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律诗八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3.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课时安排:六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使至塞上一、导入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诗歌硕果累累,诗人文豪倍出,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那么,被称为“诗佛”的是谁呢?二、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
2、成就最大。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逸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他也有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其中写景佳句广为历代传诵,使至塞上就是其中极富代表性的作品。人们常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名言非常准确地评价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三、写作背景。此诗为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开元二十五年(737)春,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大胜吐蕃,王维奉唐玄宗之令出塞赴凉州慰问,居河西节度使幕中。此诗即出塞途中所作。四、文体介绍使至塞上是一首格律诗,关于格律诗,同学们都了解哪些文学常识?关于格律诗: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指唐
3、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结构特点:1.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2.各句字数相等。(五言或七言)3.一韵到底,必需押平声韵。4.中间两两对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中,指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不要四联全对仗。还有一种变体是首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这叫偷春格)5.合乎平仄(即必须按律诗平仄格律)6.也称近体诗五、朗读课文1.听范读。仿读。2.学生自由读。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六、理顺诗意1.结合注
4、释,试译诗歌。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参考: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七、研讨诗歌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的肯定。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中的画面。参考:地上随处可见飘飞的蓬草,天空偶尔出现一队北归的大雁。一望无垠的大漠上,挺拔着一柱直冲云霄的孤烟,绵长如带的黄河边,一轮火红的落日显得异常浑圆、壮丽。2.品味赏析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明确:交代诗歌
5、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诗于记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为什么要以“征蓬”“归雁”自比?明确: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4.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明确:“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八、主旨归纳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排挤而孤独、寂寞感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
6、、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九、拓展阅读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十、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诗。2.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板书设计:使至塞上王维首联缘由、地点颔联激愤、抑郁颈联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尾联收束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