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同十三中 物理 学科 6.2 密度第一课时导案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2017.12.26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柴 英复备人柴 英备注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2、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形状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体会使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P113116,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形状规则、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如何来区分它们?2用纸把形状规
2、则、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分别包起来,那如何来分辨它们呢?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测量、计算、分析和比较,发现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领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知识链接引入1、 提出问题:一大块铁和一小块铁谁的质量大?2、 教师用测量的方法加以说明,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解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3、 引发思考: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4、 提出问题:形状规则、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如何来区分它们?5、 引导学生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并记录测量结果。6、 引发思考: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7、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两个问题。复习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与环节
3、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1、 【合作探究一】:【提出问题】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的猜想】 对于学生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不做评价。对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猜想的学生当堂表扬并进一步引导。师:猜想仅仅是假设性解释,是否正确呢?下面我们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1) 实验中选用哪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大小不同的铝块(或铁块、铜块、木块)(2)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测量?需要测量体积和质量。形状规则的物体用刻度尺测体积,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量筒和水测体积。质量用天平测量。(1) 实验记录表格应该怎样设计? 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 c
4、m3)铝块1铝块2铝块3 学生小组讨论,明确以上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并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析其合理性,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用大小不同的铝块做实验:(1)用天平测出实验桌上形状规则、大小不同的铝块的质量。(2)思考它们的体积如何测量并把它们测出来。(3)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数据表格中。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 cm3)铝块127102.7铝块254202.7铝块381302.73、 根据记录的数据,以体积为横坐标,以质量为纵坐标,在课本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V/cm3m/g 学生分组实验,此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实验过程,了解学生测量的数
5、据,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换用大小不同的铁块重复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 cm3)铁块179107.9铁块2158207.9铁块3237307.9【分析论证】 实验结束,学生汇报测出的数据,教师板书在黑板的表格内,学生结合图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种物质,它的体积越大,它的质量 越大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 一定(不变) 的,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 正比 。这个比值跟物体质量、体积无关 。【交流评估】在整个实验探究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学生分组讨论,对本组的探究过
6、程作出评估并汇报,师生共同作出评价。学生存在的不足可能有:(1)用刻度尺测量固体体积的过程有误差。(2)先用量筒和水测量固体体积,再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由于固体表面附着有水,导致测出的质量偏大。改进方法:先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量固体体积。2、 【合作探究二】:【提出问题】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的猜想】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用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做实验:(1)用天平测出实验桌上体积相同的不同种金属块的质量。(2)思考它们的体积如何测量并把它们测出来。(3)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数据表格中。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 cm3)铜块88.8108.9铁块
7、78.9107.9铝块27.2102.7根据记录的数据,以体积为横坐标,以质量为纵坐标,在课本中的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V/cm3m/g【分析论证】 实验结束,学生汇报测出的数据,教师板书在黑板的表格内,学生结合图象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 不同 。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填“相同”与“不同”)。【交流评估】在整个实验探究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学生分组讨论,对本组的探究过程作出评估并汇报,师生共同作出评价。【综上所述】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个比值就反映了不同物质之间某种性质上的不同,物理学
8、中就用 密度 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出】密度的概念物理学中,把_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符号为:教师指出: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叫做比值法。【课件展示】通过人口排列的紧密程度、公路上车辆排列的紧密程度、物质排列的紧密程度等图片的展示加深学生对密度的理解。学生讨论:(1)一桶水和一滴水哪个密度大?(2)将铁块压成铁饼,铁的密度变大还是变小?教师指出: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形状无关,(即无论该物质的质量大小、体积多少,它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只与物质的种类(忽略状态、温度的影响)有关,所以说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质特
9、有的。就像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它不是针对于这个小铁钉或者那一大铁块,而是针对于铁这种物质共有的。我们可以通过测定小铁钉的质量和体积,进而计算出它的密度,但它代表的却不仅仅是铁钉的,而是铁这一类东西所共同的特征。【自主学习】:学生观察教材P114的密度表,进一步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要求学生记下几种常用的物质的密度,如水、冰、煤油、酒精和空气的密度。教师强调: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它的大小受物质状态、温度等影响。但是要注意,如果无特殊说明,我们认为同种状态的物质,密度是一定的。气体的密度必须考虑温度、压强等影响。学生完成学案“自主学习”的内容并进行交流展示:1、影视中拍摄房
10、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 D )A不导电B体积大C比热容小D密度小2、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A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3、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它的密度 相同 (相同或不同),与它的质量、体积大小 无关 (有关或无关);因此,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 正比 。不同物质,它的密度一般 不同 (相同或不同);在体积相同条件下,密度大的物体,它的质量 大 。在质量相同条件下,密度大的物体,它的体积 小 。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密度的问题,首先我们通
11、过一个实验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并且了解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密度是个常数。密度表示单位体积下某种物质的质量。达标测评1、为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列表中:实验次数物体质量(g)体积(cm3)质量/体积(g/cm3)1铝块154202.72铝块2108402.73木块3108216 0.54木块410200.5(1)将上表填写完整(2)通过比较第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 正比 ;(3)比较第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是 不同 的;(4)比较第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物质不同,
12、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5)综合可得到结论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2、如图 1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则( A )A.甲的密度大B.乙的密度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3、2013年春晚,小明的班级开展了雕刻生肖蛇的活动,雕刻在进行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B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重力4、将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砖分割成体积大小不同的两部分,则( C ) A体积大的密度一定大 B体积小的密度一定大 C两者的密度一定相等 D两者的密度一定不相等板书设计6.2 密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
13、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符号为: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每种物质都有自已一定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跟物质的质量, 体积大小和形状无关。3、 不同种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作 业1、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过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D ) A重力 B质量 C体积 D密度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它的真实含义是( A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C木头比铁轻一些 D铁的质量和木头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3、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C.同种物质在不
14、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4、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 )A被“神七”从地面带人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5、一瓶氧气,病人用去质量的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 C )A不变 B变为原来的2倍 C变为原来的一半 D无法判断6、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一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和密度均不变C把铁球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体积成反比7、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
15、法正确的是( C )A同一种物质它的密度跟其质量成正比,跟其体积成反比B把一铁块压成铁片,它们的密度就小了C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它们的质量相等,体积相等,则它们的密度也相等D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也大教学反思一、学生发展为主题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依据此理念,本节整个教学设计都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据导学案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研讨编排的,力争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态度,发展多样化学
16、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更能体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二、 重视探究,把握关键 本节课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突破口,认识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不变这一物质的性质,引出密度概念,进而理解密度含义,因而做好探究实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本节教学在实验探究环节中我让学生分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下设三个小组,三个大组分别探究木块、铝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数据和结论后小组间进行交流总结。随后让他们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大组中三个小组进行交流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这一物质的特性,为密度概念的引出埋下伏笔,再让大组之间交流对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学生将明确地得出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这一结论,为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奠定基础。这样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小组探究、合作研讨、归纳总结为主线,以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探究、归纳,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在经历获取知识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三、 不足之处 学生做实验时个别组用时太多,使得达标检测没有全部完成,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