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教案(2)课题狼反思与补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3、积累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同社会中假、丑、恶等阴暗面作斗争重点难点学习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3、积累文言词汇。教学方法反复朗读,想象理解重点词语教学设计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 大家知道关于狼的成语吗?(狼心狗肺、狼吞虎咽、鬼哭狼嚎、
2、狼子野心、狼狈为奸)从这些成语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贪婪、阴险、狡诈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份,这就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也要来欣赏记录在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记录的一个关于狼的故事2、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以提问方式出现)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聊斋志异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
3、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食刺虐入骨三分”。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讲、再点评)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读,下面老师先请同学来试读一下,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如何。1、 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2、 其他生点评,师总结。3、 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读准字音,这个的生字比较多,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齐读)4、教师范读,学生细听,听时注意:听清节奏、体会感情。朗读注意事项: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
4、“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第二、三句说效果,无妨读得平缓些。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读后学生点评。三、自主学习、疏通文义。大家想和老师来个比赛吗?先别急,成功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读文言文最高的要求就是读出感情,为什么刚才我们同学读的时候感情读得不到位呢,就是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5、,下面我们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待会儿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当堂将课文翻译一下。翻译的要求信、达、雅要点补充:1、“途中两狼”,按现代口语应当说,半路上碰到两只狼。2、“缀”,这里要引申为紧跟3、“投以骨”,把骨头扔给它。现在也说“报之以笑”(拿笑来回答别人)。4、“并驱”,今语有“并驾齐驱”,“并”,亦齐(一起)也。5、 “恐前后受其敌”中“敌”字名词作动词,胁迫、攻击的意思;“顾”,转头。屠户回头则见狼,当是转头看两侧。6、“苫蔽”,由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遮盖之意。7 、“奔倚”,表现两个动作:跑过去,把背靠着。8、“弛”,最早指把弓上的弦放松,此处用引申义。10、“犬
6、坐”,犬,比喻坐的姿势如犬。今语,开会时排入场叫“鱼贯而入”, “狼吞虎咽”,皆属这种用法。11、“一狼洞其中”的“洞”字名词作动词,意为打洞。12、“隧入”,从隧道入。13、“意暇甚”“意将隧入”中的两个“意”字,含义不同(前者指神情,后者指内心盘算。)13、“盖以诱敌”,原来是想麻痹对方。四、重点句翻译:“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恐前后受其敌”、“其一犬坐于前”(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意思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下面请大家放开喉咙大声地读课文,并把生字词在课文中注好音,同时注意语句的停顿。)(出示自读要求:在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的情况下要读出轻重、读出快慢、读出抑扬。)生自由读,个别生读,其他生点评。五、注意停顿的句子:(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六|、小结:七、作业:翻译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