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踊跃”等词语。2、技能目标:1培养理清复杂结构的能力,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教学重 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融情入景的,鉴赏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教学难 点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学情分 析这篇小说篇幅长,生字词较多,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整体感知有困难。教学准 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
2、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 集体备课 第一课时一、课前检测,导入新课。6分钟二、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对照目标自主学习。2分钟三、探究学习。19分钟1学生默读,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多媒体显示:(1)注音。篙(o)潺(chn)蕴藻(yn zo)惮(dn)踱(du) 归省(xn)行辈(hn)凫水(f)个人备课棹(zho)撺掇(cun duo)踊跃(yn)(2)释义。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踊跃:跳跃。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弥散:弥漫消散。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通常写
3、作“缥缈”或“飘渺”。惮:怕,畏惧。2学生听读课文录音。要求:听清语气,体会感情。3学生自由诵读,把握主要情节,多角度概括课文内容。教师在学生圈读课文中,指导从“时间”角度,从“事情”角度,从怀念童年的“原因”角度概括全文内容,并指名学生口述。4学生精读课文,合作探究:(1)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2)作者写夏夜行船是怎样烘托急迫心情的?(3)作者急切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4)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四、赏析精段:积累美句,品味美词12分钟1学生集体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
4、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并记诵。2请学生用“我认为_(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_”的形式,对以上摘录的美句中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准备精彩发言。教师作示范品味: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指导学生从色彩、气味、声音、心情、动态方面品味美词。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月夜行船、午夜归航精彩片断,品味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和作者深挚的思想感情。五、随堂检测,总结全文。5分钟六、布置作业。1分钟 必做:同步训练基础知识部分。选做:研讨与练习1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社戏一、(13)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二、(430)看社戏戏前波折(46)。双喜的好主意(7
5、9)月夜行船(1013)船头看戏(1421)月下归航、吃豆(2227)平安到家(2830)三、(3140)戏后余波六一公公送豆反思与重建附:课前检测题: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归省( ) 行辈( ) 撺掇( ) ( ) 凫水( ) 家眷( ) 皎洁( ) 纠葛( ) ( ) 棹( ) 二、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_;_。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但我还以为船慢。 课堂检测题:一、请根据文章顺序排列下面事件的先后,并作详、略归类。1、六一公公送豆给“我”。 2、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3、夜航赴赵庄看戏。 4、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5、看戏前的波折。 6、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 7、和伙伴们在赵庄看社戏。顺序:6 4 5 3 7 2 1 详写:2、3、5、7;略写:1、4、6三、作业设置:必做:同步训练基础知识部分。选做:研讨与练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