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2、技能目标: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 点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教学难 点难句释疑、评点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及安排详略的方法等。就作品内容,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反思。学情分 析鲁迅作品相对比较难理解。教学准 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示范朗读带。教学过程: 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单元组教学环节,学习内容,时间预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自主学习设计,问题探究,单元组合作,同层竞争
2、,人人参与,精讲足练,联系实际,点拨升华, 集体备课 第二课时一、课前检测。5分钟二、明确学习目标。1分钟三、学生自主学习。15分钟四、探究学习。10分钟个人备课1请学生深情研读课文,结合语境,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思考:(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句中的“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的什么样的心情?(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句中的山为什么说“踊跃”?(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缥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中“回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
3、形?(4)“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地说道”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1)句中的“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心情。(2)“踊跃”意为“跳跃”,用以写山,把静物写活了。作者在这里是创造性地赋予这个词以新的含义。(3)“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4)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2请同学们运用跳读的方式再次快速阅读课文,发现疑难问题,提请班上讨论、交流,教师整理、点拨,加深对文意的领悟。学生的问题可能涉及:(1)文
4、中“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摘取有关语句说明判断的理由。(2)文中写看戏余波中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起什么作用?(3)文章结尾处:“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应该怎样理解?删去可以吗?(4)社戏按文题所示似乎应该写戏,而文中大量的篇幅写戏外的天地,因此有人建议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可以吗?五、说话训练,评点人物。8分钟小说塑造了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请同学们深情研读课文,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人物)。因为他(他们)_(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用三言两语,简笔勾勒人物形象,闪亮登场发言。六、随堂检测,
5、总结全文。5分钟七、布置作业。1分钟必做:研讨与练习三。选做:研讨与练习二。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具体写乐土的“乐”(1)“我”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2)可以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3)可以钓虾、放牛等乐土的“不乐”戏前波折,没有船,不能看戏。心情急剧变化:“盼”“急”,“急得要哭”猜测、推测不同的角度:外祖母“气恼”“絮叨”,母亲怕外祖母生气,怕“我”和别人同去会使外祖母担心。欲扬先抑,为烘托下文看戏之乐作了铺垫。双喜提议乘航船去看夜戏。“最聪明”、“大悟”,赞美和钦佩。“我写包票”,三点理由,聪明伶俐,胆大心细反思与重建附:一、课前检测题: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6、?“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念的书,享受到自由;可钓虾、放牛,体验到许多乡间生活的乐趣。2、双喜和六一公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双喜:聪明能干、心细如发、热情、机灵、善于为他人着想。(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六一公公:淳朴乡民的形象。热情好客、宽厚善良、珍爱自己的劳动成果、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二、课堂检测题:1、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偷”反映了小伙伴们的诚恳待客的热情;“偷”显示了小伙伴们纯洁无私的心;“偷”反映了小伙伴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2、文章题目为“社戏”,但作者写社戏的部分却很少,作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为什么? 合理。看社戏只是全文的线索,作者要表现的是“我”与农家少年的美好友情和他们纯朴的品质,而看社戏前后的情节正是表现这一主题的重点。三、作业设置:必做:研讨与练习三。 选做:研讨与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