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畅谈理想【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人生理想,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感受实现自身价值的喜悦;愿意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全力以赴地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崇高的社会理想。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理解理想的重要作用,知道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知道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难点】 重点潮想的作用;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难点:、如何规划和设计自己的理想;如何理解艰苦奋斗没有过时。【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情景教学法,讲述法,讨论分析法。【学情分析】 什么是理想?人到底要不要有理想?雨果说过:“人
2、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你要了解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讲:有了正确的理想才会有前进的动力,才会努力去学习去生活,才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重提理想是必需的。目前由于升学的竞争压力,学生长时间心理疲惫;加上文化的多元性导致的价值观的迷茫、理想信念的缺乏,使我们的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猛一提到理想,还会出现短暂的茫然和沉默。这些现状给我们的教学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来讲,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中国人奋斗了几十年,到现在为什么还没有实现?我们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作为青少年我们又能为之做些
3、什么?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讲可能平时从来就没有去深究过!所以今天提出来,他们不容易理解。而且学生多元的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社会理想的淡漠、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怀疑。关于艰苦奋斗精神,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们,尤其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来讲更只是一句口号,一段历史,一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老师用来说教的字词,对艰苦奋斗的理解停留在较低水平,认识模糊而且片面,对艰苦奋斗的重要性更多地理解为空洞的说教,更谈不上在实践中培养和发扬了。因此,教师在这两个方面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突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多彩的个人理想 I导入新课 游戏表演 活动的目的:让学生感悟理想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请三位学生上台在三
4、个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中先放人纯净水,接着分别放人晶莹剔透的水晶石、沙子和泥土,用干净的吸管搅拌。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哪个杯子的水最清澈,其次是哪个,哪个最浑浊。 生:放水晶石的最清澈;其次是放沙子的;最浑浊的是放泥土的。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杯中放人纯净水,寓意是什么? 生:这象征着每个人出生时都是纯洁无瑕的。 师:放人不同的底料,水的清澈程度就不同,其寓意又是什么? 生:寓意是每个人的人生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人生都具有可塑性。生:寓意是每个人的人生取决于自己往里面添加些什么。 师引导:用心去体会生活如水,用心去感悟人生如水,用心去体验未来如水。对于不同的人,人生这瓶水呈现不同的面貌。
5、精神富足者在少年时便在自己的水中添上色彩,如理想之树郁郁葱葱,丰富多彩。板书:第一节畅谈理想 师过渡语:理想,每个人都不能缺少。没有理想,生命和生活,所有的一切就没有了目标,就像一艘轮船,失去了罗盘,只能在茫茫人海中,任凭风吹雨打,随波逐流。也如一个在茫茫沙漠中长途跋涉的旅人,没有了指南针,那么,他只好漫无目的地走,不知道前景是什么,不知道自己会走到什么地方去。 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在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凡有所成就的人必经“立大志”阶段,“志”就是人的理想
6、,它犹如浩瀚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它,在我们受挫折时就会萎靡不振,唉声叹气!这无疑不利于我们成才,因而我们必须时刻以“志”激励自己成材。 板书:多彩的个人理想 新课学习 生活调查:绘制自己的理想树活动 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画好树干,把自己不同阶段的理想画成不同的树叶标在树干的各个位置。 师:小时候你的理想是什么? 生: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建筑设计师或者侦探。 生:心理学家、律师、科学家。 生:宇航员、天文学家、博士等。 师引导:小时候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尽管幼稚,却代表了我们对生命的一种盼望,反映了我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那什么是理想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 生:理想,是人们
7、对于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 师明确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对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是具有实现可能的奋斗目标。板书:理想的含义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对理想的认识会不断加深,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你现在的理想又是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现在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篮球高手。生:周游全世界。生: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有很多很多钱等。 师:我们的理想是绚丽多彩的,让我们以心灵为笔,以生活为纸,画出自己的理想蓝图。 学生画出自己的理想树,教师注意提醒学生保留这棵理想树,在本框题最后一个活动中将会继续使用。 活动:说一说 师:请你分别从学业、事业、家庭、休闲、自我成长等方面用简单的句子概括
8、叙述自己的理想。生:学业上争取考上重点高中。 生:事业上找份比较满意的工作。 生:全家幸福健康、收获爱情。 生:能在40岁前周游世界。 生:要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成长。 师引导:人生丰富多彩,理想五彩缤纷,像旋转的万花筒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变化呢?请同学们发表见解探求原因。 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看法会随之改变。 生:环境变化的原因。 师总结:如同学们所述,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客观环境的变化,人们主观的认识会不断加深,不断变化着,理想也会随着主客观因素而发生变化。 板书:理想的调整变化 活动:议一议 名人名言:“母鸡的理想是在庭院中啄食,所以它的翅膀就不能再飞
9、翔;鹰的理想是翱翔蓝天,所以才有了搏击风雨的强健双翼。” 师: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你认同吗? 生:母鸡和鹰的生活环境不同,铸就出来的理想就不同。 生:动物也应该像人类一样有生活目标。 师:理想对任何人都很重要,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假如人生没有理想,会怎样?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6页马加爵的事例,然后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代表发言。 第一组代表:假如没有人生理想,就不能全力以赴做事,到达成功彼岸 第二组代表:假如没有人生理想,青春会黯然无光 第三组代表:假如没有人生理想,你将永远是生活的失败者 师总结:如果人生失去理想,就会失去追求目标,失去正确方向,就容易走上歧途。堡塑过王垒全
10、人来说都非常重要,不同理想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正如我们前面的实验,不同的物质放进矿泉水中会有不同的结果。 板书:理想的重要作用 你说、我说、大家说 谢宁认为自己容貌出众,歌声动听,一定能当上歌星。只可惜她多次参加歌唱比赛却屡屡落败。不过她相信终有一天会被伯乐赏识。 李俊尽管身材矮小,但很灵活,在学校里打篮球小有名气。他对学习不感兴趣,觉得自己迟早会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 苏平家境贫寒,但他学习成绩优异,喜欢绘画,很想有一天能到国外学习艺术课程。 师:你对他们的理想有什么看法? 生:人生需要理想。 生:他们的理想是对自己未来的美好设想,无可厚非。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付出努力,理想就不会仅仅是我们的美
11、好愿望。 师总结:我们都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由于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局限,理想和现实之间总会有些差距。 师:上面三位同学能树立自己的理想是对的,但他们在树立自己的理想时,只考虑到了自己的有利条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不利条件。你认为他们的理想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生:全部能够实现,因为只要付出努力,理想就会变成现实。 生:他们的理想是对自己未来的美好设想,又有自身的有利条件,一定可以实现。 生:不能实现,他们不具备实现理想的条件,光靠有梦想是不够的。 师:谢宁的理想有可能实现,李俊和苏平的理想难以实现。因为理想实现的因素很复杂,有些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外在因素,如社会环境、机遇、家庭背景等;有些属于
12、个人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性格、智力、身高等。李俊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苏平受到外在因素的限制,因此他们的理想很难实现。他们应全面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会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否则理想就会变成幻想或空想。 师:理想与幻想、空想有区别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略。 师:幻想、空想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改编、随时可以丢弃的梦,没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意味着有把它变成现实的动力、勇气和方法。这就是理想与幻想、空想的本质区别。 板书:理想与幻想、空想的本质区别 活动:典型事例分析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先来到艾里逊实验室。不久,艾里逊实验室里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出事故)的地方一定
13、有杨振宁!”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关注着杨振宁的学术研究,他直率地对杨振宁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杨振宁认真地思考了两天。最后,他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不强。 杨振宁最终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作出这个决定之后,他如释重负。毅然把主攻方向转入理论物理研究。从此,他踏上了成为物理学界一代杰出理论大师之路。 师:杨振宁为什么要中途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 生:因为他发现自己不适合于物理实验。 生:他的导师提了建议。 生:别人的嘲笑也是他改变方向的一个原因。 师:杨振宁从泰勒那里得到建议,并认真地分析了自己的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认识
14、到自己的动手能力不强,所以,他对自己的理想作了适当调整,放弃了写实验论文的打算,转向了理论物理研究,最终取得了成功。 师:如果杨振宁不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结果可能会怎样? 生:可能会成为一个蹩脚的物理学者,无大成就。 生:可能终身生活在失败的阴影当中。师总结:如果杨振宁不放弃做实验论文的初衷,可能会通过努力获得一定的成绩,但因为他的动手能力不强,他不一定会获得今天的辉煌成绩。 师:这则故事对你的启示有哪些? 生:我们的具体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生:为了实现理想,应虚心求教、努力学习、把握住机遇,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生: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却只有一条,那就是脚
15、踏实地、全力以赴。 师总结:理想既是明确的,也是发展变化的。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盲目蛮干,而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特别是要善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具体理想作出适当的调整,有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动力、勇气和方法,以缩短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推动理想的实现。 活动:给理想树添枝加叶 请你用不同颜色的纸剪成树叶形状,贴在树干上,表示拥有能力的状况。以叶片的大小,表示各项能力的需要程度。 (丰富和补充第一个画理想树的活动) 师:请你保留这棵树与你一起成长。当这棵理想树经历了春夏秋冬,红叶变黄叶,黄叶变绿叶,你的理想也就一步一步实现了。 课堂小结 师:在多彩的个人理想的学习中,你体验到
16、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师激励语:理想是美好的,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却只有一条,那就是脚踏实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我们每个同学想要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不仅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更要全力以赴,不屈不挠,这样才能在将来的升学和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集体朗诵诗歌理想 有它,无它,不一样。 有它,像船儿有桨,能漂滩,能斩浪。无它,像一只花公鸡,只知为觅食奔忙。 有它,即使天黑下来也能看到天亮。无它,纵然在大白天,眼前也一片迷茫。 它的名字叫理想。 活动:赠送青春理想的礼物 给每位学生的桌上放两份礼物,第一份礼物是一张红色的纸,将有字的
17、一面朝下(是一份珍藏小书签,内有供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目及网站、老师的邮箱地址、理想的名言等)。第二份礼物是一张洁白的纸,希望同学们做个性化的理想座右铭。从而从畅谈理想、向往理想到努力实现理想。【板书设计】理想的含义理想的变化调整多彩的个人理想 理想的重要作用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43训练一第二课时 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教学过程】 I导入新课 播放自制nash礼记礼运中关于大同社会的情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画面。 师:在阶级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千百年来
18、,人们为摆脱剥削和压迫,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却始终不输。刚才画面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其实就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体现的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因此,被称为是社会的共同理想。 板书: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 使站在敌人的绞刑架下,他仍然慷慨讲演:“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 学生2:方志敏在阴湿昏暗的死囚牢里,曾写下光耀千秋的信仰绝唱:“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学生3: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毛泽东亲
19、笔题词赞扬她“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学生表演后,老师归纳: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之所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所以威武不屈、气壮山河,其中的原因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种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唤人觉醒,催人奋进,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的号角,鼓舞着他们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然而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和许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板书:社会共同理想的含义 议一议 1911年,周恩来进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有一次,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在课堂上严肃地
20、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学生中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读书。”有的答:“为明礼而读书。”有的答:“为家父而读书。”12岁的周恩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已有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理想。 师:在此,我也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师:是啊,正如读书问题一样,有许多人认为,实现个人理想才是最重要最实在的,而为社会理想去读书是很空洞的。你如何看待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生讨论并回答略。 师总结:个人理想与崇高的社会理想是相辅相成的。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崇高的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失去社会意义。如果离开了个人
21、理想,我们所说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就会流于空谈。社会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 师:周总理从小立志的事例对你有何启示呢? 生各抒己见略。 师归纳总结:现阶段,青少年要向周总理学习,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全国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振兴结合起来,把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板书: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 师过渡语: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民族对未来的向往并不完全一样。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社会调查,经过老师和同
22、学们的整理,现已有了结果,但由于内容多,时间紧,我们丕能 展示,今天我们就请几位代表向大家汇报调查汇总的结果。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社会变迁、社会变化的资料) 活动:第一组(物质生活变迁调查组)代表上台展示 三位同学分别身着五六十年代的军装、七八十年代的中山装和现代时髦女孩的裙装,手捧窝窝头、咸菜、馒头、手机、现代休闲食品走向讲台,用实物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物质生活的变迁。 实物展示完毕后,三位同学又以课件的形式,用具体数字和图片来反映家庭耐用消费品的品种和数量的变化。 师:第一组同学用实物向大家作了汇报,形象、具体、生动,非常好!现在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好吗?(三位同学表示同意) 师:
23、在调查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我们感觉到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生:人们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希望有更美好的未来。 生:但有些富裕了的家庭或个人,却大手大脚乱花钱,认为我国已经进入富裕国家行列了。 师:那我们今天就借大家的慧眼继续来共同探讨一下,在现阶段,自己、家长、周围的人,他们对于未来有哪些想法?这些想法反映了他们各自什么样的追求?有哪些共同之处? 第二组(政治生活变迁调查组)代表上台展示。 模拟人大代表选举会场。几位学生扮演选民,有填选票的、有在冷静思考的、有投票的、有监票的 第三组(文教生活变迁调查组)代表上台展示。 三位学生分别扮演三代同堂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交谈中说
24、出各自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休闲方式等。 师:从上面三个小组的展示中我们发现大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生: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文化上文明。 师归纳总结:这也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下的奋斗目标,也即共同理想。在当代,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板书: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师过渡语:为实现共同理想,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实现宏伟目标的战略部署。今天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里程碑。但是,请看下
25、面: 视频播放 视频主要内容为: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缺电现象时有发生、闭路电视效果不太好、家里支付教育费用还有一定的困难、有些人家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有些企业劳动环境亟待改善等 师:这些都是我们在实现共同理想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了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我们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 板书: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番耳 格言警句大搜索(搜集有关艰苦奋斗的格言警句)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师:你能归
26、纳上述格言反映的共同主题吗? 生:这些格言警句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艰苦奋斗这一主题。 师:你还能举出哪些反映这一主题的格言警句? 生:如“君子以俭德辟难”,“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由俭人奢易,由奢人俭难”,“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等。 师:你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说明这一主题? 生:愚公移山。 生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生: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创业精神等。 师: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法宝,那么新时
27、期还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呢? 辩论赛:实现共同理想是否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关于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问题,有这样两种观点。观点一:艰苦奋斗就意味着过苦行僧式的生活。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必要把艰苦奋斗挂在嘴边。 观点二: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生活作风和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的精神状态和高尚情操。 师:你同意哪种观点?不同意哪种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我不同意观点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追求正常的物质生活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我们讲艰苦奋斗,不是主张人们过苦行僧式的生活。我们讲艰苦奋斗,
28、也不是否定合理的物质生活追求和获取正当的物质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勤劳节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 生: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富强起来了,人民的生活富裕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老一套、已经过时了的想法是要加以改正的。 生:我同意观点二。对于中学生来说,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精神就是要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保持艰苦朴素的美德,展示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师总结:从内容上看,艰苦奋斗包括三个方面。在生活方面,艰苦奋斗是指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讲究吃穿,不追求名牌,自觉抵制贪图享乐、相互攀比的不良思想,反对铺张浪费
29、奢侈挥霍;在工作方面,艰苦奋斗是指不畏艰难、坚忍不拔、奋发图强、拼搏创业。在学习方面,艰苦奋斗要求刻苦钻研,上课要认真听讲,作好笔记,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考试不作弊,等等。所以,我们讲艰苦奋斗,除了包含物质消费方面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学习(工作)态度、学习(工作)作风。 自我盘点 师:明白了艰苦奋斗的意义,让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你是否有下列行为呢? 是不是看到别人有好的学习用品,就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向父母索要? 是不是在过生日时,为了情面而宴请同学?是不是遇到难题就放弃?学生静思,教师适当指导学生。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在哪些方面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呢? 生:在学习上:顽强拼搏,刻
30、苦钻研,上课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认真完成各科作业,鸣两菊码羁孬生: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讲究吃穿,不追求名牌 师归纳总结:艰苦奋斗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我们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生活节俭,勤俭节约,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 课堂小结 师:在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的学习中,你体验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理想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国家和民族,我们要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为此,我们要坚持艰苦奋斗。 在歌曲愚公移山中结束新课。【板书设计】社会共同理想的含义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45训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