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x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7912730 上传时间:2025-0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5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1节 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 透镜 年级 八 科目 物理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1节 透镜 授课类型 新授 课标依据 2.3.5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一、教材分析 《透镜》一节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在前面学完了《光的折射》后,要求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透镜的基本知识,为后面学习透镜成像规律,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两种透镜及对光的作用。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学会方法,增强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一章学过《光的折射》基础上,已经对光的折射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生活中很多光学仪器中用到的透镜的学习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3、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过程与 方法 1、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养成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3、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养成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会聚、发散。 2、会作透镜特殊光线光路图。 五、教法学法 观察法、演示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激趣引入 【ppt展示】 画外音——这是2006年8月发生在重庆的一场森林火灾,这场大火仅6个小时就燃过500多亩。但是,你知道引起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吗?竟然是一瓶没有喝完的矿泉水! 生:(议论质疑)半瓶没喝完的矿泉水能有这么大的破坏性吗? 【导入课题】待学生议论后,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想知道一瓶矿泉水为什么会闯下这么大的祸吗?要解决这个困惑,学习今天的知识你就能理解了。 二、自主探究 师:(讲授概念) 由透明物质制成的光学元件统称为透镜,也就是都可以叫做透镜。如玻璃、水晶、石英、树脂、塑料等材料都是制作透镜的材料。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的哪个地方或哪个方面观察到使用了透镜? (在学生表述的的基础上,教师给予恰当的肯定、鼓励和补充。) 【课件展示2】生活中的几种透镜 1、透镜的种类 【提出问题】图片上的透镜形状都一样吗? 【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或用手触摸,找出有什么不同,概括出它们的特征。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进行比较,概括出它们的特征:(描述)两块块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两块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一、透镜的分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主光轴、光心 学生阅读课文第90页、91页“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内容,认识是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主光轴。通常用“虚线”画出。 2、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3、透镜对光的作用 【探究活动2】: 【体验实验】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相同吗?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 简易判断凹、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否相同的步骤: (1)在距离桌面20cm高处,用LED手电筒照桌面,观察光斑的大小。 (2)在桌子和手电筒分别之间放置凸凹透镜看光斑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探究结论: 由放置凸透镜后的光斑变小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由放置凹透镜后的光斑变小大了,说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理解: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F”字母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 【课件展示5】 1、凸透镜向日取火。 师:同学们能否理解了半瓶没喝完的矿泉水为什么能引发火灾了吗? 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并鼓励。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疑惑。 四、课堂检测 同步试题 学生完成检测题、解答,教师巡视、讲评。 五、布置作业 《高效课时通》 通过让学生感受火灾的无情和不可思议的火灾原因,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和解开谜底的愿望,投入本课的学习。 通过模拟玻璃球的切割,让学生对透镜的球面有直观的体验,减小对凸透镜主光轴理解的难度。 通过小实验,体验到凸透镜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通过回扣引入情境,达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同时呈现课堂设计的完整性和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