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培作业第七课幼时记趣教学目的与要求:1、在反复默读的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言词句,背诵,翻译全文,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2、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3、感悟“物外之趣”,更加热爱生活。教学重点:背诵,翻译全文,感悟“物外之趣”。教学难点感悟“物外之趣”。教学方法:精讲、研讨、点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二、解释课题、介绍作者。1、解题:“记
2、趣”:将乐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2、介绍作者及浮生六记。3、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朗读的情感和语调。(明确:整篇文章应以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那种恬淡、悠然,但又饱含愉悦的情感来读。)4、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课文5、文言文学法指导: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特点是简洁、典雅。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难学,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民族的文化遗产,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学好文言文关键在于培养语感。一是要熟读、背诵,体验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二是要用心领悟,目的是为了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三是不断积累文言词汇,掌
3、握文言文的表达工具。三、朗读课文1、(1)读准字音。(2)做到停顿正确,不读破句。(3)注意语调语气。2、翻译课文增此法适用于文方省略句式,翻译这种句式,只有把省略成分补出来,才能使语句通顺,意思明了。 删有些文言虚词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思,译时可删除。 调由于文言倒装句的记号序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译时务必把倒装词语的位置调换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留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换(古今词代替)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3、默读课文,边读边从
4、下面几个方面来梳理文言字词。分组学习。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砾唳鹤壑 向项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察观视见唳鸣 素白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凹凸找出文中的成语;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找出文中的省略句;群鹤舞(于)空使(之)与台齐鞭(之)数十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时:余忆童稚时、故时有物外之趣;以: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为;项为之强、以丛草为林、尽为所吞;之:昂首观之、物外之趣、项为之强、心之所向、观之正浓、驱之别院4、教师补充强调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固定句式,读出句读。四、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教师范读。请同学注意读音和句读。试着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余/忆童稚时,能
5、/张目对日,明察/秋毫。(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4)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6)作青云白鹤观。(7)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8)蹲其身,使与台齐。(9)见二虫斗草间。2、学生自读,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童稚(zh) 藐(mio)小 项为之强(jing) 鹤唳(l)云端 怡(y)然称快凹(o)凸(t) 土砾(l) 壑(h) 庞(png)然大物 蛤(h)蟆(ma)3、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方式: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五、布置作业1、写生字生词2、翻译课文第二课时导入1、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清代
6、沈复的幼时记趣。童年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的一段美好的记忆,在我们的记忆里它是一支清亮的歌;是一首纯真的诗;是一只放飞憧憬的小鸟;也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沈复幼时的童真童趣。 2、检查背诵3、抽查词语掌握情况一词多义词 观:昂首观之(看)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作青云鹤观(景象、景观)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神:定神细视(精神、注意力)时:余忆童稚时(时候) 神游其中(感受、想象力)故时有物外之趣(经常) 以:徐喷以烟(经常)为:项为之强(因为) 以丛草为林(介词,把)以丛草为林(当作)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之:昂首观之(代词,它,指蚊子) 故时有物外之趣(助
7、词,的) 心之所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项为之强(代词,指“昂首观之”) 观之正浓(代词,指“二虫”) 驱之别院(代词,指“蛤蟆”) 通假字: 项为之强“强”通“僵” 成语: 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怡然自得 省略句:“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省略宾语。 “使与台齐”应是“余使(之)与台齐”,省略主语、宾语。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1、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畅所欲言,师生共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本文记叙了哪几件趣事?(揣摩文章的妙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描写富于童趣,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些句子。)板书:观蚊如鹤 神游山林 鞭打蛤蟆揭示本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你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本文中心的词
8、语是“物外之趣”。通常的判断方法有:找标志词“故”、或根据上下文内容的关系来判断概括和具体、或根据上下文的结构来判断总分结构等)板书:物外之趣:作者的“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课文中所说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物外之趣”? 这对你有什么启发?明确:“物外之趣”: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鹤舞于空中”。(2)把草丛、虫蚊、土砾比作森林、野兽、丘壑。(3)观“二虫斗草间”,惩治癞蛤蟆。教师点拨: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据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的乐趣。它是一种精神体验。应该理解到,作者把原来这三件自然之物大
9、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奥妙无穷而乐在其中,这便是“物外之趣”。这表明作者在幼年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2、提问: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产生过类似的“物外之趣”吗?学生交流。譬如,骑在竹竿上想象成挥鞭策马驰骋沙场的场面;看到天上的白云所产生的连篇的浮想等。3、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产生如此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呢? 热爱生活、明察秋毫、想象丰富、纯真童心从生活的态度上看对生活的热爱、平日细心的观察、纯真的童心是产生 “物外之趣”的因素。教师小结:我们说“物外之趣”的产生反映了作者的“真”。这种“真”表现在内容上,表现在趣味上、表现在兴致上、也表现在情感上。这就是我们在本单主题中所倡导的说真话、
10、写真事、抒真情。板书:真4、“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始蟆处死?珍惜生命;处置有度;不忍心。三、小结1、你认为怎样做才算是一个有情趣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于联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联想和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我们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点,勇于实践,做一个敢想敢做,勇于开拓的人。2、童年的确是一朵七色花,它充满阳光,充满诗意、充满幻想、充满希冀,最后,请同学们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以“童年”为话题 ,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童年是一支清亮的歌;童年是一首纯真的诗; 童年是刚出土的新芽; 童年是含苞欲放的花;童年是一颗晶莹的露珠; 童年是一只放飞憧憬的小鸟; 童年是记忆天幕上永远闪亮的星星; 童年是一颗方糖,甜在心里; 童年是一个迷,混沌初开,稚嫩好奇; 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烂漫天真; 四、板书设计五、幼时记趣沈复 自然景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群鹤舞空 怡然称快草丛、虫蚊、土砾联想和想像森林、野兽、丘壑 怡然自得癞蛤蟆庞然大物拔山倒树 大快人心(鞭打、驱赶)五、布置作业1、完成学习指导第七课2、背诵课文3、完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