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日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民俗风情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课时: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课前播放一组展示湘西风光的照片。师:同学们,刚才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组照片, 照片上的小城远离尘嚣,依山傍水,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一片旖旎风光,给人和平安详,如世外桃源的感觉。师:那大家知道这儿是哪儿吗? (这里位于湖南西部,人们给它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叫“湘西”)而第一个把湘西这个神秘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沈从文先生。大学者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而又美丽的土地,正是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天下。”请同学根据课前的
2、收集,介绍沈从文,要求突出籍贯、身份、成长经历、代表作品及特点。(师多媒体展示作者档案,学生进入一分钟记忆,结束后利用多媒体快速检查背诵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沈从文先生走进这美丽的边城,参加当地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一起来感受那份独特的风土人情。(板书课题:端午日)二、 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听课文录音,及时勾画圈点文中的精美词句,听完后还要告诉我湘西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湘西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边讨论边板书: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赛龙舟、追鸭子) 如果你真的有一天到湘西一游,第二站来到河街看赛船。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节从“河街有熟人的“到结束,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你
3、在龙舟赛上的所见所闻所感:龙舟竞赛的 真 !你瞧(听) 。(前一句表达你的感受,后面摘录文中语句说出你的依据。)当然也可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师可以先示范一下。刚才同学们从各个角度说出了龙舟竞赛给你的感受,现在请用一句话概括龙舟竞赛的特征:可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在河街,我看到了一场 的龙舟赛。 【课堂镜头回放】:师:各位小游客,咱们的湘西一日游就要结束了,在我们踏上归途的时候,有两个一直在我脑海里的问题我想与大家交流。第一个,咱们家乡过端午节的味有这样浓吗?生:(大声地)没有!师:(故意不接话题)端午节这个风俗起源于哪个个国家?生:(响亮地)中国!因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屈原!师:说得对
4、。2004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端午节为他们的文化遗产,结果一举获得成功。从这一年起,世界上的人们知道,端午节是韩国的文化遗产。生:(教室里异常平静,一会儿议论多起来,激动、愤愤不平的感情充满了课堂。)凭什么我们就不能继承?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遗产!师:你们的想法我能理解。季羡林先生曾经说,正是因为有了沈从文这样的乡土作家,湘西那一片有点儿神秘的土地,其独特的民俗风情,才大白于天下。端午节的事情已经成事实了,我们确实很遗憾。不过遗憾也给我们带来了教训:伟大的乡土作家实在太少了,我们应当好好地过节。所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需要同学们的努力。未来的一天,在中国的文化史册上或许会增添一部作品江苏常州金坛尧塘的花木节,这作者或许是你,或许是他,或许是今天在座的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