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爱是一门艺术(一)教学内容课题名称关爱是一门艺术学科 思品总课时数1课时版本名称人民出版社年级九年级册次上册单元章节名称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关爱是一门艺术 页码第54-57页(二)教学分析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分析: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具体说,就是要兴建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这就要求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 都能够关爱他人,能对他人伸出自己的手,并懂得表达爱的方式。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主人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此方面的教育。本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二、编写的意图和特点:编写此课是为了引
2、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假如我们只去关爱他人而不注意方式,反而有可能会伤害他人。所以,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面临的实际问题。本课通过静心反思,分析故事,信件回复等方式,促进学生认识到:关爱别人首先要尊重别人,而且不能苛求回报,还要面对可能的误解与压力,关爱真的是一门艺术。他人的感受 三、学生情况分析:青少年在表达对别人的关爱时也往往忽略他人的感受,有时甚至“好心办坏事”,伤心别人。因此,教师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被关爱者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有时候善意的关怀反而成为一种伤害?什么样的关心和帮助是他们最需要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知道伸出援助对方的感
3、受;(3)明确乐于助人是一门艺术。 能力目标:(1)知道关心和帮助别人要注意爱心的传递方式;(2)明确关心和帮助他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回忆自己的爱心传递方式;(2)注意尊重他人;(3)正确对待生活困惑。 教学重点明确乐于助人是一门艺术教学难点注意方式,学会尊重他人;正确对待生活困惑。(三)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执教者个性化调整 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三、归纳总结1、 师: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为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大拿给你伸出帮助之手时,是否考虑到对方的心理感受呢?2、 带你的同学阅读特殊的岗位一文。
4、3、 引导学生分析:班主任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恬恬呢?4、 带领同学看图,让学生说说同样是关爱的行为,为什么你的同学不接受前面两位同学而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好意呢?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后面的总结部分。5、 想一想:(全班分组讨论)(1) 你曾经帮助过别人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对方反应如何?(2) 别人在帮助你的时候有让别人受不了的言行吗?你当时的感觉如何?(3) 你曾经有过好心办坏事,助人不成反伤人的经历吗?现在想一想,怎么处理更好呢?6、“实践营地”:(1)阅读信件(2)讨论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3)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4)回信、帮助“沙漠寻者”,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学生避免类似的困境。7、这
5、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师: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假如我们只懂得爱心需要传递,而不注意传递爱心的方式,不考虑被帮助者的心理感受,也许反而会伤害被帮助者。因此,要谨记:关爱和帮助他人,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8、布置作业。倾听阅读讨论发言齐读回忆讨论反思阅读讨论分析回信 归纳 总结 作业导入承接前面两部分,让学生在明白为什么要对他们进行关爱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关爱他人还是有艺术的。由此导入新课。 让学生细细阅读体味文中班主任的用心,并自由谈论对此问题的看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通过看图并谈看法,使学生联系实际,并逐步得到结论。对“想一想”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回忆并反思,然后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联系自身,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给大家以启发。设置“实践营地”使学生理解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归纳,完整学生的知识体系,强化对本课重、难点的认识。起到提炼、升华知识的作用。