1962 年1 月1、2 日资料来源:根据贝多芬在中国凤凰咏中央乐团1 9 5 6 1 9 9 6(周光著)整理所得。如表,除1 9 5 9 年的首演之外,同年1 0、1 1 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累斯顿乐团访华演出,中德前后合演第九交响曲两次。首场演出是在1 9 5 9 年1 0 月1 1 日,由德国海因兹波恩格兹指挥乐团与中央乐团合唱队共同组成了共计3 4 5 人的庞大演出阵容,用中文演唱终章欢乐颂;第二次合演时,由海因兹波恩格兹教授指挥前三乐章,我国的严良堃指挥第四乐章,在人民大会堂
11、演出,现场听众超过1 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周恩来总理观看了演出并上台祝贺。波恩格兹回国后在回忆录中写道:“该团具有世界水平,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该团的成绩而深深感动。”三、通过苦难走向欢乐贝多芬把交响乐体裁发展引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第九交响曲打破了传统,将人声引入交响曲,这也是贝多芬成为西方音乐代表人物的代表之作,他将简单的旋律做了极端复杂的处理,在这首交响曲中,不仅有极为复杂的合唱,还有更加困难的器乐配合。这部作品也体现了贝多芬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苦难得到欢乐,表现出他对“自指挥家严良垫严良垫严良垫严良垫严良垫领唱梁美珍、蔡焕贞、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魏鸣泉、魏启贤广播乐团合唱队梁美珍、蔡焕贞、中央
12、乐团合唱队、中央魏鸣泉、魏启贤广播乐团合唱队梁美珍、蔡焕贞、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魏鸣泉、魏启贤广播乐团合唱队梁美珍、蔡焕贞、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魏鸣泉、魏启贤广播乐团合唱队中央乐团、民主德国德累斯顿交响乐团湖北艺术学院合唱团、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中魏启贤央乐团合唱队湖北艺术学院合唱团、蔡焕贞、魏鸣泉、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中魏启贤央乐团合唱队广州交响乐团合唱队、中央乐团合唱队总政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中央乐团合唱队总政文工团歌舞团合唱队、中央乐团合唱队一西方古典音乐接受问题个案(张乐心著)和演出乐团演出地点北京首都剧场北京北京北京北京武汉武汉广州北京北京64|音崇教育5 創作|2 0 2 3-9乐评广
13、角由、平等、博爱”生活的向往。也正是这种“通过苦难得到欢乐”的理念,对于刚刚结束解放战争的中国人民来说最有共鸣,因此演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的反响很大。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凡是贝多芬的作品上演,都是十分火热的,国内作曲家、评论家也乐此不疲。如当时正在读中学的韦风就说过:“哈尔滨交响乐团第1 0 0 次音乐会,他们成功地演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尤其是乐曲的第四乐章,那气势磅的演奏和热情辉煌的大合唱欢乐颂,把在场千余名听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听众长时间的热烈鼓掌是创哈尔滨乐坛上的新纪录。”不仅如此,贝多芬在中国更是一个“话题”,如前文所说,他是西方音乐的代表,也是交响曲的改革者。自2 0 世纪初以来,第九
14、交响曲甚至于交响乐作品的演出,一直由外国人来主导演奏,从三四十年代开始才有中国人参与演出,因谭抒真演出的完整性无从考证(虽然记录第四乐章欢乐颂用了顾毓译配版本,但第四乐章的合唱和领唱并未提及),故直到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典礼上,才是真正意义上由中国人独立完成演出。“中国作曲家在管弦乐作品上的成就,也标志着中国整个音乐事业的成就”,从“在中国演出”到“中国人演出”的进程,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几十年来我国交响乐演奏水平的提高。“经过十年来的辛勤工作,交响乐事业已经逐步建立起来,交响乐艺术已经和广大人民的生活结合起来了”,马思聪还指出,“交响乐事业的成就不仅标志着整个音乐事业的成就,而且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
15、设的成就。”综上所述,从这首作品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上演,可以窥见中国社会接受外来音乐的历程,中国音乐家可以演出“贝九”,恰好体现了中国交响乐演奏水平自近代以来的发展,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这个节点,推出贝多芬作品更具有文化意义与社会意义。从艰难完成的政治任务,到巡回演出;从几乎封禁贝多芬的演出,到1 9 7 3年的“解禁”,再到现在普遍式的演出,我国的交响乐演奏水平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但这并不是结束,我们期待专业性的交响乐演出,期待高水平的演唱。参考文献:1周光.凤凰咏中央乐团(1 9 5 6 1 9 9 6)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7.2汤亚汀.帝国飞散变奏曲:上海工部局
16、乐队史(1 8 7 9-1 9 4 9)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 0 1 4:1 5 8.3徐迟.江南小镇 M.北京:作家出版社,1 9 9 3:1 7 4-1 7 5.4韦风.中国首演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散记.北方音乐,1 9 8 6(4):2 3-2 4.5梁茂春.金律声,您到哪里去了.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 0 1 4(1):6 7-7 2.6罗筠筠.李德伦传 M.北京:作家出版社,2 0 0 1:3 1 7.7李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创作的风格分析.北方音乐,2 0 2 0(1 0):1 1-1 2.8马思聪.十年来的管弦乐曲和管弦乐队.音乐研究,1 9 5 9(5):8-1
17、1.9黎国荃.交响乐演奏事业大步向前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演出.人民音乐,1959(Z1):9596.(下转第6 7 页)乐评广角12023-9|音崇熬育5 创作|6 7者曾写过评论文章,提醒大家一定要用真情写歌。20世纪8 0 年代,有一位女性作曲家谷建芬赫赫有名。她最先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广泛传唱而一鸣惊人,随后,她的歌曲频频唱响歌坛。她的作品结构短小、旋法平直、形态简洁,虽然貌不惊人,却深受广大青年欢迎。笔者找来所有“谷歌”的旋律进行分析,发现她将司空见惯的歌谣体写得朗朗上口、学娓娓动听,如妈妈的吻采蘑菇的小姑娘歌声与微笑等。新奇的是,一般作曲者会重用级进、跳进旋法,而她却重用易使旋律单调
18、的平进旋法(即同音进行),由于能与其他旋法巧妙结合,因此设计得别有风韵,这就是谷建芬独具一格的创作亮点。由于流畅、上口,“谷歌”受到了广大青年的狂热追捧。后来,谷建芬写出了那就是我烛光里的妈妈绿叶对根的情谊等富有艺术+性的流行歌曲,其质量可谓出类拔萃,特别是她写出了感人至深的三国演义的音乐后,更让歌坛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笔者终于悟出了她的创作追求一一作者没有自以为是地释放个人爱好,而是站在歌者的立场上进行创作。只有这样,才使她的创作歌曲受到了大众的欢迎。笔者曾将悟出的这些“谷歌”经验写成了评论文章发表出来,期待大家能学到其中的创作精髓。四位歌曲创作大师,不仅曾经引导笔者走上了音乐创作道路,而且
19、还成为当今歌坛上的学习楷模,会永远受到后辈的崇拜和敬仰。杨瑞庆:江苏省昆山市文化馆研究,馆员。责任编辑:刘乐权(上接第 6 4 页)10田彬华.不同文化历史语境中的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在中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 0 1 8(2):6 4-7 5.11庄晨晖.贝多芬音乐思想与创作研究-州:暨南大学,2 0 1 8.12邓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的作品演唱分析.参花(下),2 0 1 8(1 2):1 0 0.13胡越菲.贝多芬的“海利根施塔特”:不是遗嘱,是“独白”贝多芬展览策展人唐祎程独家专访.音乐爱好者,2 0 2 1(3):2 3-2 9.14曹晨旭.浅谈古典主义早期与晚期音乐风格的对比以莫扎特与贝多芬为例.戏剧之家,2 0 2 1(1 2):8 2-8 3.15杨建措.西方古典音乐的蓬勃发展刘诗涵:哈尔滨音乐学院2 0 2 1 级研究生。一一以第三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为例 D.广-以贝多芬为例.当代音乐,2 0 2 1(3):8 5-8 7.责任编辑:刘乐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