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循环教学设想:本节教材充分挖掘导图的功能,让学生通过对导图再认识的形式,帮助学生对本章知识进行回顾、总结、温故知新。教材还设计了物态变化吸热、放热情况总结图,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教材指出,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用这种渗透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建立起能量的概念。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了解科学、技术、社会,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课上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争论,在互动学习中,引发学生认识水资源,了解水的珍贵,对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明白节约用水时全人类的共同需求,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认识水循环的过程。通过水循环导
2、图的认识,归纳总结出物质三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规律。2知道物态变化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物态变化的吸热、放热情况,知道热量是能量的一种形式。3知道水在生活、生产、技术中的各种应用,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意义。4通过对水循环的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进行知识梳理、总结的能力。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自觉地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水的使用有自己的见解,做到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物质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及吸热、放热情况。难点:1各种物态变化间的能量转移情况。2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的调查报告。教学突破:通过归纳、总结,学生看图、填空、讨论、自由发言等方式突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课前预习
3、,归纳物质三态变化。调查有关水资源的一些相关内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引入新课:奔腾的江河湖泊,皑皑的冰山雪岭,浩瀚的海洋,飘荡的白云,都是水的大家族。地球上的水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认识水的循环系统。认真听讲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地球上的水循环:活动2.8 认识水循环1.仔细观察图2-39所示的“水循环示意图”,将对应的水的状态变化填入图中的空格。2.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哪些变化?水的状态在发生变化时需要吸热或放热,请对这些变化以及对应的吸热、放热情况进行归纳,并填在图2-40中相应的位置上。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
4、态变化。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这表明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观察图239,分析水的循环过程,将对应的变化填入图239中的横线上。分析水的状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归纳总结后填入图240中相应的位置上。复习巩固前4节学习的物态变化知识。学生还没有学过“能量”的概念,用这种渗透方式,使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珍贵的水资源:过渡:水是生命的乳汁,是经济的命脉,是地球奉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资源。1.水能为人类做什么。我们知道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经济的命脉,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宝贵的资源.请大家想一想,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引导学生看图回答。2.水为何珍
5、贵?有人说:“水可以循环使用,而且地球上有70%的面积被水覆盖,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他的理由。3.破坏水资源会带给人类哪些危害?引导学生翻阅课本图245图248,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回答举出一些水为人类服务的例子。分组讨论,进行争论,说出各自的理由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通过课本插图,了解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这部分内容涉及面很广,教师可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节约用水与水资源保护:我们身边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一水多用,少开长流水,不向河中丢垃圾等。对宝贵的水资源,我们
6、必须倍加爱护。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以及子孙后代都会有水用。讨论交流: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是否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关于节水及保护利用水资源你有哪些感想和建议?学生在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为保护利用水资源出谋划策,让水资源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巩固小结: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你通过自己课前的观察以及在这堂课上和大家的交流,你学到了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水循环,知道了什么是物态变化和物态变化的几种形式,了解了物态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和人类对水资源破坏的严重性,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学生思考并对这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回答师生共同小结作业布置:1设计研究方案,探究察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2分组考察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完成考察报告。写一篇关于农村水污染情况的调查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