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扬中市第一中学 九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故乡主备人:朱桂红 课型:新授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 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2 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3 体会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的作用。4 揣摩、品味课文抒情意味而有哲理的语言。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3体会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的作用。难点: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而有哲理的语言。学法指导:讨论探究、诵读品味法
2、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导学:1 认真朗读课文两遍。2 了解小说的有关常识。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是 、 、 。小说的故事情节分 、 、 、 四部分。小说的环境包括 、 。3 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本文选自 ,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 ,字豫才。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 、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收在鲁迅全集里。4.给加点字注音,并认真抄写一遍。阴晦()惘然()颧骨()嗤笑
3、( )鄙夷( )恣睢()寒噤() 秕谷() 愕然() 祭祀() 应酬() 隔膜()5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依据小说的线索,可以把小说分为三部分,怎样分? 6小说刻画了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谁是线索人物?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7阅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景物描写的语句。8在预习中你还有什么疑难问题?二、课堂助学:(一)导入:(二)检查预习情况(2.3.4题)(三)学习课文1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解决预习题5、6题。2这篇小说写故乡,主要是写故乡人的变化。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人的变化?他们有怎样的变化?作者从中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态度?跳读课文,对照下列表格在文中画出或概括。闰
4、 土 少 年 中 年 外 貌语 言对“我”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性格特点杨二嫂 青年杨二嫂 老年杨二嫂 外貌 动作总体形象3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知道,本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感悟到闰土和杨二嫂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使闰土、杨二嫂产生了这样的变化?4文中的“我”就是鲁迅吗?三、课堂巩固:1故乡选自 ,作者 ,写于 ,在这十年前 ,中国爆发了 革命。2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 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即 、 、 。3给加点字注音。阴晦()惘然()颧骨()嗤笑()鄙夷()恣脽()4分别用一句概括文中几位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闰土 _杨二嫂_“我”_四、作业布置:阅读课文第55节到61节,
5、回答以下问题。(1)应怎样理解以上文字的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是一幅中年闰土的肖像画B.写出了闰土的贫穷、辛劳、纯朴和精神上受到的毒害C.写出了“我”对闰土的思想感情D.反映了造成闰土苦难的社会原因(2)应怎样理解“我”的思想感情?在横线上再写出一点:吃惊、兴奋、_(3)“厚障壁”比喻什么?(4)以上文字用了怎样的方法刻画闰土的形象?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外貌描写 B.语言神情描写C.心理描写 D.对比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情况:二、课堂助学:1文中除了人物的变化,还有景物的变化。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结合预习题7回答)2联系课文,体会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1)他站住了,
6、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3)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4)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 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3总结主题:小说通过描写故乡和闰土、杨二嫂的前后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同时深刻揭示出封
7、建传统对人民大众精神的束缚和影响,深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新生活的热切希望。三、课堂巩固:读课文第8687节,回答以下问题。1区别文中三个“辛苦”的不同含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括号内。A奔波、劳碌 B辛勤、劳苦 C处心积虑,挖空心思第一个“辛苦”( )第二个“辛苦”( )第三个“辛苦”( )2正确理解下面短语的含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A为攫取、剥削得更多而放纵、凶暴残忍的生活B令人向往的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C整年劳累、受尽欺诈和剥削的生活D为寻求真理,到处辛苦奔波的生活E为了生存到处游荡流浪的生活F辛勤劳苦、麻木不仁的生活(1)辛苦展转的生活( )(2)辛苦麻木的生活(
8、)(3)辛苦恣睢的生活( )(4)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 )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句中“后辈”指的是_,“后辈还是一气”指的是_。4文中写出“我”对同闰土的隔阂发展到这地步感到惊愕的一个词是_。5文中加横线句子“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句中“手制的偶像”是指_。6为什么闰土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是“茫远”?答:_7上面两段对人物描写采用的方法是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 D动作描写四、作业布置:阅读小说最好的教育,完成14题。 最好的教育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
9、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就拾起来,留作备用。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中,看看修补的篷布牢不牢。老板知道这件事后,就想把一个新的分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强就当上了经理。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作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
10、,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后来,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一个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就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强用流利的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那个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
11、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节约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自个儿的事就中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过来吧! (微型小说选刊1996年9月 有改动)1读完这篇小说之后,可以看出“强”是一个_、_、(从小说对人物的描述当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_的人。2小说第三段中加点的“这件事”指_3小说最
12、后一段中,老板说“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这里“最好的教育”具体指什么内容?(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绝非一般的学校教育)答:_4小说第六段写到外商决定明天就与强签定合同,假如你就是那个外商,请谈谈你当时的想法。(要联系当时的情境来答)答:_教师评价家长签字五、反思与心得答案:4是一位勤劳朴素、善良但又迷信、愚昧麻木不仁的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贫苦农民的典型。是一位自私刻薄、泼悍、放肆而又受到侮辱与损害的城镇小市民的典型。是一位进步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1.D 2.悲哀3.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思想隔膜(提示:文中写了“我”和少年闰土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友谊,还写了中年闰土对“我”恭
13、敬的态度,“凄凉”的神情以及有关“老爷”的称呼的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完全是封建等级观念所致)4.C1A B C 2(1)D (2)C (3)A (4)B 3水生和宏儿这一辈 水生和宏儿之间没有隔膜 4竟 5“我”的主观臆想 6因为闰土的愿望只是想让自己眼前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所以“切近”,“我”的希望是让后一代过“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那就比较艰巨而曲折了,所以“茫远”。 7C1节俭、能干、不徇私请、以公司为家、干好自己的事等。这道题考查同学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要找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在对人物的具体描述当中。强捡丢弃的碎布线头,不浪费吃剩的两个包子,节俭;做活儿精细
14、,能干;看大门也不用本家哥,不徇私请;暴风雨夜查看修补的篷布,以公司为家;学好外语,干好自己的事。2风雨夜,强去看修补的篷布牢不牢。“这”是近指代词,答案在前面的叙述中。3答案要点:(1)强的父母从节约一粒米、一根线开始对他进行教育。(2)强的父亲去世后,母亲又辛辛苦苦地供他上学,并教育他做好自个儿的事。“最好的教育”是指父母对强的教育。4能结合强不浪费两个包子谈想法且合乎情理即可。要做到语句通顺,表达清楚。外商是在强不浪费两个包子的事情发生后做出签合同的决定的,所以你的体会必须结合“两个包子”的事情来谈。从小看大,小事情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品行;吃饭不浪费,办公司就不会铺张浪费。勤俭持家,对家庭、企业都是十分重要的。这道题应该用第三人称来回答,以外商的口吻来回答。关于作者的情感态度,可以有多种认识:因为中国农民的活力被封建社会扼杀而悲伤;对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轮回无可奈何;为纯真的人性被扭曲而痛苦;对理想的人与人关系的渴望,等等。5学校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