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对河北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08-10-30 09:44:16 ) 稿件来源: 新华网河北频道
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恶化而来,次贷危机主要是由于美国国内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金融衍生品市场起到了加速危机传导的作用,并使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破坏严重,资本市场大幅动荡,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濒临破产窘境,并对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进入经济下行周期。在全球金融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必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我国的一个经济大省,河北省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以及如何应对是摆在河北省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金融危机对河北省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对我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金融危机对河北省经济的影响有限。从增长动力构成看,2008上半年,河北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和消费都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06.8亿元,其中城镇投资3197.2亿元,分别增长33.0%和34.9%,增速同比分别加快7.7和6.4个百分点。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0.7亿元,增长22.2%,增速同比加快5.9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实现174.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07.3亿美元,分别增长55.9%和38.9%,增速同比加快22和3.9个百分点。尽管如此,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不容忽视,河北省经济仍然存在下滑的隐忧。
首先,仔细分析拉动投资增长的因素会发现,主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因素是财政投资,比如三年大变样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建设投资、以及重点项目投资等,如果不考虑这种非市场因素,那么对市场反应最敏感的民间投资和企业自主投资的增长幅度很小。
其次,消费支出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2008年上半年持续的通货膨胀有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1%,涨幅同比扩大5.1个百分点,与消费支出增幅的扩大程度几乎相当。扣除通胀增幅,实际上消费支出增幅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0.8个百分点。
第三,最显著的变化是,近三个月来出口增幅逐月下降。石家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全省出口增速较7、8月份分别回落7.7和28.7个百分点。不过由于出口对河北省经济拉动效应较小--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外需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所以出口下降对经济的影响较小。但需要警惕的是,由出口下降引起的传导效应是可怕的。如果出口下降引起消费需求以及投资需求下降,那么经济增长减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事实上,经济增长速度已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专家对河北省2008年经济形势的分析,用以判断未来经济大体走势的先行合成景气指数整体出现了下降的走势。从构成先行合成景气指数的各指标看,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出口总值增速和实际利用内资增速这三个指标延续了上升走势,保持了较快增长状态。而本年新开项目增速、钢铁产量增速、工业产品产销率、食品支出增速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走势,几个指标的整体增长放慢。用以判断现阶段经济大体走势的一致合成景气指数已经连续几个月出现了递减,整体也进入了回落的走势。具体表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定期存款增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走势。
(二)对河北省消费需求的影响
金融危机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影响消费。一个是影响消费者信心来影响消费意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3.8,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了0.3和3.2个百分点。而作为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生活变化预测的预期指数,则回落更为明显,从一季度的97.5降至三季度的96.2,这一指标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下滑。另一个是通过影响财产性收入来影响消费。近期资本市场不景气,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度下降,从而使社会消费能力下降 王重润金融危机对河北经济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新华网河北频道,
。
(三)对河北省投资需要的影响
对企业投资的影响。金融危机对投资的影响通过四个渠道来实现。其一,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规模下降、融资成本提高。其二,企业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投资信心不足,引起投资下降。其三,部分外资撤走或者撤销增资计划导致企业投资下降。其四,消费市场下滑导致企业盈利预期下降,从而减少投资。
(三)对我省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正在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扩散。这场金融海啸给河北省企业带来了较大影响,欧美需求放缓、资金链紧张、国际信用环境恶化、银企之间信心不足、人民币汇率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均对我省企业出口带来严重冲击,我省进出口数额纷纷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就业形势恶化等等现象已经显露,并且这种影响是深远的,影响程度也是不确定的。
第一,总影响
1.2008年进出口贸易总体情况良好。2008年,在国内调宏观控政策频繁出台、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我省外贸仍旧实现了良好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量在首次突破300亿美元。钢铁、医药、煤等大宗商品出口仍保持了快速增长,以生命科学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类产品出口表现突出,在出口中所占比重继续攀升。据海关统计,2008年我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84亿美元,同比增长50.5%,继续在全国外贸十强省市中处于领先位置。
2. 2008年进出口贸易增速开始下滑。2008年我省月度进出口规模、增速均呈现连续下滑态势。11月、12月的月度进出口额只维持在25亿美元左右,与8月进出口44亿美元相比,萎缩了近一半。月度进出口的同比增速自8月达到95%的最高点后,连续回落。11月的月度同比增速下降1.3%,首次呈现下降态势。2月的月度增速下降6%,呈扩大趋势。
3.2009年进出口贸易压力不断增大。自2008年9月我省进出口贸易开始下滑以来,我省外贸进出口增速已连续3个月下降,且降幅不断扩大。其中,出口12.3亿美元,同比下降21.7%;进口8.6亿美元,同比下降17.2%。2009年1月我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实现20.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9%。2009年进出口贸易压力增大。
4.我省对欧盟、美国两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速回落加深。2007年前8个月,我省对欧盟、美国的进出口增速分别达到57.3%和43.1%,而此后增速回落趋势逐月加剧,从全年来看分别回落了10.4和14.6个百分点。欧美实体经济需求疲软成为2009年我省外贸健康发展的隐忧。
第二,对我省私营个体经济受外部影响最大
近年来,河北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占民营经济主要部分的私营个体经济大规模快速度进入外贸领域,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成为“十五”期间拉动河北省出口增长的最大动力。然而,自2005年开始,进入增长滞缓期,增长速度陡降,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32.9%,19.7%和42.3%,连续3年低于全国私营企业出口增长率,连续2年低于河北省三资企业出口增长率。由于河北省私营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大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具有出口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易受到国内外经济波动和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和冲击。大多数私营企业的出口产品为钢铁初级品、纺织、毛皮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结构低,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利润空间有限,主要依靠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处于被动地位,最易被挤出国际市场。
第三,一般贸易主导型出口方式受到影响相对较大
长期以来,河北省出口贸易方式一直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出口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85%,比全国44%的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十五”时期河北省一般贸易出口年均增速为25.4%,加工贸易为16.4%,低于一般贸易9个百分点。但2005年以来,河北省一般贸易一改“十五”时期以来快于加工贸易的增长格局,连续3年低于加工贸易出口增长率。 造成这一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一般贸易受到内外部价格上涨直接影响。2003年以来,该省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上涨,涨幅分别为2003年7.1%、2004年11.6%、2005年4.4%、2006年0.8%、2007年6.9%,导致工业品出口成本上升。二是国家停止或下调出口退税政策,使此类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趋于一致,而出口需要额外负担不断上涨的运输费用,使外销比内销成本加大,导致一些企业将原出口产品转向国内市场。受以上因素的直接影响,河北省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档次低、附加值低、利润率微薄的一般贸易出口受到直接影响。
第四,传统大宗工业制品出口受到的影响集中体现
由于河北省出口规模小,具有出口产品集中度高的特点,因此,大宗产品的出口对河北省出口的规模、速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河北省前5位的主要出口商品分别是机电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钢材,煤,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排除煤这一资源型产品和代表出口结构调整优化方向的机电产品外,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钢材三类产品占2007年河北省出口的34.2%,比全国高16.5个百分点,为河北省主要传统工业出口产品,具有工业生产能力大,国内市场供给充足,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特点。2005-2007年三大传统大宗工业制品占全国出口份额呈现钢材增、纺织品平、服装减的发展趋势,但总的来看,三大传统工业制品累计占全国出口的比重有所减少,由2005年的11.0%缩减到2007年的10.6%。
第五,对我省出口的影响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主要贸易伙伴国如美国、欧盟、日本等进口能力减弱,将对河北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以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东南亚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类似,这些国家必然采取扩大出口措施来应对危机,这对河北出口构成冲击。未来随着世界经济衰退加深,河北省出口形势会更加严峻。
(二)对我省国际投资的影响
1.对我省吸引外资的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相反的方面。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国际资本出于避险的需要以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会进入我国来寻找投资机会,河北省利用外资规模可能会因此而增加。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各国忙于应对危机,对资本流动干预加强,导致对外投资减少。此外,东南亚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引资和出口,同我国招商引资形成激烈竞争。综合来看,金融危机对河北省引资工作影响尚不确定。
2.对我省对外投资的影响
三、对我省中观经济的影响
(一)对我省相关产业的影响
首先,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传导,国外需求下降将导致河北省主导出口商品--机电、钢材,服装及纺织品出口减少,这些行业的生产及就业将出现困难。
其次,河北省金融业、旅游业、港口物流等第三产业将受到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货币贬值,收入下降,来河北省旅游外国游客减少,旅游业收入下降。
另外,省内部分企业盈利预期下降,贷款坏账增多,加上国内利率下调,省内银行业盈利空间被压缩。而由于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下滑,省内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盈利状况堪忧。
(二)对我省区域经济的影响
(三)对我省金融业的影响
总的来说,此次金融危机对我省金融业的影响较小。2009年,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金融系统坚决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千方百计增加信贷投入,贷款增量、增速再创历史新高,强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企稳回升和较快发展。
1.我省间接融资市场发展良好。首先,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3124亿元,比年初增加3670亿元,同比多增2243亿元,增量是2008年的2.6倍,超过前三年增量的总和;增速达38.8%,高于全国增速7.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历年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次,货币政策工具带动作用增强。全年新增再贴现42.6亿元、再贷款1.6亿元,是近年来力度最大、增量最高的一年,有效引导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和投向。再次,外埠资金投入加速。外埠金融机构投入河北的贷款在87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加170亿元。最后,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362亿元,增长26.3%,比年初增加4654亿元,同比多增130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3551亿元,增长18.5%,比年初增加2116亿元;企业存款余额6003亿元,增长48.3%,比年初增加1950亿元。
2.我省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良好。首先,全省有7家企业以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通过金融市场筹资189亿元,其中河北钢铁集团首发中期票据50亿元,实现了全省中期票据发行零的突破;河北银行、廊坊银行已分别获准发行8亿元、3.6亿元次级债券,填补了河北省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的空白。其次,商业汇票业务快速推进。全年签发商业汇票2748亿元,增幅57%,其中商业承兑汇票签发100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使用商业承兑汇票企业已达95家。再次,专项票据兑付基本完成。全省154家县(市)农村信用联社中已有152家通过央行票据兑付考核,兑付票据金额197亿元,家数和金额的兑付率分别为98.7%和98.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支付结算服务全面发展。全省银行卡发卡量6411万张,卡交易总量达5.8亿笔、73879亿元,银行卡消费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全省大额支付结算1708万笔、24.6万亿元,日结算均达6.8万笔、980亿元。
3.中间业务拓展加快。首先,河北省金融机构通过开出保函、信用证、信托理财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等增加投入达到1820亿元,比上年增加220亿元。其次,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业务账面盈利242亿元,同比多盈利42亿元。最后,新型农村金融规范运行。全省已注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130家,新增贷款62亿元;村镇银行业务起步,新增贷款2505万元。
作者: 王重润
编辑: 范世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