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大气压强。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能解释一些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简单现象。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托里拆利测定大气压实验感受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演示实验1(师生合作):教师将一周围有高低不同的小孔的塑料饮料瓶先装满水,然后让一位同学将饮料瓶盖盖上,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的变化。师: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回答)师强调:瓶中的水为什么不再从小孔中喷出来了,要明白这个问题,需要
2、用到大气压强的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教师板书课题)教学评析:教师创设实验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二)探究活动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师提出问题:固体对支持面有压力,即对支持面有压强;液体有重力,且有流动性,对浸在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是否也有压强呢?(媒体展示提出的问题)学生猜想: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因为空气和液体一样有流动性,也有重力,那么空气对里面的物体有压力,则有压强。(学生用类比联想法进行猜想)师:经同学们猜想可知,大气对我们人也有压强,那你感知到大气对你有压力了吗?生:没有师:那么
3、你怎样感知大气压的存在呢?(学生疑惑)师诱导:刚才我们用瓶盖将装水的瓶盖住时水不再从侧面小孔流出,想一想是什么对瓶周围小孔中的水施加了压力而不流出呢?生:可能是空气师强调:看来刚才瓶中的水不流出确实是大气压的作用。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桌面上的器材来验证一下大气压的存在呢?师:课件展示桌面上的器材:玻璃杯、硬纸片、水、注射器,让学生想一想,设计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方案。(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给予帮助:我们将广口瓶装满水,盖上纸片,然后倒过来时,如果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能够证明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呢?)学生交流实验方案,教师多媒体展示实验任务单,学生根据实验任务单动手实验,验证大气压的存在。附:实
4、验任务单一 :1将硬纸片平放在瓶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同学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3、讨论两次看到现象形成的原因。实验任务单二:1、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内筒底部,向外拉活塞,感受所用拉力的大小;2、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内筒底部,用手指堵住针孔,向外拉活塞,然后松手再拉,感受所用拉力的大小;交流两次活动的感受,看看有什么不同,谈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动手实验,完成任务单,并让小组同学上台交流展示。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媒体播放: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层空气又叫大气层。
5、空气由于受重力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教学评析:让学生感知大气压的存在既是本节教学重点,又是本节的一个难点。教师通过对固体和液体压强的描述,让学生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进行猜想气体对里面的物体也有压强,然后通过探究实验感知大气压的存在,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到了知识,降低了教学难度,也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一种物理思维方法-类比联想法。(三)探究活动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大气压的测量师:刚才马德堡半球实验让同学们感知到了我们身边的大气压之大,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想个方法来测量大气压的值。演示实验2:将学生实验中置
6、的玻璃杯放入水槽中的水里,先让学生猜想:如果撤去硬纸片,杯中的水是全流出来,还是只流出一部分,还是都不流出来呢?学生猜测。教师演示:抽掉硬纸片,水并不流出。师:杯内的水为什么没有流出来?生:杯外水面上方的大气压支持着杯内的水柱师:如果增加水柱的高度大气压还能支持得住吗?演示实验3:用长约1米,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代替水杯,装满水后,堵住管口并倒置在水槽里,先让学生猜想,然后松开管口,管内的水没有流出来。师:大气压能支持1米高的水柱吗?生:能。演示实验4:用长约2.5米的玻璃管做上述实验,仍然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实验发现管内的水仍不落。师:大气压能支持2.5米高的水柱吗?生:能。师:如果换用无限长的管
7、子做这个实验是不是水仍不下落呢?(启发学生展开讨论,争辩后回答)生1:大气压如果无限大,水柱不会下落。生2:如果大气压的值是一定的,它就只能支持一定高的水柱。当水柱超过这一高度,水就会下落。水柱下落到一定高度即水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时,水柱就不再下落了。师:这时你能否测出大气压的值?生:测出这时水柱的高度,算出水柱压强的大小,就等于大气压强的值。师:讲得很好,但由于大气压很大,若用水来做实验,则需要一根很长的管子,实验操作很不方便。能否换用其他的液体来做实验,使操作方便呢?(启发学生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展开讨论后回答)生:可以用水银师:为什么?生: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当液体压强P一定时,液
8、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h越小,由于水银的密度比水大得多,所以水银柱高度比水柱低得多。师:因此用水银做实验测量大气压值操作方便多了。教学评析:演示实验2、演示实验3、演示实验4旨在引导启发学生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道理,降低难度。师:早在1643年,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就用这个巧妙的实验测出大气压的值。演示实验5:托里拆利实验。取一根长约1米,一端封口的玻璃管,内部已装满水银,用食指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里。教师边演示边提问。师:水银柱上方有没有空气?生:没有师:没有空气,我们把它叫做真空。师:水银柱开始为什么会下落?生:大气压支持不住这么高的水银柱。师:水银柱下降到一定的高度为什么不再下落了?生
9、:此时,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此时,教师请一生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让同学们计算760毫米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多少帕)师:760毫米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多少帕?生:约为1.013105帕师强调: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人们把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称为1个标准大气压,即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105Pa(四)巩固练习1、应用大气知识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演示:用注水器吸水;2、思考:吃田螺时,为什么要将田螺壳的尾部剪掉?3、1标准大气压等于_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等于帕,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 米高的水柱(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充分体验了大气压的存在,测了大气压
10、的值,感受到了大气压的神气力量。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聪明的人们常常利用大气压为人类服务。游戏比赛: 挑选两位同学,一位高大的男同学,一位瘦小的女同学,各持一瓶相同的饮料,用吸管同时开始吸饮料,结果瘦小的女同学很快将饮料吸完,而高大的男同学鼓足了劲也不能将瓶中饮料吸进口中。原来教师在男同学那只饮料瓶中,把吸管与瓶塞之间密封住了,大气压起不了任何作用。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明白了“人吸饮料不是吸进去的,而是被大气压压进去的”。结束这节探究课。(六)、布置作业利用互联网打开百度收索引擎,键入关键词:大气压,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大气压相关事例。如: (1) 钢笔吸墨(2)塑料吸盘挂衣钩 (3) 茶壶倒水 (
11、4) 拔火罐教学反思1、教师教学时要能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探究中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探究问题的本质时过于简捷,若能启发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归类,那教学效果会更好。2、学生的猜想与动手实验论证要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因为实验活动与思维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如果不经过动手实验而只是凭空猜想,不可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3、注意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起来,通过浏览相关网页和有关资料,加大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拓展获取信息的途径。4、教学设计在最后要能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要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