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一使用人编号课型新授课课时1主备人备课时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法律,尊重权利,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依法正确行使权利,认真履行公民义务,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提高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法律是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性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了解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难点:1、法律是
2、特殊的行为规范。2、 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教具多媒体 电子白板教法学法点拨、指导、参与讨论、启发讨论、欣赏、感悟、体验历年考点本课内容是历年考试的重点,题型既有选择题也包括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点有:(1)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2)如何行使权利?如何履行义务?板书设计二者关系?权利如何行使?义务如何履行?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最主要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的特征法律的内容教 学 过 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做游戏: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圆”,一位徒手画,一位用圆规画。学生自己得出“无规矩不成方圆”,从而导入课题。尝试采用不同的方式“
3、画圆”,感悟“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理解法律重要性,进入新课学习。5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一、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 基础探讨阅读课本83页法律的定义。议一议 法律的定义中,包含了法律的那三个特征?阅读相关链接想一想 法律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有哪些?阅读胡长清案例。议一议 它们分别反映了法律的那个特征?阅读课本85页所列法律条文及课本正文。说一说 法律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教材理解法律的三个特征联系实际说一说法律与道德的区别结合案例明确法律的特征10强化应用文强,原四川省巴县公安局副局长,巴县政法委副书记兼公安局副局长,巴县县委常委、副书记。2010年4月14日,因犯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数罪并罚,一审被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一审宣判后,文强提出上诉。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于今年5月21日作出刑事裁定,驳回文强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1、文强被判执行死刑说明了什么?2、文强作为公安局副局长犯罪同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强化理解与应用教 学 过 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二、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三、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说一说 你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又必须履行哪些义务?阅读课本86页正文第一段。议一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其他权利有什么区别?说一
5、说:你所知道的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其他权利。(注意不要将基本权利和其他权利混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议一议:你是怎么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体味领悟马克思的名言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阅读课本88页正文。总结一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一一举例说明之。阅读章某的案例。议一议:章某能打赢这场官司吗?为什么?依法行使权利 自觉履行义务1、阅读课本89页三个案例并想一想其中的问题。议一议:公民应怎样行使权利?阅读某私营企业老板的案例。议一议:李某可能采取哪几种办法解决这几件事?2、阅读课本91页小芸妈妈的事例。说一说:小芸为什么支持妈妈的做法?议一议:在我国公民履行义务要做到哪些?并举例说明之。6强化应用形成能力巩固训练投放课堂练习限时规范训练巩固学习成果 规范答题 反馈补偿12归纳总结构建网络知识结构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1、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4、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在学习了“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后,办一期手抄报在班内展览。2教后反思本课内容属于有关法律的基础理论课,内容比较抽象,通过采用典型事例让学生来理解、思考,效果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