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日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了解湘西地区端午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2、让学生感受赛龙舟场面描写的的精彩以及作者生动精炼的语言。3、让学生感受桨手的风采,明白“力量从团结中来”这一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2、精彩的龙舟竞渡场面描写3、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及虚实相生的写法。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12分)(1)茶峒( ) (2)干燥( ) (3)擂鼓( )(4)洞穴( ) (5)泅水( ) (6)戍军(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8分)(1)zhn( )酒 (2)划jing( )(3)缠gu( ) (4)n( )喊(5)泥jing( ) (
2、6)gun(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哪个节日?谁能说说这个节日的由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湘西的端午民俗。二、检查预习1、学案预习部分字词的正音辨形2、对课文的熟读程度三、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中国作家。原名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 他出生于风景如画的湘西凤凰县。小学毕业后14岁就按照当地风俗到地方当兵,先后当过文书、班长等职位。以后接触了五四新文学,1923年独自到北京,读书不成,开始写作。他少年流浪,后名声大起,在大学里担任教授,成为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沈从文的主要作品有边城长河阿黑小史散文集湘行散
3、记等。他的主要文学贡献就是用小说和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他写作的时候,几乎不带有政治观念,看重的仅仅是不同的地域文明。因此,沈从文的作品,在当时就与众不同,他的作品使我国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显得更加丰富多彩。三.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初读课文,把握小说主要内容及中心。 理清结构全文紧扣“端午日”这个文题,是按什么思路展开?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 )( )(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教师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读音释义的掌握情况,以听写提问方式进行。泛读课文阅读全文,边读边思考问题:文中提到了端午日的哪些风俗?用简洁语言回答。2、课文以端午日一天的活动为线索,详写了哪些民俗,略写了哪些民俗
4、?3、这些活动的参与度如何?从哪些文字可以感受到?4、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三、研读“龙舟竞渡”1、朗读(指名朗读:划船的事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2、研究几个问题:文中哪些文字告诉了读者龙舟竞渡的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船只的“形式”是怎样的?平时搁置的方式是怎样的?为何介绍这些内容?每条船的船员是怎样分工的?文章是按怎样次序介绍这些船员?文中用哪些词语表现他们的动作和外貌的?请把这些词语圈点出来,体会这些词语对表现赛船的场面的作用。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入手,写出龙舟争渡时的那种热闹、欢腾的场面的?四、略读追赶鸭子的内容及结尾1、是谁发起的这项竞赛活动?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人可以参与?2、追赶鸭
5、子的场面写得虽然简略,但同样让人感觉很激烈、热闹,甚至可以说一点也不逊色于龙舟争渡,你从文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当天的活动到什么时候结束的?表明了什么?五、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命题人审核人审批人学生姓名班级评价批阅日期序号21一、修改病句。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细菌是有害的。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一场战争。_阅读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节选。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
6、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成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
7、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
8、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是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
9、地亮,好看极了!小时候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吗?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1、选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_。2、作者写“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用意是突出家乡咸鸭蛋的_。3、第三段主要介绍的是高邮咸蛋的特点:_、_。作者采用了_的表达方式。4、第段中“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句话中“吱”删去好不好?为什么?_5、第段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的故事。它和本文主体有关吗?谈谈你的理解。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